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1)中国法制史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3学时/周,2000-2003级共560人
(2)中国古代法律史专题研究 博士生专业学位课 4学时/周,法律史专业2000-2005级共90人
(3)中国近代法律史专题研究博士生专业学位课 4学时/周,法律史专业2000-2005级共90人
(4)中国古代法文化史专题研究? 博士生专业学位课 4学时/周,法律史专业2000-2005级共90人
?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2001-2005年为6名博士生指导论文
?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1)中国政法大学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研究 本校校改项目 2005-2008年
(2)“中国法制史精品课程建设” 本校校改项目 2006年
(3)“中华法系的复兴与和谐社会建构研究”,本校“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2005年-2007年
?(4)“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中国法制史》,教育部“十五”教材规划,2004年
?
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
(1)“道德与文章并重,言教与身教并行”,《守望法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教育思想要有高起点”,《守望法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法治与法学”,《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11月第2期
(4)“综论百年法学与法治中国”,《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
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中国法制通史》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