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 一级学科:  08 工学
二级学科: 0807 土建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刘甦 学校名称:  山东建筑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202.194.90.42/jpkc/index.html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10057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地方院校,本校生源以山东省内各地学生为主,结合地方建设的实际需求,学校办学定位是培养服务于地方建设的工程类设计人才。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建筑设计入门、设计能力培养的核心教学环节。通过对建筑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讲授,结合具体设计题目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建筑设计从题目分析、调查研究、总体布局、方案设计到成果表达、表述全过程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设计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课程分为6个教学环节进行,各阶段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时间分配设定如下:
1) 理论课程讲授(约占12%学时):使学生了解处理各类建筑设计问题的原则及方法,形成基本的理论认识框架、掌握基本的设计技能。
2)调查分析模块(约占13%学时):通过对设计题目设定的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引领学生在实际体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结合所收集的书面材料探寻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激发其潜在的分析问题的能动性;
3) 快题式总体构思模块(约占15%学时):帮助学生在设计构思阶段形成立足环境整体的总体思路,突出调研分析、环境分析、功能分析对于设计阶段的重要价值,使之认识到,设计的过程是一个集结各方要素进行整合性构想的过程;
4) 功能组织与空间限定模块(约占25%学时):突出功能布局与空间限定的相互促动,克服传统思路中功能要素对空间形态的规定性。
5) 设计深化与建构模块(约占20%学时):借助具体的材质表达与技术方法使设计思路进一步延伸,以此了解材料及构造做法的实际意义,整合建筑设计与材料材质、技术课程的内在关系。
6) 设计表达及评价与反馈模块(约占15%学时):将学生作业成果的表达、分析、评价、总结纳为日常教学进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点,使设计各环节中的问题能及时地加以反馈,给学生的设计取向以明确的、客观的引导。
?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使学生充分理解公共建筑设计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掌握公共建筑功能组织和空间设计的技巧,明确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基本设计方法。授课过程中采用概念、原理讲解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使抽象的概念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同时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点运用到课程设计中,使理论与设计实践相辅相成,共同完善。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借助与理论教学并行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得以在具体实践被认识、理解和延伸,在此,我们要求学生所掌握的不是对待某一建筑类型的具体的方式、方法,而是借助由理论到具体实践的6个课程模块的引领,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建筑设计基本问题的思路和实践操作模式,使之能在此基础上得出独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持续性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这一实践教学思路受到学生的好评,激发了学生从事建筑创作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课程设计在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评优中屡创佳绩,获奖数量及获奖比例位居全国同类建筑院校前列。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 1.教材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教材选用的是全国高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统编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三版)(天津大学张文忠教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国家十五规划教材)。该教材是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结合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从公共建筑设计的总体环境布局、功能关系特性、建筑造型艺术、技术经济问题、空间综合分析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讲解和阐述。教材注意了以教学为主,重点突出、结合实际,体现了先进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结合,被全国大多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采用。
??? 主要参考书目:
1)?????? 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赫茨伯格H(Herman Hertzberger).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仲德崑译.台北:圣文书局,1996.
3)?????? 赫茨伯格H.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刘大馨,古红缨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4)?????? 卢本B(Bernard Leupen)等. 设计与分析.林亦星,薛皓东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5)?????? 佩夫斯纳N(Nikolaus Pevsner). 现代设计的先驱者. 王申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6)?????? 柯林斯P(Peter Collins).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英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7)?????? 勃罗德彭特G(Geoffrey Broadbent).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张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8)?????? 弗兰姆普顿K(Kenneth Frampton).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9)?????? 建筑设计指导丛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
采购部分名家名作建筑实景录像材料、讲座vcd光盘供学生参考使用
??? 3.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模拟场所主要取材课程设计设定的城市或校园基地环境,并为课程设计提供专用绘图教室、CAD实验室(计算机110台,面积260平方米)、构造实验室(面积280平方米)、多媒教室(200平方米,供4个班同时进行教学观演)和专业封闭式评图室(120平方米)、开放式评图室(320平方米)。
4. 网络教学环境
?? 学校的校园局域网、宽带网与教学楼、试验楼、图书馆及学生宿舍联通,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网络教学环境良好。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课教学改革了传统建筑学经验化的教学思想、操控模式,建构了一套基于系统论思维的模块化设计教学方法体系,以培养学生理性化的分析及思维能力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在设计创作中持续性的创新能力。授课对象为三个班,共计102人。课程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教学思想、教学操控模式转换
首先,应对时代要求,打破传统教学中对建筑经验化的、单向性的判断,借助系统论概念,建立起对建筑整体性、多方向、多层次的系统化认识,循次帮助学生获得对复杂问题的认知切入点。 ??????????????????????????????????????????????????????????????????????????????????????????????????????????????????????????????????????????????????????????????????????????????????????????????????????????????????????????????????????????????????????????????????????????????????????????????????????????????????????????????????????????????????????
