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级学科:  05 文学
二级学科: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袁行霈 学校名称:  北京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www.jpk.pku.edu.cn/pkujpk/course/gdwx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5128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5-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
一,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科研选题与教学需要密切结合,以全面深化文学史研究为目的,雄厚的科研实力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我室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课程的教师,大多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几乎每一段文学史和有关的专题选修课,我们都有专门的研究专著、论文或教材,不少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学术前沿水平。? 二,注意发挥北大中文系多学科的优势,从整体上提高“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水平。目前,北大中文系是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本课程在教学中与现当代文学、汉语史、古典文献学等相关学科有密切的协作,着力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全发展。
? 三,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的联系,在广泛的学术交流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水平。近年来,我们除了系列化的课堂教学以外,每学期均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开设系列讲座,以扩大学生眼界。同时,本室教师大多具有在国外重要大学讲学的经验,这种讲学增进我们对国外大学同类课程教学情况的了解,对我们的教学改革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
5-2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
1997年12月,国家教委委派由各高校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北大中文系“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进行了中期检查。专家组的《评审意见》认为:“中文系学术根底深厚,名家众多,历来为国内同行众望所归,基地建设的起点高。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发扬光大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一方面培养提倡活泼、创新精神,在不长的时间内,产生了一批影响重大的学术成果,承担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科研项目,形成了强大的学术梯队,从而保持了在全国中文学科中的整体领先水平。”这一评价当然也适用于对在中文系教学与科研担负重要职责的古代文学学科。
具体来说,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们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已形成了较突出的传统优势,这主要表现在:
一,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各段的资深教授,大多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学者和博士生导师。我们认为骨干基础课对于中文系学生在大学阶段打下扎实的学问根基极为重要,因此一直坚持资深教授上基础课的传统,几十年不变。五六十年代担任此课的有游国恩、浦江清、林庚、吴组缃、季镇淮等大师名家,他们都以各自渊深的学问与精湛的教学艺术饮誉教坛,蜚声中外;八九十年代则有陈贻焮、褚斌杰、赵齐平、袁行霈、费振刚、孙静、葛晓音等著名教授;近十余年在新老教师的交替中,除了袁行霈、葛晓音仍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外,又有了程郁缀、夏晓虹、张鸣、傅刚、钱志熙、刘勇强等一批中年骨干,同时,还有李简、于迎春、杜晓勤、常森、李鹏飞等年青教师活跃在讲台上,从而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教学群体。
二,有完备的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能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更新,并且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同类课程的领先地位。如果说至今仍在许多高校使用的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以及我们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三卷、林庚作为主编之一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是第一代教材;那么,八十年代编撰的、以较高的学术水准和便于教学至今仍在使用的《中国文学史纲要》(四卷本)和《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全二册)是第二代教材的代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及配套教材《中国文学作品选》(四卷本)则是第三代教材。骨干教材的不断更新成为我们教学中的最重要依托。
三,本教研室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教学中的学术水准,也得到了国内外大学的广泛肯定,本室教师经常受邀赴外讲学,其中日本东京大学还常年邀请本室一位教师任教。同时,我们的教学研究成果也有不少被国内外大学列为教学参考书,如课程负责人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等即被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列为相关课程参考书。
?
?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
??? 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和经费的不足,导致本教研室还有一些教学改革措施及某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能充分得到实现。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