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环境综合实验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环境综合实验 一级学科:  01 哲学
二级学科: 0714 环境科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王立新 学校名称: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emcc.cn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4942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国家精品课程网上申报评审系统 - 公示课程
推荐单位: 河北省
所属学校: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非部属)
课程编号: 34?
课程名称: 环境综合实验?
课程层次: 高职高专分类体系?
课程类型: 专业(技术)基础课?-实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环保、气象与安全类?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环保?
课程负责人: 王立新?
申报日期: 2006-6-15?
课程网络资源: 课程网络资源
1.课程负责人信息
1-1基本信息
姓名: 王立新?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年7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教授? 电话: 0335-8077749?
学位: 博士? 职务: 院长? 传真: 0335-5945988?
所在院系: 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 E-Mail: wanglx@emcc.cn?
通信地址(邮编): 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73号?
研究方向: 化学工程及环境保护?
1-2教学情况
讲授主要课程:
2001年为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开设“聚合物基复合材料”(30学时)、“功能高分子材料”(30学时)等课程,2002年为研究生开设“功能高分子材料”(30学时)、为本科生开设“反应过程及设备”(48学时)等课程。
? ?实践性教学
??? 指导硕士生毕业论文:10人
??? 指导本科生实习:8人
? 2003-2005 环境综合实验 专业基础课 4学时/周 ??3届/ 80人
?? 教学研究课题:
1.??????? 主持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高校在职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04-01003
2.??????? 主持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估方法研究”,课题编号:S40310? 2006
3.??????? 主持学院资助课题“国内外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课题编号:2005-010
教育研究论文:
1.?? ? 论高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的确定,河北省首届大学校长论坛文集,95~101,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2. 论中国特色的高职环境教育,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
?
1-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课题
(1)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聚合物锂电池PPy/SiO2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 2005年10月已通过省级鉴定,国际先进。
(2)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环氧树脂/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2004年12月已通过省级鉴定,国际先进,鉴定证书编号:20050008-1。
(3)主持河北省博士基金资助项目“不饱和聚酯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研究”,2004年12月已通过省级鉴定,国际先进,鉴定证书编号:20050009-1。
(4)主持国家863项目“具有调温功能的墙体材料”的子项目“自调温单元的制备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01AA322041-2,已经通过验收。
(5)作为中方项目组组长主持欧盟亚洲环境支持项目“中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能力建设网络”(EU-China Network for Capacity Building on Municipal Solid Management,项目编号:CN/Asia Pro Eco Ⅱ/02 (113217) )。项目经费总额为26万欧元,项目执行期为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总计18个月。
?
发表的学术论文
1.???????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复合材料学报2001,18(3):5~9. EI收录号:02146908415(第一作者)
2.??????? 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摩擦学学报2003,23(3):197~200 EI收录号:03457718658(第一作者)
3.??????? 一种蜜胺树脂为壁材的相变储热微胶囊致密性研究 精细化工2003,19(12):705~708(863-2001AA322040)EI收录号:04068009448(第一作者)
4.??????? 相变储热微胶囊的研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1):256(863-2001AA322040)EI收录号:05108875568(第一作者)
5.???????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ouble-MF shell microPCMs used in building material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5, 97(5):1755-1762? SCI收录号:949QJ(第二作者,第一作者是本人指导的硕士研究生)
目前已经发表96篇文章,其中第一作者42篇,第二作者31篇,SCI已收录6篇,EI已收录18篇,ISTP收录1篇,国际会议论文10篇。
?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授予2005年度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称号
2.秦皇岛市博士专家联谊会授予2005年度秦皇岛市杰出专家称号
3.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聚吡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01136948.5
4.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0013572.2
5.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包覆相变材料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第一发明人),公开号:CN1513938A
?
2.主讲教师情况(1)
2(1)-1基本信息
姓名: 张仁志?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0年2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 电话: 0335-5945988?
学位: 学士? 职务: 副主任? 传真: 0335-5945988?
所在院系: 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 E-Mail: renzhi@emcc.cn?
通信地址(邮编): 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73号?
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
2(1)-2教学情况
1、讲授的主要课程
????? 环境综合实验? 专业基础课??每周12学时 5届? 总计380学生
????? 环境统计????? 专业基础课? 每周4学时? 3届? 总计300学生
????? 环境管理????? 专业课???? ?每周4学时? 5届? 总计400学生
????? 计算机基础?? ?专业基础课? 每周6学时 ?4届? 总计300学生
2、实践教学情况
??? 近年来主要参加了基础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任务。指导十多届毕业生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学生毕业论文50多篇。指导荷兰本科留学毕业实习研究和毕业论文两人。指导河北工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本科生毕业论文6篇、联合指导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两人。承担了环境综合实验教学。
3、教学研究情况
????? 环境综合实验课教学研究?? 本院? 2005年度
4、获得的教学表彰
??????2005年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5年度学院学术年会《高职实验课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控讨》优秀论文
????? 2003年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 2003年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优秀教师
??????2002年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
2(1)-3学术研究
1、学术研究课题?
?????
秦皇岛市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节水规划研究? 秦皇岛市政府 2001.8-2002-10?完成了其中水资源需求量预测的研究。
???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秦皇岛市政府? 2002-2003 完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中国水处理人力资源建设项目? 荷兰政府 2000-2003?项目中方负责人
???
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在中国工业环境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欧盟委员会 2004-2005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长 完成了中国工业环境管理回顾的研究
????UASB处理淀粉废水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2004-2005 课题负责人
2、发表学术
??? 造纸废水的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ISSN1008-2009 2006.3 第二作者
??? 秦皇岛市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ISSN1008-813X 2006.3
??? 城市生态系统与中小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探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ISSN1008-813X 2002.3
??? 申报两项专利技术:轴流式高效混合器、UASB生物气循环搅拌技术
?
2.主讲教师情况(2)
2(2)-1基本信息
姓名: 楼静?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72年10月?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 电话: 0335-5945985?
学位: 硕士? 职务: 水处理实验室主任? 传真: 0335-5945988?
所在院系: 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 E-Mail: janelou_2002@sohu.com?
通信地址(邮编): 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73号?