其次,整合设计课与设计理论课的相互关系,改变 “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设计与理论“双向”并行,实现理论授课系统化、专题化,对应模块化设计教学,理论联系实践。
其三,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适时引入新技术、新观念,将现代生态观、环境观,以及相应技术策略纳入到设计教学中,在增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引导其方案创作趋于技术理性。
2.建立模块化教学组织体系
以系统论思维为思想先导,设计教学对建筑的本体构成进行概括和抽象,提炼出若干要素,再将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集结形成模块,强调每个模块对要素的不同侧重以及模块间递进的层次关系。通过一系列由“单一”、“复合”到“综合”的模块化训练,帮助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认识建筑创作的实质,廓清建筑创作的整体规律。
3. 构建设计课过程分阶段控制体系
将复合性的建筑设计过程还原为前后相继的五个环节的模块组合,通过分阶段的控制方式和相关的反馈机制,建立设计课实施过程的“模块化控制体系”。每个阶段设定关键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化,使之面对复合、综合问题时,能够借助一种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来增强建筑设计课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避免设计实施过程的随机性和任意性。
1)设计准备阶段的的调查分析——以组为单位,对面对的建筑类型及现状中所涉及的建筑问题进行认识、比较、分析,形成图文相间的调研报告,在班级上展开讨论,使设计贴近具体的行为,使形而上的理论借助实际的问题分化为现实可操控的设计原则和理念。
以小学校设计第一阶段内容安排为例,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明确调研议题。这些议题常常围绕校园与环境,建筑空间与行为,单一功能空间的组合等方向展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调研问题具体化,使调研与“校园布局与外部环境肌理”、“校园交通组织与外部环境交通的关系”、“校园环境设置与小学生行为特征”、“教室单元的组合模式”、“小学建筑的材质特征、结构特点”等具体问题相结合。这些问题的提出及研讨,不仅涉及小学校建筑这一建筑类型,也是与教学指导思想所强调的“环境?场所”、“空间?形态”、“材质?技术”等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相一致的。在此环节中,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纯的书面资料的收集阶段,变为与实际体验和问题研讨相结合,克服了对某一建筑类型的设计模式先入为主式的定型化思维。另外,借助调研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扩展讨论,探讨作为某个设计问题在其它类型建筑设计中的共性化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为设计能力及相关研究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2) 设计前期的快题式总体构思——对于较为综合化的设计课题,我们把设计前期的总体构思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快题设计,将此前调研、资料分析所涉及的问题及具体的课题任务要求、环境要素综合地加以构想,形成建筑的总体框形。如在小学校设计中,总体构思阶段设定为两周时间,要求对方案的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整体构思。重点考虑的问题有,校园总体布局与外部环境的空间关系、流线关系的组织,校园建筑空间及整体环境的设定,基本教学单元的组合等,着重强调环境场所要素对建筑空间设定的重要价值。该阶段最后要完成一份校园总体设计图及工作模型,并展开以班级为单位的介绍——评价——讨论。
这一阶段集中的快题式构思与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设计角色,也为后续环节确立了总体思路。
3) 设计过程的功能组织与空间限定——依据整体的构思框形,进行空间布局、功能组织,并对其前所形成的总体框形进行调整、深化,转而站在空间限定与组合的角度对由此所形成的功能布局进行整合。在此阶段,前期的总体构思的框形常常会获得不同程度的调整,使总体构思及空间布局不断趋向与各方条件的对应。通过这一阶段内容的实施,使学生意识到,功能组织与空间限定是一个完整设计中诸多要素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促动,互为条件,而非线性的制约关联。
4) 方案深化过程的整合与建构模块——要求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结构、材料、构造知识,扩展深化建筑空间表达的途径,对先期所形成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深入研究,并对方案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使建筑设计意图与材质表达、技术特征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当代建筑发展中,新技术、新材料的表达及技术思想与设计理念的融汇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方面。为此,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其视为增进和实现建筑空间表达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训练在增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对于引导其方案创作趋于技术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视对新技术及技术思想的引入,也是保障建筑师持续性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
5) 设计后期的表达、评价与反馈——建筑设计课期终成绩的确定,不同于试卷型考试课,而是以一学期各课程设计成绩的平均值形成本课程最终考试成绩。对此,本课程在每个课程设计作业完成后都分组进行课程设计答辩。由设计者先行介绍设计主旨及各环节构思特点,再由本班及其他班的任课教师提出问题,并当堂对设计及表达进行点评。在此,各阶段的成果评价、总结是作为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以强调的。
与模块化的教学过程体系相对应,我们为课程设计作品的评价建立了系统的分项量化的评价标准,以每一设计实施模块中所包含的单项问题的解决程度为依据,列举出17个分项评价条目,形成了客观的评价标准,最大程度上避免教师评图的主观影响。
建筑设计课过程的各模块在时间的划分上、教学组织上是相对独立的,但相互间在内容上又是前后相继、内在统一的,都是一个完整建筑设计过程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
4.构建基于多元媒介的教学方法体系
结合建筑学设计课特点,在建筑设计授课中,注重不断改进和充实多媒体教学课件,健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专业课件库;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有计划、分阶段地使用徒手草图、实体模型、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手段。强调徒手草图、实体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在方案构思及推敲中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具备基于多元媒介形式的创作能力。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