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以“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为例,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如下:
1、画法几何和投影基础
2、国家制图标准
3、施工图的阅读与绘制
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整个教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
1、画法几何和投影基础:这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解决空间形体之间的定位和度量问题,即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之间的转换。
2、国家制图标准:介绍我国土木行业国家制图标准。
3、施工图的阅读与绘制:该内容包括房屋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道路桥梁施工图。使学生能够阅读和绘制施工图图样。
?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是教学要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的工程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即学生知识的获得一部分来自于教室,另一部分来自于实践,而后一部分的知识是真正通过人们的思索去获得的,它具有更大的应用性及永久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部分比前一部分更为重要,它们的每一课程后面均有一个实践环节在支撑着。我们结合本课程的内容,认为加强实践环节是很重要的,实践环节是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让所学内容通过实践环节来予以巩固。例如在图形表达中进行模型测绘,读图构思等,计算机上机操作均属于此列。通过实践环节的执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巩固了概念,空间的形象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同时能把其想象的形体用图形进行交流,交流的形式就更为丰富,作为一种基础知识在以后的课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对本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图样是一个信息库,图样是学科交叉的综合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