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机械设计制图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制图 一级学科:  08 工学
二级学科: 0803 机械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尹常治 学校名称:  北京科技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seam.ustb.edu.cn/lanmu.do?kcbh=011&&lmbh=15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3997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机械设计制图》课程介绍
《机械设计制图》课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我校经过了两代人的辛勤努力,特别是近十五年的持续改革,课程体系日趋完善,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2004年被评为北京科技大学优秀课程。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北京科技大学于1979年,在全国率先对非机械类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进行了改革试验,把《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三门课有机地整合为一门课《机械设计制图》。由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85年获冶金部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4年-1996年,北京科技大学校级课题《工程图学教学体系改革》对非机械类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内容进一步整合,取得了成果,获冶金工业部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6-1999年,北京科技大学承担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该课题作为国家首次进行专业宽口径改革试点,非机械类机械基础课程也在改革之列。对材料96、材料97、材料98三届试验班中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内容进一步进行了改革。将上述三门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整合为一个整体,特别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引入教学中和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更新改造了传统课程体系,注意了CAD内容的引入时间和引入方法,以及人、机的各自特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该课题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0年7月北京科技大学承担的教育部新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1283B07012)》课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现了纵向贯通,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工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全面素质培养等一系列目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课题的完成全面推动了《机械设计制图》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 2004年10月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主持的成果鉴定,2004年6月获北京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9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课程主要内容
1.课程的理论教学
《机械设计制图》课堂教学内容以设计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品质;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打破以课程为中心的自成体系,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贯通,建立了以机械设计为主线,以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根据教学计划,教学时数安排99学时课堂教学(含 AutoCAD应用、创新设计实践、拆装实践)36学时的课程设计。重组后按不同的教学内容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一个循环又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根据其教学内容都有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作业。各作业之间既有适当的交叉,又各有侧重,各循环(或单元)的知识面依次递增,前一环作为后一环的基础,环环紧扣,形成培养能力为枝,传授知识为叶的教学体系,见表1。
1)机械制图教学阶段本阶段主要进行基本常识训练和形象思维的培养,并强化制图标准中的有关表示方法、尺寸标注等规定的训练,强化读图学习,以二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练习为手段,着重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纯几何体构形能力。
2)机械概论及零件构形设计阶段从机械的整体出发,着重学习机械、部件、零件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要求,分析设计部件和零件的构形原理。在图示理论的基础上,介绍部件和零件的图样。
3)通用零部件及常用机构设计阶段本阶段将原来分散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中的有关常用零部件设计,以单个零部件设计为单元,逐一按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以及绘制图样等,把进行设计时所需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来学习。本阶段对零件的构形加入了强度要求,又对常用零部件及机构增加了工作原理的分析。通过一系列零部件设计,以工作原理--强度设计--构形设计--工作图样为主线,在培养分析问题的同时,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在教学阶段,又用若干局部的综合教学把各单元联系起来。如用“轴系部件设计”综合轴、轴承、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等内容。这种局部的结合,由简到繁,使知识不断巩固扩展, 设计能力不断提高,为最后的工程设计阶段打下基础。本阶段CAD内容与《机械设计制图》内容穿插进行,互相渗透。结合课程中零、部件设计,使学生能够用计算机绘制简单的工程图。并使用MDT、Inventor进行三维建模,通过三维造型直接生成二维图形。
2.课程的实践
教学针对低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弱,实践经验缺乏,配合理论教学,设计了三类实践环节:
1)拆装实践? 配合机械概论及零件构形设计教学阶段进行拆装实践(如:拆装摩托车发动机等),着重了解零件、部件的构形原理,实现由纯几何体的构形设计过渡到机械零件的构形设计,以达到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目的。
2)创新设计实践 ?配合通用零部件及常用机构设计教学阶段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利用拼装模型设计由计算机控制的各种不同仿真“机器”。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性的意识。
3)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选题从培养目标出发,尽可能囊括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使学生在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巩固、加深和扩展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并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初步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机械设计制图》2004年1月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