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曲 式 与 作 品 分 析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曲 式 与 作 品 分 析 一级学科:  04 教育学
二级学科: 0401 教育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柳 旭 辉 学校名称:  河西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申报中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5
主页地址: http://jpkc.hxu.edu.cn/050103/qsyzpfxzy.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11617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课 程 简 介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内容必须通过形式来表达,音乐艺术亦不例外。所谓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用来具体表现艺术作品内容的、某种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的综合。
??? 音乐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表现手段——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另一类是整体性表现手段。基本表现手段通常分为:曲调的音高关系、节奏、节拍、和声、调式、调性、速度、力度(音强)、音区、音色、演唱(演奏)法、织体等10个方面。

??? 建国以来,旨在完成上述任务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被列入在音乐院校、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已有40余年的历史。2000年我校申办、筹建了音乐教育专科专业,曲式与作品分析被确定为专业 核心课程。音乐系第一次制定教学方案时的计划为两学期58学时。第二次修订教学方案时,由于受总教学时数的限制调整为一学期30课时。第三次修订教学方案时,专科班保留了原计划30课时,本科班为两学期58课时。从2003 年开始,本门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课堂面貌和学习方式焕然一新。
??? 本门课程时至目前由王文仁讲师主讲已在音乐系专科班开设三届,2006年将面向本科生开设。

 

二、教学内容(含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 我们讲授本门课程的一致认识是:对教学水平的维系和推进,最重要的是优良的学术品位和学术水准;作为综合性大学,应注重专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跳跃性大,了解历史线索和广泛掌握文献,比照搬教科书更有意义。适当淡化面面俱到与按部就班,强化重点问题和线索以推动学生融会贯通、及早掌握音乐作品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教学的主要设计思想。
??? 为此我们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了兼顾问题和知识的“专题式”的讲授,谱例结合曲例的实践性分析。精心规划各章,每节都形成一个较集中的主题或线索,进而把知识性内容组织进去。“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教材内容体系如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乐段(一)
??? 第三章 乐段(二)
??? 第四章 乐段 (三)
??? 第五章 一部曲式
??? 第六章 二部曲式
??? 第七章 三部曲式
??? 第八章 多段结构
??? 第九章 三部曲式
??? 第十章 回旋曲式
??? 第十一章 变奏曲式 (一)
??? 第十二章 变奏曲式 (二)
??? 第十三章 奏鸣曲式 (一)
??? 第十四章 奏鸣曲式 (二)
??? 第十五章 奏鸣曲式 (三)
??? 第十六章 回旋奏鸣曲式
??? 第十七章 套曲----组曲
??? 第十八章 奏鸣(交响)套曲
??? 第十九章 声乐套曲与大合唱
??? 教材对各章内容的安排虽能面面俱到,但作为目前的专科教育却难以突出重点。因此,在教案内容的审定过程中,我们选择了能够体现本课程基础知识的前15章,进一步归纳整理成11章。在教案的文本组织上,以教材为蓝本,以参考教材为补充,作到合理归纳,条理清晰,使教材内容与教案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到“若即若离”。“多媒体电子教案”构成了本课一个重要特色。
??? 教学方式由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两部分组成。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授、作品分析与指导、音乐欣赏;课外练习也均为钢琴教材中的谱例,且配备有指导教师结合声乐、钢琴课的教学巩固课堂内容,并配备了一名助教作为课程辅导员。
??? 评价方式包括7次作业、期中考查、期末考查、及期末闭卷考试。所占比例为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学期考查各占20%,期末考试占40%,体现了发展性,动态性评价原则,强调了过程性评价。我们认为,考试是一种测量手段,它应该服务于教学,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上来。

 

三、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的使用;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是由谢成功主编的《曲式学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主要参考教材是由吴祖强编著的《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 除了对指定教材的学习外,我们向学生申明,本门课程的学习,仅仅弄懂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掌握和运用文献论著、养成欣赏分析音乐的良好习惯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而要求学生养成查阅图书资料、经常浏览学术期刊的习惯(如:《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周报 》等)。2003年开始,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本门课程讲授内容制成了体系新颖独到、内容丰富精美、纲目清晰严谨的网页,形成了新型的“网上讲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一)、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应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本门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是由谢成功主编的《曲式学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主要参考教材是由吴祖强编著的《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内部印刷的《曲式分析》,教材内容广泛,消息量大,理论性强,而教学计划课时只有30学时。为使学生广泛涉及大量的音乐作品,掌握作品分析方法,培养其分析作品的能力,在教案设计方面侧重建立起曲式与作品分析方面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弄清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力求内容的完整性、实效性。努力使多媒体电子教案“图、文、声、像”并茂,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乐学动机和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提高作品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 1、处理好教材应用和教案编写的关系。曲式学基础教程全一册,共19章,如果平均分配时间,每章不足1.3学时,虽能面面俱到,但却主次不分,难以突出重点。因此,在教案内容的审定过程中,我们选择了能够体现本课程基础知识的前15章,进一步归纳整理成11章。在教案的文本组织上,以教材为蓝本,以参考教材为补充,作到合理归纳,条理清晰,使教材内容与教案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到“若即若离”。在教学活动中,即引导学生研读教材,又养成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课后查阅资料的良好习惯。面对教材中谱例少,教学中缺少音响的实际,在教案的充实方面,广泛搜集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乐谱60首(例)、音响110首(例),通过Microsoft Office FrontPage 强大的编辑功能、多媒体音乐软件制作、网络下载等手段,做到了电子教案“图、文、声、像”全方位、立体化呈现教学内容的良好效果。
??? 2、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巩固练习的关系。按照教学进度计划,对重点章节,如乐段、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也是本科生、研究生的重点内容)等专章专节,予以重点讲授,把它们与常见的音乐体裁相结合,在讲清楚这些曲式的结构特点与应用范围的基础上,课前精心设计巩固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自由结合等方式,加以分析、归纳概括,做出回答。对于一般章节,如音乐表现要素、复二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等方面的内容,则在讲清重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好课外思考与练习题。在设计课堂巩固练习、课外拓展练习时,注重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督促其自主合作学习、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 3、处理好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关系。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乐谱展示与音频播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对音乐作品的实际分析能力。如:学习复三部曲式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讲解它的典型结构,不同段落的音乐形象对比、调式调性以及和声等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作品各段以及细部结构分别展示乐谱,分段播放音乐进行讲解分析,然后对乐谱、音乐进行整体显示、播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通过“图、文、声、像”立体化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所起的明显效果。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结合声乐课、钢琴课的学习,鼓励学生分析自己演唱、演奏作品的曲式结构,并配备了指导教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二)、精心设计课堂巩固练习。课堂巩固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对重点章节精心设计了7套课堂巩固练习,其中包括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限制、组织形式、目标要求以及评价方式等。通过这些练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
??? (三)、坚持考试(考查)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创造适合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为了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考查)。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期中考试和学期考查均采用开卷形式,要求学生期中考试当堂交卷,学期考查一周内交卷。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品的能力。如在2000级学生期中考题是:分析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NO5》,在考前给学生反复播放欣赏了此曲,根据音响分析,有的学生在查阅单三部曲式的结构原理,有的则在查阅复三部曲式有关知识,当屏幕显示《匈牙利舞曲No5》的乐谱后,结合音响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从2001级学生开始在成绩总评时,将过去的三项成绩评定(即:平时、期中、期末)改为四项成绩评定,增加了期末考查成绩,所占比例也做了响应的调整,即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学期考查各占20%,期末考试占40%,体现了发展性,动态性评价原则,强调了过程性评价。我们认为,考试是一种测量手段,它应该服务于教学,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上来。

