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仪器分析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 一级学科:  08 工学
二级学科: 0804 仪器仪表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张新荣 学校名称:  清华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166.111.92.13/apply/teacher/course_preview_index.jsp?curid=385&coursename=仪器分析&curstyle=viole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3284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历史沿革
??? 清华大学《仪器分析》课程的开设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在国内出版了特色十分鲜明的《现代仪器分析》教材,此后在邓勃、宁永成等教授的主持下,又出版了多部与分析化学相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特别是邓勃老师编写的有关分析化学的数理统计和原子吸收光谱的教材,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宁永成教授编写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有机波谱学》一书成为教育部推荐的2部化学专业研究生教材之一。
?
??? 进入90年代后,邓勃、宁永成和刘密新教授又编写了新的《仪器分析》教材,在保留了80年代教材的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了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要求,成为一本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材。2000年后再版时,由于邓勃、宁永成教授退休,刘密新教授重新组织编写了这本教材,新的作者包括了长期在仪器分析教学和研究第一线的罗国安教授、张新荣教授和童爱军教授等中青年教师,本书出版后受到学生的欢迎,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
????为了适应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又编写了《仪器分析》多媒体教材,这部教材获得了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编写的纸质实验教材《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和多媒体动画实验内容,也分别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最近由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林金明和李景虹教授编写的实验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清华大学分析化学课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 回顾历史,从1979年起针对研究生开设了《仪器分析》课程,到1980年针对本科生开设《仪器分析》课程,至今清华大学的《仪器分析》课程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史。主讲教师三十年来一直坚持教材建设和编写工作,教材不断推陈出新,已经出版了三版教材,两版实验教材:最近电子教材建设得到了加强,与我校电教中心共同编写了多媒体教材《仪器分析》和《仪器分析实验》多媒体演示系统,显示出我们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支队伍不但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而且还发扬光大,在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努力。
?
教学内容
?
??? 《仪器分析》课程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所抽象出的一门测量物质成分、含量、结构、表面等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理论和实验课程。本课程的讲述的重点包括电化学分析、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以及表面与界面分析等基础内容。
?
??? 由于仪器分析是当今科学研究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不断有新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涌现出来。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时刻关注仪器分析的最新发展,并把分析仪器的前沿内容不断地引入到基础教学中。同时,我们还结合教师自身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体会,向同学们介绍分析化学的前沿进展和研究方法。
?
???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开设了讨论课,让同学在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启发同学自己去设计、改进分析仪器,并通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
??? 我们还将研究型教学的思路引入到仪器分析实验课上,在强调基础实验训练的同时,通过综合训练使同学仪器分析各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我们还通过研究型实验,培养同学的独立科研能力。我们还为化学系学生开设了“研究型实验”,要求同学们在指导教师限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可供选择的题目有:中药麻黄有效成分分析;可乐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选择性检测内分泌干扰化学品;饮用水中氯代有机物和无机离子的分析;北京市场食品中有毒有害添加剂含量测定与食品安全性评价;北京各类市场海产品中甲醛及其它有毒有害元素的调查等),按照基金申请的方式撰写申请表、进行实验设计、经费预算等,然后经开题通过、实验操作、总结答辩等程序,完成实验内容。实验经费预算、实验药品购置等一系列训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普遍感觉这样的实践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设计型的综合实验极大地训练了同学们独立科研的能力。
?
??? 我们还针对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教学对象,设立了三种不同目标的教学模块。
?
??? 1.对于化学系本科生,我们强调掌握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的研究规律。在开设64课时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开设了32课时的实验课程。
?
??? 2.对于环境、材料、化工等与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注重原理讲授的同时,强调专门的应用。开设了32课时理论课和32课时的实验课程,针对不同的系,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
??? 3.对于诸如机械、热能等系的学生,我们只开设了32课时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分析仪器相关的基本知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