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矿床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矿床学 一级学科:  08 工学
二级学科: 0801 地矿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吕新彪 学校名称:  中国地质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unit.cug.edu.cn/2006jpkc/2kuangchuangxue/jpkc1/sqb/sqb.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9243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矿床学课程是我校的一门传统优势课程,经过几代教师50多年的艰苦努力和倾心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学图文资源和大量典型矿床标本,编写出版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材。使我校矿床学课程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矿床学 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50-60年代,由于国家大规模建设需要,急需培养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于是北京地质学院成立了地质勘探系,著名矿床学家冯景兰、袁复礼、张炳熹,袁见齐等院士先后任教,创立了我国最早的矿床学学科,开设了《矿床学》课程。编写了《中国矿床学》教材(1961内部教材),这期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找矿地质技术人员,成为我国地勘行业骨干技术力量;
70-80年代,“文革”后期,北京地质学院外迁到湖北武汉,袁见齐、翟裕生院士和朱上庆、夏卫华、杨廷栋等教授在武汉地质学院恢复了矿床教研室,带领大批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重建了较为完整的矿床学实验室,并编写出版了《矿床学》(国家统编教材)(1988,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著,地质出版社),该教材获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教材一等奖,这一时期矿床学课程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学科水平大大提高;
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作为矿床勘查理论基础学科的矿床学也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课程教学改革和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技术的引入,大大促进了该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姚书振、胡明安、王思远等教授,在继承发扬老一代教师奠定的矿床学课程特色与优势基础上,继续拓展矿床学学科,相继编写了《资源地质学》、《应用矿床学》等矿床学教材,大幅更新和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使该课程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在1995和2002年两次获湖北省优质课程,2000年,“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教学改革和研究方面,课程组成员先后承担了12项国家、省部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各类教材5部。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校级各类教学优秀 奖15项。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中国地质大学是一所以地质学、资源、环境、地学信息、地质工程等为优势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近几年,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通过对学校发展历程的回顾、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学校未来发展需求的研讨,提出今后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的办学方针,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学风格,以人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励精图治,把中国地质大学建设成为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型、国际型、开放型的高水平大学。
?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可以看出,在学校未来建设发展中,地球科学专业是学校的办学重点。其中与矿产资源形成、开发、管理等有关的学科被摆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除了因为我校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外,更重要的是由于矿产资源问题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瓶颈”问题。是学校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提供服务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目前这个领域内矿产勘查方面人才严重短缺,需求很大,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每年直接提供给我校资源勘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标平均超过了该专业毕业生人数的8倍,这使得该专业成为学校热门专业之一,每年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大幅度增长,学校从1998年招收3个班扩大到2004年7个班。由于受师资、实验条件和空间的限制,同时考虑教学质量,尽管仍有大量生源和巨大需求,学校将保持现有招生规模。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的前身。该专业新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遵纪守法;热爱地矿事业,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学风优良,具有艰苦奋斗、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服务于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能运用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程科学理论及先进科技手段,从事固体、能源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并获得工程基本训练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要想真正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除了思想品质道德方面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的要求外,在专业理论和业务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中,矿床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是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因为从事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首先要掌握矿产资源的属性、形成过程、分布规律等基本理论,并学会如何运用矿床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识别埋藏于地下矿床。因此,矿床学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的目标是:学生通过系统的矿床学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初步理解和掌握矿床的基本概念、成矿理论和国内外重要矿床产出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掌握矿产勘查和评价方法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计划的矿床学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课堂授课52学时,实习课28学时。授课与实习内容对应,交叉进行。具体的知识模块与教学内容如下:
知识模块一:通论 (授课6学时,实习课2学时)
? ⑴ 矿床学基本概念、特点、历史和发展趋势;⑵ 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分类
知识模块二:内生矿床 (授课20学时,实习课14学时)
? ⑴ 岩浆矿床;⑵ 伟晶岩矿床;⑶ 热液成矿概论;⑷ 接触交代矿床;⑸ 热液矿床;⑹ 火山成因矿床
知识模块三:外生矿床(授课18学时,实习课10学时)
? ⑴ 风化矿床;⑵ 沉积矿床概述;⑶ 机械沉积矿床;⑷蒸发沉积矿床;⑸胶体化学沉积矿床;⑹生物-化学沉积矿床;⑺可燃有机矿床。
知识模块四:变质矿床(授课4学时,实习课2学时)
⑴ 接触变质矿床;⑵ 区域变质矿床;⑶混合岩化矿床。
知识模块五:矿床模式与成矿规律(授课4学时)
具体学时安排:
序号
课程内容
讲课学时
实习学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绪论
基本概念
成矿作用总论
岩浆矿床
伟晶岩矿床
热液成矿概论
接触交代矿床
热液矿床
火山成因矿床
风化矿床
沉积矿床床概述
机械沉积矿床
蒸发沉积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可燃有机矿床
变质矿床
矿床模式与成矿规律
1
3
2
4
2
4
4
4
2
4
2
2
2
2
2
4
4
4
?
2
?
4
2
?
2
4
2
2
?
2
2
2
2
?
2
 
总计
52
28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矿床学》课程的重点是:⑴ 主要矿床成因类型形成的基本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基本地质特征;⑵ 不同类型矿床形成的成矿地质作用与作用方式;⑶ 矿床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 课程的难点是:由于矿床形成往往经历了漫长的、多种地质作用叠加、多期次演化和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过程,因而是一个空间域和时间域跨度非常大的非线性复杂地质巨系统,成矿过程基本是不可重现和难以模拟的,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建立在对其最终形成物局部特征的识别分析和反演,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多解性,需要具备坚实的基础地质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有相当的难度。主要难点包括:⑴ 形成矿床的地质构造环境与矿床的就位关系,矿床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及其相互时空和成因关系的分析与理解;⑵ 对成矿作用机制本质的认识,如成矿元素的溶解、迁移和沉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机制;⑶ 成矿过程中地质、地球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要素对成矿的制约问题和成矿演化与矿化结果的不确定问题;⑷ 成矿物质(成矿元素、成矿流体和矿化剂等)的来源和演化问题;⑸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的认识问题。
??????? 对于上述的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从授课上给以相对较多的课时,注意在讲解时,以大量的矿床实例,着重围绕3个重点和5个难点讲透,这样既反复从各方面解释了难点,又有利于知识的穿插。同时,我们还注意在实习课中,利用各类图件、标本和模型等,形象表述某些抽象的内容,强化学生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此外,课题组教师适当通过组织一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消化。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我们自己制作的矿床学网络课程和实况授课录像,以及自行制作的标本图库和矿床模型库,flash动画库等,帮助学生通过自学,化解难点,加深对矿床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系统论观点引入教学,将成矿元素、流体、矿石矿物、矿石、矿床和矿田等不同层次的概念与系统的要素和结构组合联系起来,以成矿作用为主线,将内生、外生和风化等不同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与相互转化联系到一起,从而将看似庞杂零散的矿床学知识梳理成有序的、具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链,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化解了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我们还利用引人入胜现代地质作用(海啸、火山、地震、洪水等)的影片,启发学生将现代地质作用的特点和过程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进行类比,认识过去地质作用对成矿的影响和规律。这些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都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