 

五、教学效果

??? (一)、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的变化。对于本课程的学习,若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结合教材中有限的谱例,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往往事倍功半,没有把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通过电子教案的“图、文、声、像”立体化呈现教学内容为手段,加大课堂容量,辅以精心设计的课堂巩固练习,采取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乐谱展示与音频播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则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乐于接受,积极参与,切实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作品谱例为对象,以音频、视频为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学科的理论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采用“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的 效果,符合音乐教育的特点,更适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大家普遍认为,这种改革改变了以往重视考试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而课程意识十分淡薄。现代教学观则强调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是 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要素构成的。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我们的课题在电子教案设计、文本组织、教学中涉及的乐谱、音频、视频搜集、输入与拷贝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实效性原则,坚持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实施方案、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从宏观上把握本学科的性质。
??? (四)、提高了学生曲式分析的能力。在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中,通过大量的乐谱分析、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将最常见的曲式类型进行举一反三的分析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能基本把握曲式分析的理论与作品分析的方法,培养了能力。我们在期末考查时所出的题目是:(1)分析曲式A+B+A;A+B+A+B+A;A+B+A+B1+A;A+B+A+C+A;A+B+A1+C+A之间的关系。(2)分析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第一题需要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奏鸣曲式结构原理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作品分析的方法,具备作品分析的能力。这两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有关章节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六、本课程主要特色

??? (一)、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条件优越。对于本课程的学习,若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结合教材中有限的谱例,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往往事倍功半,没有把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通过电子教案的“图、文、声、像”立体化呈现教学内容为手段,加大课堂容量,辅以精心设计的课堂巩固练习,采取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乐谱展示与音频播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则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乐于接受,积极参与,切实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室、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图书、音响资料条件和校园中浓厚的学术气氛,相得益彰。
??? (二)、注重学生的专业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呼唤人文精神,申说艺术规范,强化音乐史和音乐创作的内容,增加乐谱、音响史料的提供和分析,精心组织课堂活动及讨论等方式,以及评价和考试方式的合理设计等等措施,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实现了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网页风格独特、画面精美、体系谨严、内容丰富,颇受好评。2004下半年有望实现课程网络化,利用网络手段教学和交流。
 

七、本课程在省内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 与省内各高校相比,我们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也有自己的特点:本系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教师队伍整齐,有一定的教学水平;教学物质和学术条件优越;多媒体电子教案“图、文、声、像”立体化呈现的教学内容严谨独到,构成了我们的特有风格;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方面,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网络课程的制作水准,我们都处于领先地位。

 

八、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教学队伍的职称、学历有待提高。

??? 二、教学队伍整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不足,多媒体音乐软件的开发利用尚欠缺。

??? 三、图书、音响资料的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九、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 我们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认识是: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效果,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而是全力保持和提高本课的学术品位。所以我们将把改进讲授内容和提高学术水准作为中心工作,围绕它进而考虑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采用。
??? 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完善多媒体电子教案的体系和内容上。在此最有效的努力就是努力学习,深化科研,由此把学界的精彩论点和教师的个人真知卓见及时提供给学生。同时精心推敲讲授体系,使之清晰、简练、匀称、合理;努力使理论阐述和谱例分析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精选谱例,深入分析。
??? 我们已计划聘请或培养研究生一名,负责课程答疑、指导读书、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等工作,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具体更有力的辅导,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效的。
??? 课程上网已初具规模,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如下:
??? 第一、对现有“曲式与作品分析”网络教案精益求精,继续完善改进。
??? 第二、建立课程资源库,不断充实更多参考乐谱、音响、论著导读等等。
??? 第三、在2004下半年已将现有资源上传校园网供学习交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