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
2(2)-2教学情况
讲授主要课程:
??? 环境工程??????? 专 业 课?? 每周学3-4时? 5届? 350人
??? 环境工程微生物? 专业基础课 每周3学时???? 1届? 100人
??? 流体力学??????? 专业基础课 每周3学时???? 1届? 100人
???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专业课???? 每周3学时?????2届? 400人
??? 环境综合实验????专业基础课 每周12学时??? 6届??490人
?
实践性教学:
?指导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等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等 6届 5个班? 300人
??? 指导学生毕业论文:6届,57人? 48篇
???? 环境综合实验
?
教学表彰奖励:
??? ?2004年获得学院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 ? 2001年,2004年,2005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
?
2(2)-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课题:
UASB处理淀粉废水关键技术的研究,院级,参加,2004~2005年
?
发表论文:
1.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在环境激素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独著,2003.9
2.渗透蒸发技术去除水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独著,2004.6
3.O2-fenton试剂处理对氨基苯磺酸废水的探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独著,2004.9
4.载铜活性炭技术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研究,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独著,2005.9
?
2.主讲教师情况(3)
2(3)-1基本信息
姓名: leo groendijk?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9年12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 电话: 0031620199622?
学位: 学士? 职务: Van Hall 实验室主任? 传真: 0031582846423?
所在院系: 荷兰Van Hall Instituut Environmental Lab? E-Mail: L.Groendijk@pers.vhall.nl?
通信地址(邮编): Agora 1, 8934 CJ Leeuwarden The Netherlands?
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
2(3)-2教学情况
环境实验室运行与管理?? 专业基础??? 16学时? 8名教师
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概述?? 专业基础??? 20学时? 20名教师
污水处理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 专业基础? 260学时?? 8名教师
膜技术处理污水应用与膜制造实验? 专业基础? 8学时 20名教师
环境综合实验?? 专业基础? 12学时? 120学生 4届
?
2(3)-3学术研究
?
?
2.主讲教师情况(4)
2(4)-1基本信息
姓名: 姚淑霞?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70年2月?
最终学历: 本科(硕士在读)? 职称: ? 电话: 0335-5945985?
学位: 学士? 职务: 仪器分析实验室主任? 传真: 0335-5945988?
所在院系: 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 E-Mail: yaoshuxia@126.com?
通信地址(邮编): 秦皇岛河北大街西段73号?
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仪器分析?
2(4)-2教学情况
讲授主要课程
环境综合实验 ?专业基础课 每周12学时 4届??????? 490学生
环境基础化学? 基础课 ???每周6学时 ?2届??????? 218学生
工业污染核算? 专业课 ???每周2学时 ?2届 ?????? 320学生
实践性教学
??? 指导学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实践 300人? 指导学毕业论文5届? 22篇
?
2(4)-3学术研究
发表的学术论文
镀锌钢板钝化工艺研究??? ????? 《表面技术》 第2作者 2002.6
新型隐身材料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表面技术》 第2作者 2004.8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钛的含量《表面技术》 第1作者2005年10月
导电涂料的研制?《辽宁化工》?? 第2作者 2004.8
?
3.教学队伍情况
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王立新 1964-07-14 教授 化程与环保 课程建设管理与实验课教学
张仁志 1960-02-03 相当于副教授 环境工程 环境综合实验课程开发与实验课教学
楼静 1972-10-04 讲师 环境工程 教学质量控制与实验课教学
leo Groendijk 1959-12-14 教授 环境工程 实验设备开发与教师培养
姚淑霞 1970-02-07 相当于副教授 化学工程 教学研究与实验课教学
伍洛夫 1974-10-14 讲师 生物技术 实验课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肖曲 1980-05-25 讲师 环境监测 实验课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郝冬亮 1977-11-18 讲师 生物工程 实验课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金伟 1981-03-05 助教 精细化工 实验室管理与辅助教学
金泥沙 1978-07-09 助教 环境工程 实验室管理与辅助教学
孙蕾 1982-10-27 助教 环境工程 实验室管理与辅助教学
?
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
学历结构:
??? 博士1人,硕士5人,学士5人;
职称结构:
??? 教授2人,高工2人,讲师4人,助教3人;
职责分工:
??? 专职实验教师7人,外教1人,实验员3人;
年龄结构:
????40-47岁 3人?? 30-39岁 3人?? 20-29岁 5人平均年龄33.4岁
学缘结构:
?????在课程组教师中没有来自同一所大学或培训机构的教师,学缘结构非常合理。 教师分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Wargeningen、沈阳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
博士研究生1人??学缘结构比例为100%
硕士研究生5人??学缘结构比例为100%
本科毕业? 5人??学缘结构比例为100%
师资配置情况
2005-2006第一学期师生比为 1:38人
?
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
1、实验室的整合
???? 2000年以前学院隶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属于成人教育系列,主要是进行两年制成人大专教育,其生源大多数来自于全国各地环境保护局,他们都是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有实践经验,在校期间主要系统学习基本理论,增加知识性的积累。因此,当时只是开设了部分课程实验,例如基础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物理学等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2000年划归河北省后,学院开始从成人教育向高职教育转变,2001年开始高职招生,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对象的转变,培养目标的不同,对技能性培养的要求,学院实验室条件相对不足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开始对实验室进行调整,整合学院的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 这一教学改革举措,将学院的几个小实验室,整合成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课实验室。实验室开始向集中管理方向发展,为后来综合实验课的形成,管理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高职高专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是实验课改革的基础与保障。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实验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学院成立了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作为独立的教学部门承担全院的实验教学任务,以改变原有的实验教学依从于理论教学的模式,达到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
学院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利用有限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空间,开设了基础综合实验课和环境综合实验课。教学工作量逐年翻番。
3、综合实验课教学改革
??? 为了加强对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对设在各门理论课程中的实验进行了集中整合,综合了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等实验内容,开设了环境综合实验课。
4、荷兰政府援助先进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提高
??? 2000荷兰政府亚洲援助项目"中荷水处理示范研究培训中心"的实施,建立了实验技术手段先进、设备技术全面,在国内处理领先水平的实验室,为开展环境综合实验创造了条件。这个实验室拥有中试规模的完全混合系统好氧处理单元、氧化沟处理单元、厌氧处理单元(UASB)、厌氧活性污泥活性测试单元、除磷除氮处理单元(UCT)、超滤处理单元、加氯消毒处理单元、紫外消毒处理单元、活性炭吸附装置、沙滤处理单元、陶瓷膜处理单元、Cuboto平板膜处理单元、水质化学分析设备。其实验设备的成套性、完整性、先进性、组合性、使用灵活性,在国内是唯一的,在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教学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5、引进荷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 在执行荷兰亚洲援助项目的同时,我院八名教师先后到荷兰接受四个月的培训,他们在水处理技术基本理论、实践经验、实验设备的运行与管理、技术研究与教学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学习了荷兰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实验课教学方法、模块式的教学组织、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等等。为环境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将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不断吸收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对我们的实验教学进行不断改革。
6、吸收荷兰环境实验教学内容,开发了适合环境综合实验的教材
??? 在荷兰亚洲援助项目执行期间,我们学习并引进了荷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类实验教材,结合荷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开发了适合环境综合实验教学的实验教材。多年来我们坚持自编实验讲义、自编实验指导书,经过反复试用,反复修改,再将各类实验指导书汇编成全国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环境综合实验》。
??? 依据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特点,实验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线,实验与实践技能课程化。因此我们在实验教材编写上力求达到两个目标:一、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原理,掌握实验项目的服务对象,即"技术应用能力";二、掌握实验技术操作规程,即"操作能力"。
7、实验课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革
???? 环境综合实验课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是将传统的以验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实验课逐步转变为以综合性、设计性为主要内容的实验课,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将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的教学方法逐步转变为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为重点、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验的教学方法;实验课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以扩大学生对新的技术和实验方法的了解,以弥补现有实验课的局限性。
????针对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特点,其各门课程之间知识具有相互支持,互为前提的特征,因此,通过综合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使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在实验中被综合运用,使每个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将开设的各门课程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在环境类教学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由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改变成工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由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改变为训练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目的。
?
