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刑事科学技术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教师队伍
参加人员介绍
2.主讲教师情况(1)
2(1)-1基本信息
姓名: 杨玉柱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12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 电话: 83903298?
学位: 学士? 职务: 系副主任? 传真: 83903359?
所在院系: 刑事科学技术系? E-Mail: yangyuzhu@cpps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100038)?
研究方向: 刑事图像技术?
2(1)-2教学情况
l?????讲授的主要课程
1、??刑事科学技术(物证技术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共5届,360人)
2、? 刑事图像技术(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共6届,887人)
3、? 刑事图像技术(专业课,6学时/周,共3届,108人)
l????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承担刑事图像技术实验指导(本科生)887人;
2、 承担刑事图像技术实验指导(本科生)108人;
3、 指导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共20人撰写学士毕业论文;
4、 指导诉讼法学专业物证技术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3人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l?????教学研究课题
1、 刑事图像技术实验课教学法改革研究(公安大学校级课题,2005年批准)
2、 刑事图像技术(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2002年批准)
3、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公安大学校级课题,2006年批准)
4、 物证技术学(公安部规划教材,2001年—2003年)
l?????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 刑事图像技术实验课教学法改革研究
????? 《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2、 利用比较显微镜视频网络系统进行网络互动式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5年第17卷总第113期
3、 抓基础,重建设,全面推进我校刑事科学技术学科快速发展?
???《公安大学教学工作会议》2005年
l?????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刑事图像技术》课件获2002年校课件评比二等奖。
?
2(1)-3学术研究
l???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数码物证摄影的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级课题,2002—2003,主持人)
2、现场照相方法规则(公安部部级课题,2003—2005,主持人)
3、公安科技现状及比较研究(公安部部级课题,2002—2004,参与)
4、现场照相规范(公安大学校级课题,2003—2004,主持人)
5重叠手印分离研究(公安大学校级课题,2006—2007,主持人)
l???发表的学术论文
1、数码摄影技术及其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
?? 《警察技术》? 独立 2002/5
2、特种摄影中滤光镜的应用
?? 《影像材料》? 独立 2003/1
3、透明玻璃上一次性灰尘和油质手印分离的研究
?? 《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独立 2003/2
4、利用数码相机进行紫外线荧光摄影技术的研究 
?? 《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独立 2003/5
5、利用数码相机进行配光检验摄影技术的研究  
?? 《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独立 2004/4
l???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透明玻璃上一次性重叠手印分离的研究1999年获公安部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本人为第二名。
?
2.主讲教师情况(2)
2(2)-1基本信息
姓名: 张惠芹?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51年1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 电话: 83903363?
学位: 无? 职务: 无? 传真: 83903380?
所在院系: 刑事科学技术系? E-Mail: zhanghuiqin@china.com.cn?
通信地址(邮编):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100038)?
研究方向: 法医学?
2(2)-2教学情况
l???讲授的主要课程
1、法医学(专业课,3学时/周,共5届,450 人)
2、刑事科学技术总论(专业课,2学时/周,共3届,? 178人)
3、法医人类学(专业课,2学时/周,共2届,90人)
4、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4学时/周,共2届,45人)
l???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法医病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级共2人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2、指导2002、2003研究生撰写论文4篇;
3、指导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2届共18名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l???教学研究课题
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公安大学校级课题,参与,2001年批准)
2、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指导(校级教材,参与,2001年批准)
3、生物物证学(国家级教材,参与,2002年批准)
4、四个法医应用软件:法医案件管理、法医损伤评定、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法医人类学鉴定软件(公安大学校级,主持人,2001年)
l???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不负重望?? 再创佳绩? 《公安大学报》,独立,2002/9
2、公安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8
3、课堂教学质量是公安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9
4、贴近实战教学提高公安教育质量????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2004/7
5、教学科研结合理解科技强警战略科学内涵《中国现代教育文丛》2004/7
l??????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四个《法医学应用软件》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
2、多媒体教学课件《法医学》2002年荣获学校三等奖;
3、2003年享受公安部部级特殊津贴;
4、2004年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年终嘉奖。
?
2(2)-3学术研究
l???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单克隆抗体在体液斑、毛发和陈旧、腐败、微量斑迹中的应用研究(山东省项目,1999—2002,主持。)
2、尸体焚烧毁损变化基本规律及烧骨DNA检验方法的法医学研究(公安部项目,2000—2002,主持。)
l???????发表的学术论文
1、利用LCM技术从生物检材中提取单个细胞
《公安大学学报》 2005/2
2、颌体前部切牙至尖牙碎片判定性别的研究
《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 2004/11
3、残碎下颌骨判定性别的研究??
《公安大学学报》 2004/3
4、免疫组织化学在心脏性猝死研究中的应用?
《公安大学学报》?? 2005/6
5、前牙段下颌骨判定性别的研究????????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04/9
l??????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单克隆抗体在体液斑、毛发和陈旧、腐败、微量斑迹中的应用研究》获199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滨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公安部部级项目《尸体焚烧毁损变化基本规律及烧骨DNA检验方法的法医学研究》,获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公安科技进步一等奖。
3、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产学研工作先进个人”;
4、2002年被评为“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
?
2.主讲教师情况(3)
2(3)-1基本信息
姓名: 郭威?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1年2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 电话: 83903365?
学位: 硕士? 职务: 教研室主任? 传真: 83903380?
所在院系: 刑事科学技术系? E-Mail: guowei18@sohu.com?
通信地址(邮编):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100038)?
研究方向: 刑事科学技术?
