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高职体育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高职体育 一级学科:  12 文化素质教育类
二级学科: 0402 体育学类 教学层次:  专升本
负责教师: 胡振浩 学校名称: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60.191.1.59/C45/Asp/Root/Index.asp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1525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一般地讲,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它是一门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我院体育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学规范建设。
从建校开始就开设了《体育》课程,授课内容主要是中学体育教学的补缺教学与活动课,教学效果一般,授课内容和中学没有本质的区别。
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学院的前身浙江物资学校时期我们就着手改革,80年代后期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进行了男女生分班和2(行政班)分3(教学班)小班化教学,有效的解决了学生课堂练习量不足和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
第二阶段:学科本位课程建设。
90年代随着学生体育兴趣的发散和对掌握运动技术需求的提高,我们进行了专项轮换、专项班教学、体质健康分班、一课多项等一系列成功的教学改革,课程也从以单一的体育运动技术教学的《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在当时中专体育教学中是独树一帜的,我们课改的经验曾在中专学校体育年会上作典型发言。
第三阶段:“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学校升格为高职学院,学院体育工作的软、硬环境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终身体育思想和体育文化内涵日益显现,学院认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课程除具有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一般性质外,还应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教务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我们在省内高职院校中较早的开展了选项课教学,增设了体育选修课。20024月成立了由胡振浩副教授负责的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小组,开始院级《高职体育》重点课程建设,明确定位、优化模式、构作平台、增进实效。学院自2005年开始引进国际优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我国实际用人需求特征,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学生主体、就业导向、企业参与、能力本位、素质同步”。在学院全面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和学院领导的亲自主持下,针对高职教学的特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生理等缺陷,通过充分调研与专家咨询,开展了以“能力本位”为主题的课程改革,利用体育载体,构建体育技能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大平台,充分展示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体育学科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主动服务、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课程名称也改为《高职体育》。目前,在学院能力本位课程改革中,高职体育总课程与四门子课程已经学院批准立项,正在积极实施中。体育课是学校最早排定的课程,每一教学单元有9-10个教学班上课。在这一单元中,打破原有行政班体系。第一学年,学生可自主选择一个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第二学年,除选择运动个性学习途径的同学外,其余同学均需参加职业体能课教学。通过组织有关专家听课评教,使课程建设逐步完善。 ?
详见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及《高职体育》实施纲要
?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的大学专科学历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它既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也不是传统的普通专科学历教育。通过三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把可塑性很强的具有高中或职高学历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即时上岗的应职应岗能力(含技能),又具备适应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素质与潜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 我校是浙江物产集团所属学校,其办学目标定位明确要求把学院办成“具有有效服务浙江物产集团发展战略产业学院功能,并且由对现代服务业具有较强的服务与辐射功能”的学院。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地区,依托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面向现代服务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和企业,培养学生具有在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具有一技之长;在非专业素质上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团队与市场意识、创新与安心于基层的奉献精神,同时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与身体素质、健康的心里素质。????
相应的高职体育课在我院人才培养中的定位,通过体育课教学,应该使教学对象具有强健的体魄,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使受教育者形成作为今后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职业体能与职业素养;并在学生个性发展中起到最佳的、针对性的完善作用。所以我院体育教育的定位是:强健体魄、满足兴趣、提升素养、服务专业。课程目标是: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通过高职体育教育使学生强健体魄、练就职业保健习惯、体现职业精神,为胜任职业岗位提供保证
一、运动技能平台
针对青年大学生(1821周岁)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身体素质锻炼要求开发的体育课程,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及运动兴趣需要为目的,以运动技术为手段,设计了体育选项课及运动个性课。
二、职业体能平台
针对我院毕业生主要从职岗位工作性质开发的体育课程,经过行业调查,企业用人单位、学院专业负责人共同制定了课程类型与标准。我院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类型对应的职业体能要求有以下几种:
?

?
就业岗
位群
岗位例证
对应专业
从职关键素质
应有素养
职业体能课
1
?
流动对外交往型
营销员、
市场管理员
国贸、市营、行政管理、
金融
腰、腿力量,耐久力
形态气质、
交际能力、
团队精神
形体训练、
体能素质、
体育欣赏、
拓展训练
2
站姿对外交往型
前厅接待、
导游
酒管、
英语、
文化
腰、腿力量
姿态、
交际能力
形体训练、
康体管理、
健身指导、
体育游戏
3
坐姿型
会计、
秘书
会计、文秘、企管、网络、投资、电商、信息
颈、肩部力量
上肢力量,
指、腕力量
心理调节、
坐姿、
团队精神
拓展训练、
防身术、
太极拳、
瑜珈、
羽毛球
4
工场变姿操作型
汽修工、
建筑工
汽检、
汽电、
房产
上肢力量、
腰腹肌力量、腿部力量、
灵敏性
团队精神
体能素质、
拓展训练
5
工场站姿操作型
生产线操作员
物流
腿部力量
团队精神、意志品质
体能素质、
拓展训练、

根据“能力本位”课程改革思路,本课程的应知应会目标是:
1、应知目标: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运动特点;锻炼价值;正确的健康观;运动欣赏。
懂得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竞赛组织
▼理解运动技术、战术;实际运用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的手段。
??▼了解与运动、职业有关的损伤产生原因及保健知识。
2、应会目标:
▼能根据掌握的基本知识,制订简便的运动处方。
▼熟悉运动规则与裁判方法,能组织基层比赛。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掌握基本技术,能在运动实践中运用。
▼掌握发展专项素质的手段与运用。
▼正确处理运动损伤和职业疾病。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 ?高职体育课程作为一门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人才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的课程。它应该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
①一般需求特征;
②主体特征;
③高职教育特征。
???? 为此,我们提出了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构架: ?
★??? 基于学生个性(兴趣)的大学生体育课程。
★??? 基于职业素质形成的职业体能课程。
?1、理论教学模块
通过理论教学,向学生灌输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常识,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提高欣赏能力。
体育理论课安排表(含实践课中讲授时数)
第一学期:体育文化价值与大学生体育锻练???? 专项运动基本知识?? 7学时
第二学期: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 体育欣赏(一)??????? 7学时
第三学期:职业体能基本知识与专项裁判法????????????? ??????????5学时
第四学期:拓展知识 、体育欣赏(二)?????????????????????????? 5学时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