3-4师资培养
???
1、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教育要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方向,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 "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一要求在实验教学中更为迫切。环境综合实验的"双师型"教师要具备:其一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及基本的学历层次。其二,要熟悉和不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其三, 具有综合性人才的特征。高职教育需要的教师,不是纯学者型、教学型的,而是能教学、懂生产、会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还要有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相关知识与技能。
学院加强政策倾斜,吸引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入手培养教师。主动创造机会,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建设"双师型"实验教师队伍。在待遇上与理论课教师相同,鼓励教师参加实验课教学。要求教师利用实验室先进的实验设备,开展应用型的研究,提高自我培养“双师型”的意识,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对各种设备运行维护的能力。
?
2、提高现有教师学历层次
几年来学院鼓励在职教师进修,提高学历层次,现有的实验教师中一名已获得了硕士学位,两名在读硕士学位,其它三名本科生工作之余积极准备,依次进修硕士学位。今后在引进人才方向上做出一定的调整,重点引进具有一定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对引进的硕士毕业生首先聘用为实验员岗位,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到企业或环境保护第一线学习与实践。
?
3、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
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由老教师负责指导,新教师为老教师助课,鼓励新教师从事实验管理工作,熟悉基本情况,拓展相关知识与技能。为了使新教师能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过好教学关,建立“一帮一”责任制,将指导教师的培养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和教学综合评估的范围,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补贴每学年40课时。对在“一帮一”培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奖励。
?
4、考察学习更新知识,增加实践经验
学院每年组织实验课教师到全国各地环境保护部门、工矿企业进行考察,让教师始终保持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走访毕业生,了解、反馈和评估教学效果,不断修正和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
坚定不移地实行“产、学、研”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是高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模式。几年来我们多方面与企业建立联系,鼓励教师参与各类环境技术咨询与服务活动,参加了各类工程技术论证、验收等项目二十多。
?
4.课程描述
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1、成人教育阶段实验课教学情况(1986-2000)
??? 学院原隶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全国环境保护系统的岗位培训与在职成人教育。从1980年开始的环境保护岗位培训教育,对全国各地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局长进行了普通轮训,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经教育部批准于1986年开始环境保护专业成人教育。其生源大多数来自于全国各地环境保护局,他们都是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在校其间主要系统学习基本理论,增加知识性的积累。主要招生的专业是针对环境保护系统的人员岗位和职能设立的专业有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当时相关的专业开设了课程实验,基础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等。环境综合实验的基础是从成人教育阶段开始的。
2、根据高职教育的需要整合实验室(2000-2001)
2000年学院划归河北省,学院开始从成人教育向高职教育转变,2001年开始高职招生工作,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对象的转变,培养目的的不同,要求学院加强实验课教学任务,完成高职教育规定的实验课教学,实验室条件相对不足问题逐渐突显出来。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开始对实验室进行调整,整合学院的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这一教学改革举措,将学院的几个小实验室,整合成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课实验室。实验室开始向集中管理方向发展,为后来的综合实验课的形成,管理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3、实施荷兰政府亚洲援助项目——“中荷水处理实验室”建设(2000-2003
2000年我院与荷兰Van Hall Institute联合申请荷兰政府亚洲援助项目获得成功,经过三年项目建设,建成了一个由荷兰政府全部援助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处理技术实验室。实验室的水处理实验技术与手段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多套水处理中试单元,并可以组合成多种处理工艺。成为环境综合实验的重要支撑,也保证了环境综合实验课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能力。
中荷中心与荷兰万豪学院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中心将做为中国与荷兰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方面的合作平台,为两国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交流提供服务;两校在教学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长期互为支持与协作;双方互派访问学者。这将使环境综合实验课保持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
4、学院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建成多个实验室(2002-2006
??? 学院从2002年开始对综合实验室进行投资,总投入达到550万元。建成了以中荷水处理实验室为核心的,集水污染控制与监测、大气污染与控制、噪声污染与控制、环境微生物学、大型监测分析仪器的综合实验室,从而为开发环境综合实验项目,科学研究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对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2003)
?????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传统实验室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教学需要,要求针对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 改革 “三级”管理模式变为“二级”管理模式。2003年学院正式成立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整合学院全部实验室于一体,统一组织教学、统一管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开设了基础综合实验课和环境综合实验课。教学工作量逐年翻番。
改革实验管理体制是实验课改革的基础与保障。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实验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心作为独立的教学部门,承担全校的实验教学任务,以改变原有的实验教学依从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和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6、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与内容(2003-2006)
???? 从2003年成立实验中心后,对实验课教学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实验课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将传统的以验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实验课逐步转变为以综合性、设计性为主要内容的实验课,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将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的教学方法逐步转变为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为重点、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课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以扩展学生对新的技术和实验方法的了解,以弥补现有实验课的局限性。
??? 针对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特点,其各门课程之间知识具有相互支持互为前提的特征。因此,如何利用综合实验,使各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在实验中被综合运用,使每个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将开设的各门课程实验进行综合,将实验内容和方法也进行了整合,在环境类教学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变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为工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变以加深理论知识理解为训练提高技术为目的。
?
