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建筑材料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建筑材料 一级学科:  01 哲学
二级学科: 0101 哲学类 教学层次:  高职高专
负责教师: 建筑材料 学校名称: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www.sxatc.com/jpkc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6188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我院的办学定位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山西,依托行业,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高职教育,依托建设行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如《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打下基础。它不同于一般的基础课,具有工程实用性的特征,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及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能力。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
(2)能力目标
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进行检测的能力;能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各种建筑材料;具有学习掌握新型建筑材料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科学、缜密、严谨的思想作风,环境保护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模块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技能测试三部分。
1.理论教学
以课堂讲授或辅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2.实验教学
主要在实验室进行,使学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材料试验仪器设备,检测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指标,并确定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3.技能测试
测试学生能否独立地、较熟练地完成材料的试验,较准确地测试出材料主要的技术性质指标,并正确判定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三个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
理论教学:
材料基本性质4学时;石材1学时;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2;水泥6学时;混凝土12学时;砂浆2学时;墙体材料2学时;建筑钢材5学时;木材1学时;防水材料2学时;合成高分子材料1学时;建筑装饰材料2学时;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1学时。
实验教学:
试验一: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
试验二、水泥试验(2学时)
试验三:建筑用砂、石试验(2学时)
试验四:普通混凝土拌合物试验(2学时)
试验五:建筑砂浆(2学时)
试验六:墙体材料性能试验(2学时)
试验七:钢筋及其它材料力学试验(2学时)
试验八:石油沥青及防水卷材试验(2学时)
技能测试题:
测试一:水泥技术性质的评定
测试二:水泥强度等级的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的测定
测试三:建筑用砂、石试验
测试四:混凝土、砂浆和易性的评定
测试五: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评定
测试六:石油沥青性能的评定
注:技能测试不占用课内时间。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及难点1:
材料的基本性质(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
解决的办法:
(1)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基础,是需要精讲的部分。材料各技术性质的概念要求深刻理解,为了正确理解材料孔隙和孔隙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可采用多媒体演示材料内部构造。
(2)这部分内容有较多的计算公试,学生特别容易混淆。为此,讲授时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整理方法,注意比较相近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仔细分析影响材料性质的因素,培养学生具有根据材料的性质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及难点2: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及技术要求和测定
解决的办法:
(1)对高职学生来说,水泥的凝结硬化理论无需深入理解,只需掌握水泥凝结硬化的概念及硬化后的水泥石组成即可。
(2)对水泥的技术要求理解是重点,为什么有这样的技术要求?GB如何规定?如何测定?如何分析结果?试验结果对工程有何影响?逐一进行分析。
(2)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试验录像、试验室操作等方式来进行。
(4)教师必须要运用大量的工程实例来分析水泥主要技术性质规定的重要性。
重点及难点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硬化混凝土强度的性能、耐久性
解决的办法:
(1)本章所涉及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一种材料,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首先是课堂上理论讲解,对普通混凝土的组成、结构及技术要有清晰的认识。
(2)其次是安排有较多的试验教学,使学生在试验课中理解教学内容,并掌握其关键点。
(3)通过工程现场的参观、学习,将理论课的学习和工程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就业后对现场的各施工过程没有陌生感。比如,教材上经常提到的粉煤灰,多数学生见到后并不认识。
(4)最后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综合设计、技能测试等环节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及难点4:
钢材的生产及钢材的技术性能
解决的办法:
(1)本章涉及到较多的术语,要正确理解钢材的性能,涉及到有关钢材的冶炼、轧制等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应用各种教学模具、教学录像,使学生对钢厂的生产工艺有个大致的认识。
(2)钢材的拉伸性能是重点,须精讲并做实验。
