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英汉与汉英翻译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英汉与汉英翻译 一级学科:  12 文化素质教育类
二级学科: 0101 哲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龚雪萍 学校名称:  四川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c.sicnu.edu.cn/show/sbcl.aspx?CurCourseID=35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5391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英汉和汉英翻译》是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大学生(完成基础阶段学习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服务于一个庞大的后备学习群。《英汉和汉英翻译》是应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求新开设的一门课程。
从2003级大一新生开始,我们发现现行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要求,一些优等生希望能够把英语作为工具来使用,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要求大学英语的任课教师在完成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一门运用课程的教学,或翻译,或写作,或文化,这一举措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2004年,根据教育部2004[1]号文件精神,我们正式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在选修课《英汉和汉英翻译》这一块,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一边上课,探索英语文化素质选修课的教学方法,一边收集资料、撰写翻译教程。两年多来,这门课程的教学已经进入第三个循环,我们经历了如下过程:
1)????? 编写一套规范适用的翻译教材和写作教材;(2004.7——2005.8)
2)????? 初步实验阶段:试用新的教学理念和自编讲义。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就选修课教学方法及其教材试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3)????? 改进阶段: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对选修课教学及其自编教材进行改进;
4)????? 再实验阶段:根据改进方案,再次试用修改后的教材。课程结束时,再次对学生就选修课教学方法和自编教材进行问卷调查;
5)????? 定稿阶段:全面总结实验教学过程,对《大学英语翻译教程》最后定稿并交出版社出版,同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验和鉴定。
?大???? 大学英语翻译课有七位教师,他们的研究方向都是英汉翻译且都有多篇研究论文和作品发表。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过三次国家级,三次省级教、科研项目,其余主研人也分别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科研项目。课程组有教授一名,副教授三名,讲师三名,其中有硕士学位的四名,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团队。
该????? 该课程特色
? 1)有科学的大纲和严格的教学计划指导,与大学英语必修课衔接紧密;
??? 2)自编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深浅适中,内容实用,受到学生欢迎;
??? 3)讲练结合,重视学生翻译技能的实践训练;
? 4)满足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需要;
??5)优化组合教师资源,教师的教学更具个性。
?本??? ?课程描述
《英汉和汉英翻译》是与大学英语必修课即听、说、读、写、译能力训练和英语文化相结合的选修课之一,与必修课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完整课程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实证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翻译能力同步发展;通过对语言本身的学习拓展对语言文化的学习,具体要求:1)培养学生基本翻译能力;2)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典型例证,重点向学生传授基本翻译理论和各种文体的常用翻译技巧。本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教学资源包括传统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
?
?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
?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英汉和汉英翻译》是面向四川师范大学已修完《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介绍翻译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我国翻译简史、翻译的标准和译者的必备条件,同时通过一些典型例证,重点向学生传授一些具体的、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和常用翻译技巧。本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它的宗旨是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大量的翻译练习,让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将来进入社会以后,也能胜任初级水平的翻译工作。
?
?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
第一章? 引论??? 2学时
第二章? 理解与翻译??? 2学时
第三章? 词汇层面的翻译技巧??? 6学时
第四章? 句子层面的翻译技巧??? 6学时
第五章? 经贸翻译???? 3学时
第六章? 新闻翻译???? 3学时
第七章? 旅游翻译???? 3学时
第八章? 科技翻译???? 3学时
第九章? 出国留学与求职申请翻译??? 3学时
?