4-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设计思想
??? 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注重素质培养,彰显能力本位,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集实验、实习、实训于一体,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
????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强调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与科研紧密结合;
??? 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灵活性,开放性、互动性强,强调个性发挥。
??? 环境综合实验课整合水处理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噪声监测与控制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等课程内容,打破课程实验的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突出专业的综合性、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加其职业适应性。
课程目标
???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掌握知识--够用、基本技能--必需、职业适应能力--较强、创新能力--应有,是综合实验的基本目标。
??? 本课程注重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经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加深对以上各门环境课程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了解相关实验设备的结构性能,熟练掌握实验的一般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常规环境指标的测定方法;学会通过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将实验结果反馈到各环境生产工艺中,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实施效果
??? 学生们说:"综合实验使我们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具有了在相关行业职业能力,增强了就业本领"。
??? 就业情况:许多毕业生在污染设施运行与管理、环境监测、室内污染监测等方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力量。
??? 事实证明: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设计目标,综合实验课深受学生欢迎,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欢迎,课程建设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在实验课教学和环境专业高职教育中具有示范作用。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类别
实验项目
类别
实验项目
学时
污水
处理
工艺
实验
1
颗粒自由沉淀
4
水质
监测
实验
25
化学需氧量测定
4
2
混凝实验
4
26
氨氮测定
4
3
斜板沉淀
4
27
亚硝酸盐氮测定
4
4
加压溶气气浮
4
28
溶解氧测定
2
5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实验
4
29
浊度测定
4
6
UASB厌氧生物处理实验
4
30
电导率的测定
2
7
UCT生物脱氮除磷实验
6
31
生化需氧量测定
4
8
超滤实验
4
32
总磷测定
4
9
加氯消毒
4
33
总氮测定
4
10
紫外消毒实验
2
34
pH测定
2
11
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测定
4
35
残渣测定
2
12
浸入式MBR实验
4
36
余氯测定
2
13
侧置式MBR实验
4
37
萘的测定
4
14
连续流活性炭吸附脱色
2
38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
4
15
砂滤池实验
4
39
砷的测定
4
16
计算机控制SBR实验
4
40
铜的测定
4
17
塔式生物滤池实验
4
41
汤河水质监测实验
4
18
生物接触氧化实验
4
大气
环境
与污
染源
监测
实验
42
空气中SO2含量测定
4
19
生物转盘实验
4
43
空气中NOx测定
4
噪声监测实验
20
城市区域噪声监测
3
44
空气中TSP测定
4
21
城市交通噪声监测
3
45
空气中PM10测定
4
2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
3
46
自然降尘测定
4
2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监测
3
?
?
?
24
噪声控制实验
3
?
?
?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课程组织形式:
1、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每次实验前需提交预报告,预报告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可能出现问题、预期结果、向老师提出的问题等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查看预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进行检查,然后讲解本次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3、学生动手独立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教师对学生实验情况进行监控,并随时给予指导;
4、实验结束,教师对本次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小组实验数据处理、讨论与评估;
5、提交小组评估报告与个人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师指导方法:
综合设计性实验一般是结合学生阶段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学生按小组设计实验项目、方案、可行性分析、难点要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期成果等,与教师讨论确定题目,再编制详细的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由原来的教练员或监督员的身份变为伙伴,教师是普通的一个参与者,在关键问题上或出现较明鲜错误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教师始终是一个参与者,只给出建议,而不用“必须”、“应该”等限制性词。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内容:
实验教学考核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和素质提高程度评估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语言交流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达的正确性;实验预报告、实验报告的正确性、完整性等方面。
考核方法:
实验教师根据学生每个实验过程中的整体表现情况给出合理的单项实验成绩。单项实验成绩分五档,分别计为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最后综合实验课程成绩为单项实验成绩相加,取算术平均值。成绩上网公布,学生可以在网上查询。
?
学生综合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评价标准
分值
实验课前准备
10分)
预习报告(4)
按时交预习报告
2
预习报告内容完整
2
预习效果(6分)
基本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3
课前老师提问,能正确回答
3
实验能力
40分)
动手能力(8)
动手操作
4
操作规范
4
观察能力(8分)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能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分)
发现问题后,积极思考对策
4
将问题及时解决
4
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8分)
能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
8
团结合作能力(8分)
小组实验,分工合作,协调性好
4
实验过程中若出现问题,小组成员不相互埋怨,而是互相鼓励
4
实验态度
(20)
学习态度(14分)
上课不迟到
2
实验未结束不离开
2
积极认真听讲,给老师一定的反馈信息
10
操作态度(6分)
操作不规范时,老师纠正,接受态度好
3
操作不规范时,及时更正,非屡教不改
3
实验效果
(10)
实验成功
总结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0
实验失败
找出失败的原因,并重做
实验课后情况
(20)
玻璃器皿、仪器设备情况(4分)
玻璃器皿清洗干净,归位
2
仪器设备完好
2
打扫卫生情况(3分)
实验台及实验室地面整洁
3
实验报告情况(13分)
按时交实验报告
5
实验报告内容完整
3
实验报告结果表达正确
5
总分
?
?
?
