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
?
古代汉语? 基础课? 每周3学时,基地班2002届、2005届共62人;函授班2002届40人;三结合班76人。
训诂学?? 选修课? 每周2学时,中文班2002—2006届5届共150人;函授班2002、2003、2004届313人。
传统语言学论著选读? 研究生课 每周3学时,2000届2人,2003届8人,2005届25人
文字训诂学专题? 研究生课 每周3学时,2000届2人,2003届8人,2005届1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古代汉语网络课程建设》,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2001年完成,主持人,主讲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
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7篇、研究生毕业论文4篇,国家级骨干教师论文20篇。指导进修教师2人,访问学者1人。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
《古代汉语自学考试指南》(修订本)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8年出版
《新订古代汉语自学考试指南》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出版
《古代汉语自学考试题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高中生背诵诗文》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
《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华东师大校报》第1138期《理论园地》,2001年
《语文课程改革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文教育》(香港)第2辑,2002年
《〈苏武传〉与〈马说〉中的二则注释》《语文建设》2002年第七期(核心期刊)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三则》《语文建设》2003年第三期(核心期刊)
《论“假借”与“通假”》《天津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核心期刊)
《文言文注释商榷三则》《语文学习》2003年第6期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999年以前曾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华东师大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两次,校三育优秀奖一次,获“首届华东师大十大师德标兵”称号,获华东师大成人教育荣誉证书;中文系优秀教学奖,所讲授的古代汉语课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两次,训诂学课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一次。
最近五年的奖项:
2002年下半年,为2005届基地班讲授的古代汉语课被评为“最受欢迎课程”;
2003年上半年,为2005届基地班讲授的古代汉语课被评为“最受欢迎课程”;
2002年下半年,为2004届中文系学生讲授的训诂学课被评为“最受欢迎课程”;
2002年12月,被评为“上海市业余教育先进工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