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 教师队伍 |
课程名称: | 病理解剖学 | 一级学科: | 10 医学 |
二级学科: | 1001 基础医学类 | 教学层次: | 本科 |
负责教师: | 许祖德 | 学校名称: | 复旦大学 |
院系名称: | 申报状态: | 已获奖 | |
申报级别: | 省级 | 申报文件下载: | 无下载文件 |
获奖名称: | 获奖年度: | 2004 | |
主页地址: | http://vcampus.fudan.edu.cn/jpkc/jpkcDetail.jsp?courseID=31&imageFileName=2004_city.gif&jpkcType=cit | 是否交换: | 否 |
浏览次数: | 6384 | 网上评论: | 没有相关评论 |
课程介绍: |
? 病理学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占72学时,共分绪论与十六个章节。绪论介绍病理学概念、病理学的地位、现代病理学的发展历史、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如何学好病理学,十六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分为一般病理学(总论)和系统病理学(各论)两部分。总论分五个章节,即:组织细胞损伤、血液循环障碍、炎症、修复、肿瘤,主要讲述疾病共有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即讲各类疾病的普遍性的规律。各论按人体的系统,分为十一个章节,重点讲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传染病的病理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着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形态与机能之联系,强调病变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关注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介绍国内外医学新成就。 病理实验课教学共56学时,内容和进度与理论课平行。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200例大体标本和100张组织切片实物的观察验证理论课学到的知识,使学生拥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加深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理论课采用大班讲座的形式,由教授主讲,重点是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联系。而实验课则以小班的形式,注重标本和切片的实物观察,佐以尸体解剖的观摩和讲师或助教指导下的病例讨论。 |
![]() |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