4-2-5创新与特点
1 .实验的综合性。 开设综合实验课,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实验思维、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时,环境类的许多专业或课程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例如,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微生物等,而这些专业或课程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支撑的,单独的某一个课程实验不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不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减少课程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
2 .国际交流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室。2000年我院与荷兰 Van Hall Institute联合申请荷兰政府亚洲援助项目获得成功,经过三年项目建设,建成了一个由荷兰政府全部援助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处理技术实验室。学院从2002年开始对综合实验室进行投资,总投入达到 550万元。建成了以中荷水处理实验室为核心的,集水污染控制与监测、大气污染与控制、噪声污染与控制、环境微生物学、大型监测分析仪器的综合实验室,从而为开发环境综合实验项目,科学研究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荷中心与荷兰万豪学院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中心将做为中国与荷兰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方面的合作平台,为两国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交流提供服务;两校在教学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长期互为支持与协作;双方互派访问学者。环境综合实验课教学的长期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成为本课程的一个突出特色。
3 .课程组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本课程组中集合了我院一位博士,二位教授(其中一名荷兰客座教授),二位高级工程师,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 6人,课程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都比较合理。其中有多年在环境保护第一线,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有三人在荷兰进行了四个月的实验研究与教学工作的专项培训;多人参加国际合作项目和各种培训。人员分工明确,在课程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课程组长王立新博士,在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实验课教学方面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支撑。
4 .有中外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支撑。本课程的责任部门“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作为中荷、中欧在环境教育、环境保护方面合作信息交流的平台,由国内外环境保护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工程院院士刘鸿亮任主任委员。这些专家对中心的课程建设、课程开发、技术更新、信息交流等发挥了重大作用。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增加经验,丰富阅历,开设新的具有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创造了条件。
5 .采用灵活多样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根据各专业的培养方向,规定了必做实验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选做实验项目。特别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和工艺性实验项目,对那些愿意动手的学生,引导他们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开展小的课题研究或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实验课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性;综合实验以小组进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为今后很好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6?.课程在提高学生技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课程组总结多年环境综合实验教学的经验,认为综合实验、工艺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动手和科研能力,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这种认知对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污水处理工艺实验可以将很多的实验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选择和设计水污染处理研究与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培养了学生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的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7? .环境综合实验的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课程组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使实验课程的内容与环境保护、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等实际紧密相联系。经过强化培训的学生,增强了他们就业能力,很快成为生产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实现了高职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的教育要求。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1.教材建设
多年来我们坚持自编实验讲义、自编实验指导书,经过反复试用,反复修改,再将各类实验指导书汇编成全国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环境综合实验》。
依据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特点,实验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线,实验与实践技能课程化。因此我们在实验教材编写上力求达到两个目标:一、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原理,掌握实验项目的服务对象,即"技术应用能力";二、掌握实验技术操作规程,即"操作能力"。
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果,下面列出的实验指导书、讲义能够反映出教材建设的过程(按使用顺序排列):
1. Dictionary of The Environment (J.Vaas ,1995)
2.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Wastewater and Sludge?????????? (L.Groendijk,2001)
3.?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Wastewater and Sludge (EMCC)注1
??? (L.Groendijk,2002)????
4. Microbiology (EMCC) 注1 (P.Hofman,2002)?
5. 《水处理实验教学讲义》一版(楼静、姚淑霞,2003)
6.《降尘监测、噪声监测、大气环境监测、锅炉尾气监测实验指导书》(张仁志,2003)
7. Working the UCT System (EMCC) 1 (A.Heuvels & Nynke de Vries,2003)
8.?? Handbook UCT (EMCC) 1 (A.Heuvels & Nynke de Vries,2003)
9. 《微生物实验、大型仪器实验指导书》 (楼静、姚淑霞,2004)
10. 《污水处理实验、水质监测实验指导书》 (楼静、姚淑霞,2004)
11.《降尘监测、噪声监测、大气环境监测、锅炉尾气监测实验指导书》(张仁志,2004)
12. 《水处理实验教学讲义》一版(楼静、姚淑霞,2005)
13.《降尘监测、噪声监测、大气环境监测、锅炉尾气监测实验指导书》(张仁志,2005)
14.《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郝冬亮、伍洛夫,2005)
15.《环境综合实验》中国环境科学出生社(张仁志主编,2006)
?
注1:为荷兰万豪学院为实验中心编写的教材
?
2.扩充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广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课程组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建设了内容丰富的扩充性资料库,涉及的扩充性著作有:
1. 《排水工程》(上册)????????????????? (孙慧修等编著)
2. 《排水工程》(下册)????????????????? (张自杰等编著)
3. 《膜法水处理技术》(第2版)????????? (邵? 刚 编著)
4.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
5.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
6.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 (王红臣主编)等十余本参考著作
此外,学院和实验中心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了近十八场的学术讲座,院图书馆订阅了《工业水处理》、《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等十几种环境科学期刊。为学生了解国内外环境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触及世界最前沿的环境科学技术提供了有利的交流学习平台。
?
3.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2002~2003年期间,通过使用荷兰万豪学院专家为实验中心专门编写的6本英文版教材,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环境技术知识和实验手段的同时,又提高了英语的读写听能力,为其日后从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2004~2005年期间,通过使用实验中心自编的4本中文教材,采取实验中心任课教师中文授课为主,荷兰专家定期英语教学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汲取大量科学知识的同时实验操作技能和英语使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其日后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后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学生反应良好。受到众多学生的一致好评。
2006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综合实验》为本课程的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4.实践性教学环境
实验中心由荷兰政府亚洲援助项目资助,引进了完全混合系统好氧处理单元、氧化沟处理系统好氧处理单元、厌氧处理单元(UASB)、厌氧活性污泥测试单元、除磷除氮处理单元、超滤处理单位、加氯消毒处理单元、紫外消毒处理单元、活性炭吸附装置、沙滤处理单元、水质化学分析设备、陶瓷膜处理单元、Cuboto平板膜处理单元、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数字式电导率仪、精密数显酸度计、Hanna余氯/总氯测定仪、BOD测定仪、低速台式离心机、大气采样器、烟尘采样器、声级计、消声器、声源替代设备、吸声体、程控混凝试验搅拌仪、接触氧化床生物反应器、湿式旋流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文丘里管除尘器等国内外先进大型环境实验设备及仪器。同时,学院筹集资金为实验中心购置无菌超净工作台、光照培养箱、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微生物实验及分析实验大型仪器。此外,2006年由荷兰政府提供资助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实验室正在建设当中。目前实验中心设备总价值近600万元。能够满足目前日常教学、开放实验室、面向社会的各类培训班正常教学、科研之需求。
