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一级学科:  01 哲学
二级学科: 0101 哲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田子渝 学校名称:  湖北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course.hubu.edu.cn/mzdsx/sbwz/kcms_2.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6544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起始阶段:1985年—1997年共13年时间。此阶段的课程名称分别为“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该两门课程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课程,前者当时共有8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后者共有7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队伍齐整,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1995年中国革命史教研室荣获“湖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研室”称号,先后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出版课程教材3本,教学辅导用书2本,学术专著6部。有2人获学校教书育人二等奖。由本课程教师作为重要成员参与研究的教改项目成果《“五步教学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探索》1996年荣获“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称号,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和广泛的影响。
?  发展阶段:1998年—2004年共7年时间。此阶段教育部根据党中央政治局的指示精神,出台了“两课”课程体系新方案,原“中国革命史”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为“邓小平理论概论”。根据这两门课程的不同性质和要求,我们在师资队伍方面作了及时的补充、调整,同时从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引进2名博士和2名硕士充实教师队伍。7年间,本课程共发表教研论文30多篇,参编教材3部,出版学术专著8部,承担教研课题5项。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2次。2001年有1人荣获“湖北省高校‘两课’先进教学工作者”称号。2004年,有1人主编的教材获“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有1人获湖北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003年本两门课程被评为“湖北大学首届优质课程”,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岗位责任教授年度考核合格。
?  提升阶段:从2005年以来。根据中共中央2004年16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5号文件要求,原先的“两课”8门课程体系调整为“4+2”的课程体系。其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此次我们是按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题方案申报精品课程的,原先的2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以后,本课程的力量更加雄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博士或在读博士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无论是从职称、学历上看,还是从年龄、学缘上看,教师队伍结构都十分优化合理。目前,本课程刚成功申报1项省级教研项目,1人荣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湖北省十佳班主任标兵,发表教研论文近20篇,显示了强劲的教研实力。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一、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年新方案中的四门必修课之一,是一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丰富,注意吸收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从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特点、规律,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从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3)通过讲授三大理论成果形成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及其理论创新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从而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序号

章节

内容

课内

课外

1
导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6

?

2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8

4

3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0
2
4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6

?

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早期探索
8
6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0
2
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6
?
8
第七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
4
9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6
?
10
第九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
4
11
第十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6
?
小计
? ?
80
16
?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是: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和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本课程的难点是:如何科学地对待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解决的办法是:
  1、经常性的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研究重难点的解决办法。
  2、讲授公开课,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是如何讲授重难点的。
  3、选派教师参加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组织的课程研修班,提升教学水平。
?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虽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们十分注意实践教学环节。十多年来,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参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结合学校所处周边环境等特点,大胆设计并实践了许多实践教学的设想,主要包括:(1)在修订新的课程培养方案时,专门设置实践教学的学时。本课程共有96学时,课堂理论教学80学时,课外实践教学16学时。(2)就近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和大型企业、社区,通过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武昌辛亥革命红楼、农民运动讲习所、二七烈士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八七会议旧址、武汉钢铁公司、百步亭社区等地。(3)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围绕3-5个选题开展社会调查,制作问卷调查表,撰写调查报告。(4)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开列自学参考书目,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撰写小论文,最后安排课堂讨论,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5)根据重大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夯实基本理论知识。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十多年来,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参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结合学校所处周边环境等特点,大胆设计并实践了许多实践教学的设想,主要包括:(1)在修订新的课程培养方案时,专门设置实践教学的学时。本课程共有96学时,课堂理论教学80学时,课外实践教学16学时。(2)就近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和大型企业、社区,通过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武昌辛亥革命红楼、农民运动讲习所、二七烈士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八七会议旧址、武汉钢铁公司、百步亭社区等地。(3)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围绕3-5个选题开展社会调查,制作问卷调查表,撰写调查报告。(4)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开列自学参考书目,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撰写小论文,最后安排课堂讨论,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5)根据重大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夯实基本理论知识。
?
  二、课程内容
  1、观看《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邓小平》等VCD,4学时。
  2、参观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汉口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2学时;武汉钢铁公司百步亭社区,4学时。
  3、作业: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说明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4学时。
  4、竞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2学时。
?
  三、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自习和作业采取分散形式,参观纪念馆、观看教学片、知识竞赛采取集中形式。
  教师的指导方法采取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列自学书目、布置课外作业、介绍教学录像片和知识竞赛的规则要求采用集体指导的方法,对有的学生的作业和提问的学生采取个别指导的方法。同时,充分发挥班干部管理学生的便利条件,有效地组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
  四、考核内容与方法
  本课程主要考核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以及学生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
考核方法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开卷考核与闭卷考核等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
?
  五、创新与特点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与特点是:注重教学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形式的有机统一,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不走过场;注重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多方调动师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唱独角戏;注重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活动基地,实现双赢,不打游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