2(3)-2教学情况
l????????? 讲授的主要课程
1、刑事科学技术(物证技术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共5届,240人)
2、痕迹检验学(专业基础课,5学时/周,共5届,200人)
3、指纹检验(专业课,4学时/周,共1届,36人)
4、枪弹痕迹检验(专业课,3学时/周,共2届,72人)
5、特殊痕迹检验(专业课,2学时/周,共3届,108人)
l???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痕迹检验实验、指纹检验、枪弹痕迹检验、特殊痕迹检验实验5届累计约400人。
2、指导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3届共14名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3、指导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2届共10名学生撰写社会实践论文。
l???教学研究课题
1、公安科技现状及比较研究(公安部重点课题,参与,2002年批准)
2、血迹形态分析(国家级教材,参与,2002年批准)
3、物证技术学(公安部规划教材,参与,2001年—2002年)
4、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指导(校级教材,参与,2001年批准)
5、刑事图像技术实验课教学法改革研究(公安大学校级课题,参与,2005年批准)
l???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痕迹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公安大学学报》?????2001增
2、从公安工作形势发展,谈刑事科学技术学科建设????《公安大学教学工作会议》???2005年
l?????????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参与的《痕迹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01年荣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2003年主持开发的《痕迹检验多媒体系统》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国家级);
3、2004年9月获“北京市青年师德先进个人”。
4、2005年获公安大学嘉奖。
5、2000年获北京市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
2(3)-3学术研究
l?????????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真空502熏显仪研究(公安部部级课题,2000—2002,参与)
2、警用武器装备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公安部部级课题,2000—2002,参与)
3、公安科技现状及比较研究(公安部部级重点课题,2002—2004,参与)
4、网络入侵、检测与跟踪研究(公安部部级课题,2001—2003,参与)
5、侦查中的电子证据(公安大学校级课题,2002—2004,主持人)
l???????? 发表的学术论文
1、试论涉及电子证据刑事案件现场的取证??
?? 《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独立,2004/2
2、美国电子证据立法初探??
??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独立,2002/7
3、略论我国刑事技术动态网站的建立
???《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独立,2002/3
4、刍议计算机数据的刑事证据价值及其地位
??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独立,2002/2
5、利用痕迹物证进行现场重建理论初探
?? 《全国痕迹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选》1/2,2005
l???????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参编的《公安科技导论》获2004年北京市精品教材;
?

主持教师介绍
姓名: 罗亚平 职称:  教授
职务:  系主任
教师介绍:
1.课程负责人信息
1-1基本信息
姓名: 罗亚平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5年8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教授? 电话: 01083903359?
学位: 硕士? 职务: 系主任? 传真: 01083903359?
所在院系: 刑事科学技术系? E-Mail: lyp6698@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100038)?
研究方向: 刑事科学技术?
1-2教学情况
l?????讲授的主要课程
1、? 刑事科学技术(物证技术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共5届,448人)
2、? 痕迹检验学(专业基础课,6学时/周,共4届,235人)
3、? 指纹学(专业课,4学时/周,共3届,158人)
4、? 侦查专业英语(专业课,3学时/周,共4届,345人)
5、? 物证专业英语(专业课,2学时/周,共3届,116人)
l?????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承担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实验指导(本科、研究生)约220人;
2、? 承担痕迹检验学课程实验指导共120学时(共4届,235人);
3、? 承担指纹学课程实验指导共100学时(共3届,156人);
4、? 指导物证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共12人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5、? 指导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4届共30名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l?????教学研究课题
1、?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分析及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改革(公安大学校级课题, 主持人,2005年批准)
2、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现状与发展(公安部重点课题,参与,2002年批准)
3、 血迹形态分析(国家级教材,主持人,2002年批准)
4、 侦查学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参与,2001年批准)
5、 物证技术学(公安部规划教材,副主编,2001年—2002年)
l?????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 痕迹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公安大学学报》??2001增
2、 论刑事科学技术学科建设????? 《公安教育》???2004/12
3、 从公安工作形势发展,谈刑事科学技术学科建设 《公安大学教学工作会议》2005年
4、 抓基础,重建设,全面推进我校刑事科学技术学科快速发展??? 同上
l?????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 主持的《痕迹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01年荣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 《痕迹检验多媒体系统》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国家级);
3、 《痕迹检验》课件获2002年校课件评比一等奖;
4、 《指纹学》课件获2002年校课件评比三等奖;
5、 2000年获公安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
1-3学术研究
l????????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502真空熏显手印技术(公安部部级课题,2000—2002,主持人)
2、公安科技现状及比较研究(公安部部级重点课题子课题,2002—2004,主持人)
3、平面灰尘足迹显现和提取(公安部部级课题,2003—2005,主持人)
4、BS2002嫌疑目标监控与智能排查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参与)
5、新型物理显影液显现潜在手印等新技术研究(公安部级课题,2004—2006,主持人)
l???????? 发表的论文
1、A New Silver Physical Developer??
????? Journal of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1/2???? 2004/ Vol.54? No.4
2、Blood Latent Fingerprint Detection using LeuR6G
????? Journal of Forensic Identification????1/2? ?? 2004/ Vol.54 ?No.5
3、茚三酮真空熏显手印方法研究???????????
????? 《公安大学学报》 ?独立? ?2004/3
4、物理显影液显现渗透客体表面血潜手印方法研究
???《刑事技术》??1/3? 2004/2
5、谈指纹鉴定特征数量标准????????????????
????? 《公安大学学报》????独立?? ??2001/6
l???????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参编的《公安科技导论》获2004年北京市精品教材;
2、研制的真空加热加湿熏显仪2003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ZL02240474.0)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