以上大量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开展饮用水、各种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理论研究和教学提供完善的设备支持。中心可以开出水处理实验20多项,已经开出8项水处理技术实验;水质分析实验可开出30多个实验项目,已经开出10个实验;大气监测实验已开出5项实验;噪声监测与控制实验可以开出10多项实验,已经开出9项实验;可以开出多项除尘脱硫与监测实验,已经开出了3个实验。共计开设近40余项实验。
此外,实验中心与秦皇岛四家污水处理厂、建材工业区、中国耀华玻璃集团、秦皇岛港务局等多家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水质监测实验、大气污染防治监测实验、噪声监测实验提供了多个实训基地。这种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和职业情景,营造了浓厚的职业氛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学以致用的实际工作经验。
5. 网络教学环境
??? 通过学院网络中心搭建的精品课程网站,综合实验课程组开发建立了《环境综合实验》网络电子教程,方便学生自由访问。实验课件可供学生下载,实况教学录像可供学生在线观看,便于学生在线预习或复习实验课程内容;网上答疑系统能够实现问题的及时反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各种教学资源(课程建设、参考文献、相关网络资源)有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面。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教学方法
1.每班每次分六组进行单项实验。每组5至8人,力争每位学生都动手动脑,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效果显著。
2.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实验→再数据处理→再分析结果……最后根据存在问题,调节工艺参数。这个过程不同于简单的实验,整个过程必须边实验,边研究,边操作才能完成。因此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研究精神,还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1:好氧生物处理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测定MLSS、SV、SVI,判断是否存在污泥膨胀现象,若存在,可测定DO判断是否是由于DO不足引起的丝状菌大量繁殖,若DO确实不足,可通过降低进水流量以减少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在这个过程中如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老师可给予指导。
3.真工艺真调节。实验室拥有荷兰援助的成套水处理工艺设备,因此学生可以自行调节进水流量、水力停留时间、污泥浓度等参数。为日后工作积累经验。
例2:混凝沉淀工艺参数设计实验
1.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项目
题目:混凝沉淀工艺参数设计
2.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
以下是学生设计的一组实验方案
(1)??? 对废水水质进行测定。
(2)??? 针对水质,选择几种常用的混凝剂(硫酸铝、硫酸亚铁、氯化铁、PAC等)进行混凝效果的对比试验。
(3)??? 从处理效果和经济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一种最佳混凝剂
(4)??? 在最佳混凝剂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投药量
(5)??? 在最佳投药量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搅拌时间
(6)??? 最后确定最佳pH值范围
3.指导老师就学生设计出的实验方案和学生一起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搅拌强度对混凝效果也有影响,是否要确定最佳搅拌强度?
问题二:搅拌时间和pH值的选择是在确定了最佳投药量之后进行的,那么在确定最佳投药量的实验过程中这两个参数控制在多少?
4.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一的解决方法:增加最佳搅拌强度的确定
问题二的解决方法之一:进行正交试验;方法之二:后确定的参数先取经验值,然后再通过实验逐个确定
5.问题解决后,学生确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详细的写出确定最佳投药量,最佳搅拌时间、强度,最佳pH值的实验步骤(略)
6.按照方案进行实验
????? 混凝剂
↓???
废水→快速搅拌→慢速搅拌→静置沉淀,渣水分离→取上清液测浊度
7.实验结果评估,按照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投入运行
8.学生总结,写实验报告
?
综合设计性实验流程图
?

学生设计实验项目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老师参与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进行实验
实验总结,实验报告
方案可行性
实验结果评估

学生设计实验项目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老师参与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进行实验
实验总结,实验报告
方案可行性
实验结果评估

?
?
教学手段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1.有效地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摆脱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讲授,让学生真实的看到每套工艺的每一个部件。由抽象的想象到实际的触摸,有利于学生掌握整个工艺流程。
2.引入多媒体教学,简化讲解内容,学生接受快且容易。将每个实验做成课件,把实验过程图文并茂的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如测SV(见课件)
3. 课内、课外结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实验技能操作竞赛等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强化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课程组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 1.选择实践性较强的实验,逐步淡化验证性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善于思考,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2.实验结果的分析由该组学生现场共同讨论得出,老师最后给出评价。
3.为保证实验效果,完整的实验报告由预习报告,小组报告和实验报告三部分组成。
4.考核方式采取当堂考试的方式,每组指导老师在实验结束时,通过思考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同时还要求每位学生在实验结束时熟练的画出该组对应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
4-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
?
1、校外专家评价:
???
钱易教授对课程的评价:
钱易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科学组织联合会理事会总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环境综合实验是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在相关环境课程实验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综合实验课程,它集实验、实习、实训于一体,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是国内首创。课程已成为该院环境保护各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强调个性发挥,增强创新意识。
该学院与荷兰万豪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由荷兰援助了设备先进的水处理实验室,其教师队伍得到了荷兰的培训和长期指导,使其在设备更新、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保持与发达国家同步。
课程组的教学成果和效果表明,该课程是适合高职教育的一个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内部化、系统化、结构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动手能力。
该课程具有明显特色,对高职教育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
曲格平教授对课程评价:
曲格平简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博士生导师。?
环境综合实验课程,不同于课程实验。它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针对环境保护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由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构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具体每个实验的内容包括讲解污水、大气处理装置的运行原理;对各种处理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行设计完成工艺实验等。每一个实验都要综合许多知识,锻炼学生的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总是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考核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其内容包括: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实验预报告、实验报告的完整和正确性等语言表达能力等。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在环境综合实验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本科和高职院校提供了教学经验。该门课程在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质量控制、考试考核方面都有其明显的特色,希望该门课程能够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
???????? 王启山教授对课程评价意见:
??? 王启山简介: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综合实验课课程组多年来以自编指导书为主,不断更新改编,使指导书在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始终处于领先水平,紧密结合实际。每个学期教学任务完成后,都对指导书进行修改,使其更便于学生预习和使用,同时,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技术开发新的实验项目,这套指导书中有的已改编了多次。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反映良好,同时被广东环境保护学校、上海环境学校等兄弟院校所采用,被多所大学做为参考教材。在原来分类指导书的基础上,他们编写了《环境综合实验》 教材,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预计6月份正式发行;
环境综合实验课的教学是在完成基础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法规、环境标准教学内容后才开设的综合实验课。一般在高职三年级的第一学期或毕业前的实践课中完成。其实验内容从环境保护不同的工作领域上包括了以下方面: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控制;环境监测中的水质监测、污水处理、大气监测、噪声监测等。
具体的每个实验的内容包括讲解污水、大气处理装置的运行原理;对各种处理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常用水质指标的采样、测定、计算、分析;大气要素的采样、测定、计算、分析;环境噪声监测、计算、分析;自行设计完成工艺实验等。
该门课程的考核也进行了改革,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其内容包括: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语言交流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达是否正确;实验预报告、实验报告的正确性、完整性。
???? 该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值得在同类院校中推广,也值得本科院校借鉴。
?