?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共32学时,周学时2,教学安排为一个学期。前期着重讲解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翻译技巧。后期主要介绍不同文体的翻译要点和惯用表达法等,实用性极强。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教会学生把翻译理论恰当地应用在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中。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和分析具体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作一些课内和课外的翻译练习,并且让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评讲。这样,通过理论讲解和翻译实践活动的反复交替进行,学生们可以较好地掌握从事翻译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积累较多的翻译实践经验,熟悉常用的表达法,为将来从事翻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教师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词义、修辞、逻辑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的分析与比较,学生的英语综合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
?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是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和各种常见文体的翻译技巧。
具体设计如下
1、教师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解各种翻译技巧。
2、每讲完一种翻译技巧,都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翻译实践练习。
3、教师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讨论老师刚讲完的翻译技巧,或者同学们课后完成的翻译练习题。
4、教师总结这一堂课所讲的翻译技巧,评讲学生们做过或者讨论过的翻译实践练习。
效果:
学生能够及时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小组讨论和教师评讲有助于学生及时纠正翻译理论上的或练习中的错误,熟练掌握常见的翻译技巧。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学,针对性强。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比较高,因为这种方法让学生们边学边改错,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教材使用与建设:《大学英语翻译教程》
从2004年开始,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部高教司新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校大学外语教学部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教改举措。其中包括对大学英语文化素质选修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和筹划工作。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讨论,我们感到现有的翻译教程主要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编写的,设计的翻译练习也较少,不适合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使用。于是,我们开始收集资料,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一边上课,探索英语文化素质选修课的教学方法,一边收集资料、撰写翻译教程。两年多来,这门课程的教学已经进入第三个循环。我们已经编写出适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教材《大学英语翻译教程》,经过初稿、初步试验阶段、改进阶段、再试验阶段等几个过程,已经定稿,将于2006年10月正式出版,出版社待定。
?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除了自编的《大学英语翻译教程》之外,我们还给学生提供了如下的扩充性资料:
1、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中的翻译练习以及参考答案和翻译技巧的讲解;
2、《大学英语翻译教程》中的部分翻译练习和参考译文;
3、新视野大学英语以及21世纪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中的翻译练习以及参考答案和翻译技巧的讲解;
4、英语学习网站:http://202.115.199.149
?
实践性教学环境:
在教师讲解完各章节的翻译技巧之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配套的翻译实践练习,然后再把各自的译文和其他同学的译文进行对照、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课堂评讲,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译文,让学生们从错误中学到实用的翻译技巧。
组织或者鼓励学生们参加校内外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竞赛,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英汉翻译能力,增强学生们学好翻译技能的信心,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
网络教学环境:
我们在《英汉和汉英翻译》课程的网站上向学生们提供各种单项的英汉或汉英翻译练习,几套综合练习以及期末考试的样卷,供学生们自主练习翻译技巧,为期末的闭卷考试做好准备。
我们还在课程网站上向学生们提供了各种体裁的译文欣赏。既有经典作品的译文,也有时文选译。这些趣味性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佳译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学生们还可以从课程网站上点击鼠标进入链接的常见翻译网站,如中国翻译家联盟网站、中国翻译网、中国译协网等。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为了促使学生们把抽象的翻译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翻译实践,我们在《英汉和汉英翻译》选修课的教学中,探索出如下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法。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都由教师系统地讲解其中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然后再由学生们做课后的翻译实践练习。这有助于他们深刻领会和掌握各种翻译技巧。
2、师生互动法。对于有的章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课前预习,课中和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讨论、互相提问,课后及时复习。这就是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师生互动法。
3、小组讨论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人际交往智能、语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分析法。由于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地再现出来的语言艺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典型的例证分析,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深奥的翻译技巧。
4、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我们在教学中还采用了备受学生青睐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以便更加形象生动地向学生演示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以及各要点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减少了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的时间,提高了讲课的效率,符合选修课课时少的特点,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建立了课程网站。
多媒体课件可以更直观、更快捷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讲解理论部分时,可以通过色彩鲜艳、形象、动态的翻译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精力更加集中,轻松愉悦地学好这门课程。在讲翻译练习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进行翻译长难句的分析,或者批改学生的作业,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同时看到老师是如何进行译文的分析和评改的。显然,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讲课的效率,也颇受学生们欢迎。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因此,我们的翻译选修课也搭乘了这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学生们可以通过课程网站,更加充分地实现自主学习;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讨论问题,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