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国际关系分析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国际关系分析 一级学科:  12 文化素质教育类
二级学科: 0101 哲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阎学通 学校名称:  清华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166.111.92.13/apply/teacher/course_preview_index.jsp?curid=370&coursename=国际关系分析&curstyle=def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5138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1.注重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由于选修此课程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国际关系知识,因此课程十分重视国际关系基本概念的讲解,如民族国家、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格局、国际制度、国际战争、国际组织等等,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关系基本知识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课程重点介绍、讲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理,如国际体系与国内体系的区别、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国际战争的原因、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原理等,并详细介绍基本原理的推论过程和应用范围,以帮助学生理解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国际关系现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倡导科学方法和批判精神。选课的同学大多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对国际关系研究缺乏了解,并且普遍存在一些误解,如社会现象无法定量分析,社会行为没有规律,国际政治只有新闻没有科学研究等。为此,教研组决定在课程之初专门辟出一讲介绍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科学方法,包括变量概念、研究程序、常见方法等。通过实例对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澄清同学们对国际关系研究科学性的模糊认识,为学生们正确对待国际关系专业奠定基础。课程特别注重培养同学们的批判精神,将批判思维训练贯穿于讲授课程、课后讨论和期末考核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从期末的意见反馈看,学生们对课程把科学方法、批判能力培养纳入教学内容之中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3.紧密联系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实践。选修本系列课程的同学大都十分关注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实践的变化,希望能够对这些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为了满足同学们的迫切需求,课程教学十分注重依据现实变化,以最新事件来说明国际关系原理,将课程基本内容与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重大事件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以伊拉克战争为例,讲解国际战争的根源;以台独运动讲解国家认同和如何维护国家统一等。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现实的国际关系事件。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与国际关系现实紧密相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 ?4.教学内容与后继课程相互衔接。《国际关系分析》是清华本科人文素质课的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其后继和相关课程有:《国际政治与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安全战略》、《战略武器及其控制》,供有兴趣继续深入学习国际关系知识的同学选修,《国际政治与中国》课容量为200人,其他课平均选修学生在50-100人之间。核心课程与四门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已经形成有机整体。
?一、教材建设

??? 国际关系分析课程建设成员先后撰写教材2部,翻译教材1部,另外,还推荐使用国外教材2部。

??? 1.自编教材。(1)《国际关系分析》(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2)《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2001年,人民出版社)是讨论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基础教材,其重点在于说明国际关系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程序。2005年该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推荐教材。2007年,即将推出第二版。目前在正编写的教材《国际关系分析》将于2007年完成。

??? 2.翻译教材。《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是美国最为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教材。2001-2002年,课程建设成员组织力量将该教材的最新版第五版译成中文,2003年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介绍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各种流派及其哲学和政治思想根源,有助于学生掌握国际关系领域的既有理论和未来发展方向。

??? 3.推荐国外教材。(1)由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编著的《世界政治》(第六版)是美国高校很有影响力的国际关系分析教材。2)约瑟夫·奈所著的《理解国际冲突》(第四版),教材巧妙地把历史和理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刻的分析框架,借此理解当今的国际关系问题和困境,把握未来国际关系发展趋势。

??? 二、配备留学生助教,开拓学生视野。

??? 国际关系分析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拓宽学生的视野。为此,课程教研组充分利用国际问题研究所拥有留学生的优势,聘请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同担任助教。几年来已先后有来自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的留学生,担任助教。这些留学生助教与中国助教一起参与教学全部过程,共同主持讨论,与中国学生交流看法,互通有无,甚至展开辩论。这种课堂内跨越国界、文化的交流与讨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参与讨论的兴趣,十分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国际意识。

???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主要做法是:(1)自行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丰富展示手段,提高展示效果,而且可以逐步演示思维过程,十分有助于讲解基本原理的推导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习效率。(2)充分利用清华大学良好的网络环境,讲义、思考题、阅读资料和相关课程讲义等全部上网,并在网上开设了课程教学讨论区,这些方法不仅为及时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提供了方便,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主讲教师十分重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紧凑性,精心选择课程案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清晰准确的掌握课程重点内容。在提高讲授质量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主要方法包括:

?? (1)鼓励学生跟随课堂进度积极思考,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理解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别,掌握基本原理的推理过程,把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的发现,既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更有利于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 (2)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提出疑问和见解。教师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正面鼓励为主,肯定合理的见解,利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学生有独到见解或指出教师讲解中的疏忽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 (3)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思考题,学生在四名助教的带领下,围绕思考题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要提出自己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同时要对其他同学的观点和分析做出评论。课后讨论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 (4)教师鼓励学生关注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现实,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感兴趣的国际事件。如遇到困难,可在每次课程前通过电子邮件向助教、教师提出,助教和主讲教师会及时给予解答。每次讲课之前利用15分钟点解答同学们在上次课后提出的问题,重点讲解典型性问题和共性强的问题。

??? 2.实施全过程教学,全方位提高课程质量。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主讲教师提出了全过程教学的概念,即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讨论、课后答疑和检测考核形成有机整体。主讲教师和助教全程参与、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教学质量。主讲教师负责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教学全过程的设计和管理,助教负责课后讨论和答疑。每周上课前主讲教师和助教都要召开教学例会,总结上周的教学情况,沟通课后讨论和答疑情况,将讨论和答疑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分类整理,对其中的主要问题,主讲教师将在课堂上及时予以解答。主讲教师定期直接或通过助教了解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吸取合理部分,切实改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 3.配备留学生助教,开拓学生视野。国际关系分析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拓宽学生的视野。为此,课程教研组充分利用国际问题研究所拥有留学生的优势,聘请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同担任助教。几年来已先后有来自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的留学生,担任助教。这些留学生助教与中国助教一起参与教学全部过程,共同主持讨论,与中国学生交流看法,互通有无,甚至展开辩论。这种课堂内跨越国界、文化的交流与讨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参与讨论的兴趣,十分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国际意识。

???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做法是:(1)自行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丰富展示手段,提高展示效果,而且可以逐步演示思维过程,十分有助于讲解基本原理的推导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习效率。(2)充分利用清华大学良好的网络环境,讲义、思考题、阅读资料和相关课程讲义等全部上网,并在网上开设了课程教学讨论区,这些方法不仅为及时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提供了方便,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 5.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集中体现了教学指导思想、内容体系和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因此,教研组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系列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 (1)参与讨论,主要考察学生的听课情况、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所占比例为10%。
?? (2)期中开卷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命题时注意将理论方法寓于实际案例之中,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所学基本原理的能力,所占比例为30%。
?? (3)期末文献回顾与批判,要求学生撰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小论文,其中要明确提出研究问题,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做出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回答并加以简要论证。这种考核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4)鼓励学生参与《环球时报》国际关系论文评选活动。对于获得奖学金的同学,酌情加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