季民教授对本课程的评价
季民简介: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环境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综合实验课程组,将实验、实践、实训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形成了适合高职教育的理念:强调个性发挥、增强创新意思;注重素质培养、提高就业能力。
环境综合实验是对相关的环境实验进行综合,而建立的一门独立开设的必修课。它是以工艺实验、技术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实验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程,它是与有关环境课程相适应,以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突出能力和素质培养,并照顾学生个性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性环境实验课程新体系。
通过对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以上各门环境课程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各种实验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实验的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常规环境要素的测定方法,学会记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并能将实验结果反馈到实际问题的处理中。通过在实验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身的独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工作产生很好的影响。
综合实验是集实验、实习、实训于一体的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实验课程,与课程实验重点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同,从教学理念上更注重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更注重创新性。
??? 该课程组在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素质培养、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方法与理念。
????
郭斌教授对本课程的评价
郭斌简介:河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环境综合实验是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在环境专业的相关课程实验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综合实验课,该课程已成为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大专学生的必修课。多年教学实践证明,环境综合实验课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内部化、系统化、结构化;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动手能力,增强就业本领的重要手段。
环境综合实验课,不同于本科院校的课程实验。它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由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构成,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环境综合实验课应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更是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等学科专业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在环境综合实验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本科院校和高职兄弟院校提供了经验。该门课程在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质量控制、考试考核方面都有其明显的特色,希望该门课程能够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

?
2、校内教学督导组的评价
?
该课程是为我院环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主干课程。在我院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其教学特色突出,教学效果良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课程建设方面,得到了荷兰政府的资助,建成了水处理实验室,全套设备由荷兰方面提供。在此基础上学院每年投入近150万,相继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室建设。在实验课程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针对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在教材建设方面,能够结合实际,形成了实验指导书、讲义、教材和单页实验项目相配合的教材体系。在课程组成员方面,该课程师资力量强大、教学水平较高,承担该课程的教师科研水平较高,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有很多创新点。
该课程在校内外具有良好声誉,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近年来环境类毕业生经过该课程强化培训后,其在环境污染设施运行管理方面就业前良好,很受企业欢迎。
?
3、校内学生评价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3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1]学院教学督导组对实验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
?????????? 学院实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实验教学准备
(18分)
实验教学资料(6)
1.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仪器说明书、实验装置样本、有关实验数据的参考手册等齐全(2)
2.实验教材质量较高(统编或自编)(4)
实验教学备课(8)
1.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对重点难点有分析(4)
2.实验教案撰写认真,内容科学,思路清晰,结构完整(4)
实验仪器设备(4)
1.实验器材、配件工具、挂图、模型、药品等齐全(2)
2.仪器设备状态完好(2)
实验教学过程
(36分)
实验教学内容(12)
1.实验内容安排合理(2)
2.基本概念、原理讲解清楚、准确(4)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4)
4.能结合所教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献身精神等思想教育(2)
实验教学方法(12)
1.教法选用得当,符合实验内容特点(4)
2.精讲多练,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4)
3.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验教学指导(3)
1.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实验记录,注意实验安全(2)
2.实验结束时,指导学生整理仪器设备及其它用品(1)
实验教学组织(3)
1.实验分组合理(1)
2.教学时间分配得当,课堂教学秩序良好(2)
实验教学态度(6)
1.教学认真负责,严格要求(2)
2.答疑耐心,辅导热情(2)
3.审阅预习报告、实验报告认真、仔细(2)
实验教学技能
(20分)
实验演示(10)
1.实验仪器布局合理,便于操作(2)
2.演示操作规范,动作熟练(4)
3.语言配合演示内容准确,时机恰当(4)
实验教学表达(6)
1.板书笔画工整、规范,布局合理(2)
2.语言精练、生动、准确,逻辑性强,有感染力(4)
偶发事件处理(4)
1.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仪器故障问题等,能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解决(4)
实验教学效果
(26分)
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6)
1.学生掌握实验原理与目的(2)
2.会使用、调整仪器(2)
3.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2)
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
1.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强(4)
2.实验中善于发现问题,经过思考,能独立提出解决办法或正确处理(4)
学生课堂表现(6)
1.实验兴趣浓厚,积极性高(2)
2.态度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要领(2)
3.课堂气氛活跃(2)
实验报告质量(3)
1.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整洁(2)
2.数据记录完整、处理正确(2)
3.对实验结果有分析、讨论(2)

教学督导组测评结果:
2005—2006第二学期教学督导组测评打分:97.56
2005—2006第一学期教学督导组测评打分:97.80
2004—2005第二学期教学督导组测评打分:96.63
2004—2005第一学期教学督导组测评打分:95.32
?
[2]学生对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
学生评价实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实验教学准备(6分)
实验教学准备(6)
备课认真,课前准备充分(4)
实验中所需仪器设备或配件工具、化学药品齐全,仪器设备状态完好(2)
实验教学过程(48分)
实验教学内容(10)
实验目的明确,概念原理讲解清楚(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4)
能结合所教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
实验教学方法(16)
精讲多练(4)
注意仪器使用和基本实验方法的训练(4)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4)
注重启发,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验教学指导(6)
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作好实验记录(4)
注意实验安全,实验结束时,指导学生整理仪器设备及其它用品(2)
实验教学组织(4)
实验分组合理,教学时间分配得当,课堂教学秩序良好(4)
实验教学态度(12)
教学认真负责,辅导耐心(4)
对实验操作步骤、方法严格要求(4)
批改实验报告认真、仔细(4)
实验教学技能(16分)
实验演示(10)
实验仪器布局合理,便于操作(2)
演示操作规范,动作熟练(4)
语言配合演示内容准确,时机恰当(4)
实验教学表达(6)
语言准确、生动,通俗易懂,有感染力(4)
板书笔画工整、规范,布局合理(2)
实验教学效果(30分)
学生课堂表现(8)
实验兴趣浓厚,积极性高(4)
态度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要领,课堂气氛活跃(4)
实验技能掌握(10)
掌握实验原理与目的(4)
会调整、使用仪器(2)
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4)
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
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4)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提高(4)
任务完成情况(4)
达到目的,完成任务,收效明显(4)

?