(3)通过钢材的拉伸试验、冷弯试验、冷加工试验加深对钢材各主要性能的理解。
(4)有条件组织学生去钢筋加工厂参观。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一)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内容
实践教学是《建筑材料》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既可验证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并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学生又可训练动手能力,掌握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还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职业精神,开阔了眼界,有助于养成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实践教学内容分为以下部分:验证性的基础材料试验、几种材料的综合设计实验、技能测试、施工现场的参观和学习。
1.验证性的基础材料试验
(1)基础性材料试验要求学生熟悉试验目的、要求、仪器、方法及步骤,通过试验对所学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对于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学由教师推荐一些新材料,鼓励他们收集相关材料标准,自己进行试验,并验证其性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拓创新的空间。
2.综合设计
设计型试验是要求学生根据工程的要求选用适当的原材料,经设计、试验,达到应用的目的。例如混凝土和砂浆的配合比设计。要求学生采用当地材料,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然后到实验室按初步配合比称取材料,经过试配、调整,得出既符合施工要求又满足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的实验室配合比。
3.技能测试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按要求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判断该材料能否用在工程中,若不合格,该如何处理?要求学生做出最后的结论。
4.工程现场参观及互联网上学习
组织学生到现场工地进行参观学习,增加实际感观是建筑材料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组织学生到建筑材料市场进行考查和调研,除了了解最新材料的知识外,还可了解材料的市场行情。
组织学生到现场工地和各建筑材料市场收集样品,在这个过程中,既全面和深入地学习到最新的建筑材料知识,又得到了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锻炼。
要求学生上网收集新材料的图片、说明、施工要点,拓宽知识面,及时了解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互联网在高科技时代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二)实践教学的效果
1.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加强
课程体系调整后,实践性教学环节比例提高,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2.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
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开放实验室等项改革,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96%的学生在毕业时取得了“双证书”。
3.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增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
1.基础试验组织过程:
?
2.综合设计组织过程:
?
3.技能测试
每章材料学习结束后,由辅导教师准备材料试样、仪器、设备等,学生对材料是否合格做出全面判断,提交相应资料、成果,由教师批阅。
4.参观实习
教师联系施工工地,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学习,由工地负责人介绍现场工程情况,指导教师结合现场和课堂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学生返校后,整理实习报告,教师批阅。
(四)实践内容考核
1.基础试验内容考核内容与方法

序号
操作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1
工作态度
10
?
2
操作过程规范程度
50
?
3
测试结果处理
20
?
4
问题答辩
10
?
5
团队协作
10
?

?
?
?
2.
?
2.综合设计考核内容
?

序号
操作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1
工作态度
10
?
2
方案设计
30
?
3
试验过程
30
?
4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0
?
5
团队协作
10
?

?
?
?
?
?
?
?
?
(五)实践课创新
多年的实践教学,使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近几年,在原有的基础性试验教学基础上,本课程又增加了新的设计型试验及技能测试等内容,全面地开发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试验教学中大大提高了认识事物的综合能力。
设计型试验主要是使学生从设计方案的选定、试验过程组织、结果判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环节由学生自己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到一个综合项目的完整的概念。而技能测试是培养学生具有判断工程现场材料是否合格、能否进场使用的材料管理能力。
组织学生到现场工地进行参观学习,也是建筑材料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组织学生到建筑材料市场进行考查和调研,除了学习最新材料的知识外,还可学习社会知识和材料的市场行情知识。
要求学生去各建筑材料市场收集样品,在这个过程中既较全面和深入地学习到最新的建筑材料知识,又得到了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锻练。
要求学生上网搜索新材料的图片、说明、施工要点,拓宽知识面,及时了解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互联网在高科技时代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1.在课程建设组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编写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材,前后主编或参编出版的教材总计有十多本:
