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务: 
                 | 
                
                院长
                
                 | 
            
            
                | 
                    教师介绍:
                 | 
                
                
| 姓名: | 
季水河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54年4月? |  
| 最终学历: | 
大学? | 
职称: | 
博导? | 
电话: | 
0732-8292906? |  
| 学位: | 
/? | 
职务: | 
院长? | 
传真: | 
0732-8293363? |  
| 所在院系: | 
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 | 
E-Mail: | 
Jshh@xtu.edu.cn? |  
| 通信地址(邮编): |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11105)? |  
| 研究方向: | 
中外文论与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    |  
| 1-2教学情况 | 
l???????? 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 
 课 程 名 称  | 
 课 程 类 别  | 
 周 学 时  | 
 届 数  | 
 学生总人数  |  
| 
 比较文学原理  | 
 专业基础课  | 
 3  | 
 6  | 
 245  |  
| 
 美学  | 
 专业课  | 
 3  | 
 5  | 
 389  |  
| 
 20世纪西方文论  |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  | 
 4  | 
 5  | 
 98  |  
| 
 中西美学比较研究  | 
 研究生专业课  | 
 3  | 
 5  | 
 64  |  
| 
 20世纪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研究  | 
 研究生专业课  | 
 2  | 
 5  | 
 46  |   
l???????? 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 
 实践性教学内容  | 
 类? 别  | 
 学? 时  | 
 届 数  | 
 学生总人数  |  
| 
 本科毕业论文  | 
 | 
 8学时/人  | 
 5  | 
 46  |  
| 
 硕士毕业论文  | 
 | 
 60学时/人  | 
 5  | 
 18  |    
l???????? 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 
 课? 题? 名? 称  | 
 来? 源  | 
 年? 限  | 
 本人所起作用  |  
| 
 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应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国家教育部  | 
 2000-2004  | 
 主持  |  
| 
 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培养“复合模式”研究(重点项目)  | 
 湖南省教育厅  | 
 2005-2008  | 
 主持  |   
 
 
l???????? 近五年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 
 论 文 题 目  | 
 刊 物 名 称  | 
 时? 间  | 
 署名次序  |  
| 
 《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 
 《吉首大学学报》  | 
 2003年第2期  | 
 第一  |  
| 
 《学术对话·学理诠解·学科建设》  | 
 《俄罗斯文艺》  | 
 2004年第3期  | 
 第一  |  
| 
 《立体指导、多层把关,切实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与水平》  | 
 湖南省研究生教育论坛  | 
 2006年1月  | 
 独著  |  
| 
 《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的对话》  | 
 《人民日报》  | 
 2004年  | 
 独著  |   
l???????? 近五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 
 名? ????称  | 
 表 彰 单 位  | 
 时 间  | 
 排名次序  |  
|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 
 国家教育部  | 
 2004年  | 
 独立  |  
| 
 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  | 
 湖南省教育厅  | 
 2001年  | 
 排名第二  |  
| 
 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新闻美学》)  | 
 湖南省教育厅  | 
 2003年  | 
 独立  |    ?  |  
| 1-3学术研究 | 
l????????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 
 课 题 名 称  | 
 课 题 类 别  | 
 来? 源  | 
 年? 限  | 
 本人所起作用  |  
| 
 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50年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社科规划办  | 
 2000-2005  | 
 主持,鉴定等级为优秀  |  
|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二十世纪文论的变迁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社科规划办  | 
 2006-2009  | 
 主持  |  
| 
 20世纪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比较研究  |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 
 湖南省教育厅  | 
 2002-2004  | 
 主持  |  
| 
 借鉴与超越—二十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  |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  |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  | 
 2004-2007  | 
 主持  |   
 
l???????? 近五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题????? 目  | 
 刊物名称  | 
 时? 间  | 
 署名次序  |  
|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20世纪的多向展开》  | 
 《文学评论》  | 
 2005年  | 
 独著  |  
| 
 《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  | 
 《文学评论》  | 
 2004年  | 
 第一  |  
| 
 《亦中亦西 恒新恒异—论蒋孔阳美学思想的超越性与未来意义》  | 
 《学术月刊》  | 
 2004年  | 
 独著  |  
| 
 《百年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问题》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5年  | 
 独著  |  
|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系统开掘与现代阐释》  | 
 《求索》  | 
 2004年  | 
 独著  |   
l???????? 近五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 
 奖 励 名 称  | 
 授 予 单 位  | 
 时 间  | 
 署名次序  |  
| 
 湖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丛书》)  | 
 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  | 
 2004年  | 
 第一  |  
| 
 湖南省首届社科基金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普希金与中国》专著)  |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  | 
 2002年  | 
 第二  |  
| 
 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二等奖(论文《走向多重资源整合——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与资源整合》)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2005年  | 
 独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