近三届学生评教结果:
?
2005—2006第二学期学生评价结果:参评学生数:446? 打分平均值:96.56
2005—2006第一学期学生评价结果:参评学生数:358? 打分平均值:95.88
2004—2005第二学期学生评价结果:参评学生数:280? 打分平均值:95.06
2004—2005第一学期学生评价结果:参评学生数:246? 打分平均值:94.06
?

?
学生评价
环境综合实验课提高了我的就业能力
我是环境监理专业G033班的学生全明海,今年7月毕业,现已在浙江省慈溪龙飞印染厂就业。
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我们按课程计划,完成了环境综合实验课程的学习,我们感到有很大收获,今年开学的第一个月,我又参加了水处理技术强化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动手能力,老师给了我们实践工作的经验,为适应社会需要,特别是对口就业,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的教师在讲解实验课程时教学内容丰富,授课生动、详细,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启发性,而且善于激励学生兴趣,经常产生师生互动;他们理论知识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举例生动形象,对未来工作非常实用;教学方式得当,能够因材施教,给学生一个相对自我发展的空间。
实验中心的教师讲课时语言幽默,平易近人,关心学生,深受同学好评;讲课过程中认真负责,严格要求,把教书育人很好地结合起来。
通过综合实验课程的训练,增强了我们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能够顺利解决一些难题。希望学校今后能够为学生多开类似的课程,让在校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以便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参加工作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工作。
?
环境综合实验课很好的巩固了理论课的学习成果
通过在校期间对环境综合实验课的学习,我掌握了一些水、大气、噪声污染监测项目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对污水处理的完全混合系统、氧化沟、UASB、UCT、混凝、吸附、沙滤、超滤、生物膜处理等工艺有了一定了解。通过实验课的实际操作,对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很好的巩固了理论课的学习成果。
实验课上,老师们讲授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示教规范准确,耐心的指导,严格要求我们规范操作方法。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深深的影响了我,使我也养成了一种严谨、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
作为环境工程的学生,我希望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水处理工艺。如果环境综合实验能够增加水处理系统调试方面的课程,那么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会更有帮助。
我是环境监理专业G033班的学生王辉,现在江苏省江阴市宇恒印染有限公司工作。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
?
综合实验课提高了我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是李威,是环境监理专业G031班的毕业生,现在在浙江省慈溪市宁波神鹰纺织印染长工作(实习),我要特别感谢母校的实验中心。
在上班之后,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实验课对我的帮助。理论课上积累的知识比较抽象,记忆也不是很深刻.但实验课则不同,由于我校实验中心有着先进的设备,与实际的工厂有很大的相通性,加上我们做的每一个实验实践性都很强,像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实验加深了我们对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和活性污泥法原理的理解,并使我们对系统运行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有很好的积累。当然,每一个综合实验都让我真正学到了东西. 总之,综合实验使我学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特别感谢实验中心的每一位老师们对我们的悉心指导!
最后,希望实验中心以后丰富实验课内容,我觉得可以增加实验课的课时,培养更多的学生!
?
4、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
王立新:混凝沉淀实验
授课大纲:
⑴混凝的原理
⑵混凝剂的确定
⑶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⑷最佳pH值范围的确定
张仁志:大气TSPPM10监测实验
授课大纲:
⑴大气采样器颗粒污染物采样部分的使用方法
⑵学习质量法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⑶滤膜的安装和拆卸
⑷采样器的操作与控制
⑸数据处理与实验报告
楼静: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实验
授课大纲:
⑴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⑵完全混合系统和氧化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方案的设计
⑶MLSS、SV、Q、V的测定方法
⑷HRT、R、SVI的计算
Leo Groendijk 膜技术应用与膜制造
授课大纲:
(1)?? 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membranes
(2)?? Categories of membrane processes and working principles
(3)?? Calculation on Flux (Jv) and Permeability (Ap)and other parameters formula
(4)?? Resistance model in a membrane
(5)?? Model on flowing in membrane pores
(6)?? Normal OsmoseReversed Osmose
(7)?? Osmotic pressureReverse osmosis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8)?? Production of a membraneand production model in the laboratory
?
姚淑霞: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授课大纲:
[1]掌握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方法和原理。
[2]取水样并加入试剂。
[3]加热回流:180℃、2h。
[4]滴定: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5]数据处理
[6]结果记录
郝冬亮:交通噪声监测实验
授课大纲:
⑴声级计的使用
⑵测点的选择
⑶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标准偏差等指标的计算及噪声直框图的绘制;
伍洛夫: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分离纯化与培养
授课大纲:
⑴了解、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及细菌分离原理
⑵两种细菌纯种分离技术: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实验操作
⑶掌握三种接种技术:斜面接种技术、液体接种技术和稀释平板涂布法实验操作
?
?
5.自我评价
5-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
1.注重素质培养,强调个性发挥,彰显能力本位,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集实验、实习、实训于一体,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2.国际合作,教学内容、方法与国际接轨;国内专家指导,课程体系具有创新性;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成为课程建设和发展的前提。
3.教学内容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与科研紧密结合;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开放性、互动性强。
?
5-2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
本课程在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教学特色、教学方法方面在全国高职高专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环境类相关专业中开设综合实验课的在国内还未见报导,而我院在2003年已经全面系统地开设了综合实验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在全国属于首创。多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深受学生欢迎。在教学的同时,课程组也很重视教材的建设,实验讲义由英文版本翻译修订,印成试用讲义,经过多次使用修订,现已编写出特色教材《环境综合实验》,实验讲义已被国内十余所院校所采用。
根据课程合作单位荷兰万豪学院以及荷兰的环境高等职业教育情况,我院的综合实验与荷兰的实验模块教学相类似,我们的综合实验比荷兰综合性更高,内容更多,更适合中国国情。
在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努力下,环境综合实验课在2005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的基础上,今年又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
?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
?1、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目前的教学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有待提高。
? ?2、实验课考试没有标准试题库,无法做到严格的教考分离。
? ?3、开放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还较低,内容有待在建设中完善。
? 4、课程网络建设稍显滞后,网络互动式教学还不成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