(1)《建筑材料》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范文昭主编、宋岩丽副主编、范红岩、陈立东参编,初审定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建筑与装饰材料》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宋岩丽主编,陈立东副主编,范文昭、范红岩参编,初审定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3)《建筑装饰材料》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范文昭主编、宋岩丽、范红岩参编
(4)《建筑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宋岩丽副主编;
(5)《建筑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宋岩丽参编;
(6)《建筑材料》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二版,范文昭主编、范红岩副主编、宋岩丽、陈立东参编;
(7)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范文昭、宋岩丽编写;
(8)《建筑工程基础》两年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系列教材,范红岩、宋岩丽参编。
2.编写了一套完整的建筑材料教学辅导材料,已在四届学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建筑材料课程指导与自测》
(2)《建筑材料试验手册》
(3)《建筑材料》电子课件
(4)《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5)《建筑材料》技能测试题
(6)《建筑材料》试题库
3.为了适应建筑材料最新最快的发展,本课程随时根据新材料、新工艺增添补充内容,如《新型装饰材料》、《建筑材料质量事故分析》及《土木工程材料》作为补充教材等。定期发布习题参考解答,印发教学实验指导书补充材料。
目前本课程的网络主页已基本建成,正准备报送有关部门审察,学生即将可以利用网上资源得到学习帮助和教学信息。
4.实践性教学环境
有国家一级试验室,具有良好的实验室环境。试验室配有满足教学和生产使用的常规试验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标准稠度维卡仪、负压筛析仪、水泥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水泥抗折试验机、标准养护箱、雷氏夹、混凝土坍落度测定仪和维勃稠度测定仪、混凝土搅拌机、压力试验机、混凝土抗渗仪、砂浆沉入度测定仪、砂浆分层度测定仪、万能试验机、针入度测定仪、延度测定仪、软化点测定仪、卷材拉力机和回弹仪等。
5.网络教学环境
?(1)学校建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47个,可以保证正常的使用;
?(2)学校建有先进的校园网,在教室、机房、图书馆、办公室和教工宿舍都布设了接口,并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相联;
?(3)校园网络资源较为丰富,电子图书系统(各种版本的《建筑材料》教科书、各种与材料有关的国家期刊等资料),供学生学习使用。我校网络环境配置及其方便程度在全省位于前列,得到专家肯定。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1.教学手段:
本课程可以采用成套的电子课件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在我院主教学楼每间教室设有多媒体设备,内设投影仪、机算机、话筒等,满足了多媒体的教学要求。在建筑材料实验室有常规的黑板、橱窗和样品室,配有实物模型、录像资料,供学生教学使用。这些硬件配置使本门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节省时间,也增加了教学信息量。
通过建立校园网《建筑材料》课程网页,可以实现教师电子教案、参考资料、教案首页、习题及习题解答的上网。师生也可通过这些现代手段,进行网上答疑,方便了与学生的联系,使得教师能够全面、准确和及时地获得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2.教学方法
(1)传统的课堂讲授
尽管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出现,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仍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仍然要靠教师在讲台来讲授。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研室活动时,各位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对某一问题的处理方法提出,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教研室教研活动,集多位教师的智慧于一体,并应用在各自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
注重课堂教学整体设计,通过引入实验过程、工程现象、工程实际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寻找答案。同时,让学生参与交流、分享观点,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讨论,学生真正做到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3)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以说是现代教学中的一次重要创新,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把一些教师在课堂上难于表达清楚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来,可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 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内容新颖,信息量大。配有工程图片、动画模拟、试验录像以及工程案例等附件部分。其信息量是传统教学信息量的几倍,使学生坐在教室就可以感受到施工现场的一切。
(4)通过综合技能测试强化工程实践知识
每章结束后都设有技能测试题,使学生在学校试验里模拟完成所有工程现场的材料检测,高职教育所追求的“就业就能顶岗”、“零距离上岗”,在此得以较好的体现。
(5)工程现场的实地参观、实习。
在《建筑材料》主讲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占绝大多数,这些老师多数都兼职从事工程监理、施工管理等工作,为学生参观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他们既是工程上某项目的负责人,又是学校的教师,他们的讲解,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6)全方位的考核
采用笔试、答辩、实际操作、技能测试等多种考核方法,不仅考察学生学习效果,而且考察其学习过程。考试中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用实验报告、实操考核与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组成对学生实验情况的全面考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