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中国古代后期史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后期史 一级学科:  06 历史学
二级学科: 0601 历史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李治安 学校名称:  南开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history.nankai.edu.cn/program2/sbs.html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3327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后期史(The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in later period:The history of the Sui, T’ang,Sung,Liao,Chin,Yüan,Ming and Ch’ing dynasty)
2、所属院系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3、所获奖项 
????2006年被评为天津市级精品课程;2005年被评为南开大学校级示范精品课程;2004年被评为南开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0年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课程。
4、课程介绍:
????(1)课程特色
????中国古代史专业是我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课程在我校历史学科中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最雄厚的师资力量,历史系最知名的老一辈学者郑天挺、杨志玖、王玉哲、杨翼骧、刘泽华、冯尔康等先后在本课主讲,百万字的教材《中国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是本课程标志性的成果。本课是我院学术传统最悠久、学术内容最丰富、学术档案最完整、学术经验最系统的一门高水平课程。可以被视作南开历史学科在历史专业本科教学领域的代表性课程。
????“中国古代后期史” 课程(即“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史”)是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历史学院一年级本科全院三个专业的基础主干课,在历史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入门的地位,亦是高年级各断代史课、专门史课的基础。与其他课程比较,本课程开始时间早,所占学时多(6学时 / 每周),所涉及的历史跨度长(从公元581年到1840年共1260年的历史)。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历史学院整个四年教学计划的执行。
????目前本课程教师队伍齐整,学历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国内外堪称一流,为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历史学院图书资料丰富,电化教学设备先进,课程拥有高水平的书面和电子教材,是本课程建设的有力保证。
????本课程组师资队伍阵容整齐,学历结构和职称档次高,课程组内教学情况交流、教学效果检查、集体备课等课程建设的制度完整。教学经验丰富,课程设备及技术保障条件优良。与课程配套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参考书目、历史典籍、思考题、考试题库、多媒体光盘及课件齐备。
????本课程近几年进行了适应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调整改革,多次修订教学大纲。大纲除了作为主干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的内容外,还较大篇幅的增加了社会史、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和中外同期历史对比方面的知识点。对学生课堂讨论、作业、阅读史籍和参考书的时间和要求都有所增加,在不少方面体现了新的教学思路。本课程完成了学校“多媒体《大学中国古代史》课件”项目,编制出版了更适合高校历史教学的新的教学软件,并率先在全部课时中全程使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再次走在全国前列。
本课程教学讲究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流畅,辅以电脑多媒体等新教学手段,对学生有极大吸引力,故课堂讲授效果良好;课程内容观点正确,史料充实,条例清晰,知识点布局合理,对新材料、新成果和学术动态的介绍补充及时,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故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学质量优良。本课程体现了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为学生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保证。
????(2)课程学时学分
????学时:6×17
????学分:6
????(3)教学对象:
????a、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中国史、世界史、博物馆专业 大学一年级
????b、要求的预备知识:
????已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高中)所学习的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及古代汉语、英语等基础知识。
????(4)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a、本课程在教学计划内的目的和作用
????本课为历史系基础主干课,要求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基本知识、发展线索及重要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b、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从隋至清(1840年以前)中国封建王朝线索、时期、时间、朝代、历史分期、统一与分裂。
掌握从隋至清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特点和政治发展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官僚制度、铨选制度、民族关系、政治中心的演变。经济特点∶封建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地主所有制、赋税制的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发展。社会特点∶等级制度、宗族制度、人口问题、社团组织、生活方式与风尚。文化发展特点∶科技、佛教、道教、理学、艺术、外族与外来文化。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