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中医内科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医内科学 一级学科:  10 医学
二级学科: 1005 中医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徐厚谦 学校名称:  甘肃中医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申报中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5
主页地址: http://www.gszy.edu.cn/jwc/jpkc.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4989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

?中医内科学的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模糊且不断变化,涉及疾病范围很广,根据涵盖范围的不同,中医内科学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中医内科学包括了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杂病)两大类。外感疾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如伤寒、风温、暑温、湿温)等热性传染病。内伤杂病主要是以内伤为主要病因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疾病。目前所说的中医内科学一般是指杂病部分,中医院校使用的《中医内科学》教材也仅涉及杂病部分内容,即狭义的中医内科学。

目前我院本科教学选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由周仲瑛主编),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医内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内科常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本教材分总论与各论两大部分论述。总论主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础论理。各论部分是学习的重点,分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及经络肢体病证,共7章52种常见中医内科疾病的含义、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并设临证备要、医案选读、文献摘要等内容以供学习参考。

??? 中医内科学教学分为系统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阶段。系统理论学习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理论授课、自学、辅导答疑、课堂讨论及电化教学等形式,通过学习对中医内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有系统、全面的掌握。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理论,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症的治疗法则,为今后的临床见习、实习打好基础。教师在理论讲授时应突出要领,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中医内科学的实践性教学是在中医临床机构中,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的诊疗实践活动。通过与病人直接接触,培养学生的基本医疗技术,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性教学包括课间教学见习、集中教学见习和毕业临床实习。

??? 课间教学见习是针灸、骨伤、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中医内科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去医院查看病人,由带教老师演示中医四诊方法、辨证诊断过程、治疗原则与处方用药及疗效反应,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中医内科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 集中教学见习是中医医疗专业的中医内科实践教学,集中专门时间(3个月)在医院中医内科见习,通过侍诊、试诊等见习形式,达到能基本正确地运用四诊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能恰当运用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理论分析病情,对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做出基本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恰当地运用中医术语书写门诊和病房病历。

??? 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要环节。各专业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达到熟练运用四诊合参的方法,正确采集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病史、症状与体征;能正确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做出病证诊断,设立治法,拟定出基本合理的处方;熟练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常见证候的证治;了解疾病危重阶段和疑难病证的辨证诊断要点、中西医结合处理原则。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