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生产运作管理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生产运作管理 一级学科:  11 管理学
二级学科: 11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马士华 学校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202.114.4.28/2006/C125/zcr-1.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23210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国家精品课程网上申报评审系统 - 公示课程
推荐单位: 湖北省
所属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部属)
课程编号: 170615?
课程名称: 生产运作管理?
课程层次: 本科专业分类体系?
课程类型: 专业(技术)基础课?-理论课(不含实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管理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课程负责人: 马士华?
申报日期: 2006-6-4?
课程网络资源: 课程网络资源
1.课程负责人信息
1-1基本信息
姓名: 马士华?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年3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教授? 电话: 027-87556485?
学位: 博士? 职务: 副院长? 传真: 027-87556437?
所在院系: 管理学院? E-Mail: shihuama@public.wh.hb.cn?
通信地址(邮编): 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430074?
研究方向: 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
1-2教学情况
1、近5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① 课程名称:生产与运作管理
本科生课程,周学时6;从2001-2005年,每年为工商管理本科生讲授该门课程,学生总人数达180人以上。
MBA课程,周学时4;从2001-2005年,每年为工商管理硕士生讲授该门课程,每个年级学生人数不少于80人,故学生总人数达450人以上。
② 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
本科生课程,周学时4;2002-2005年,为工商管理本科生讲授该门课程,每个年级专业班不少于30人,故学生总人数达120人以上。
MBA课程,周学时4;从2002-2005年,每年为工商管理硕士生讲授该门课程,学生总人数达300多人。
2、 近5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① 自2001年以来累积指导本科生特优生3名;
②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自1985年起,平均每个年级3人,总计60人;
③ 多次带领学生下企业生产实习。
④ 1996年设计并开发了课程研究项目。具体内容包括制定课程项目选题、设计研究方案、编写项目研究指导书(学生版)、联系实地考察企业、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等。
⑤ 设计开发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MRPII教学软件;设计并实施课堂实验项目两个:库存决策、啤酒游戏;引进计算机仿真软件——FLEXISM和ProModel,用于生产运作管理的仿真分析,并主持完成仿真实验课程的建立。
3、 主持或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
①“《生产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法研究”,湖北省2003年省级教改项目、华中科技大学教改基金项目,2003年--2005年,课题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和指导。已通过验收。
② “制造资源计划(MRPII)教学软件研制”,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1998-1999年,课题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和指导。
③“生产管理设置课程设计的研究”,华中理工大学教改项目,1990年。负责人:吴玉瑞,参加者:马士华、吕欣,该项目获得校教改项目三等奖。
4、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
① 烟草企业MRPII/ERP物料清单重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38卷第20期,马士华,周晓等
② 论21世纪制造业管理人才的素质及培养途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增刊, 马士华
③ 论工业工程师在实施MRPII中的重要角色·《工业工程与管理》,1997年,第6期 第2卷,马士华
④ 工科院校应开设工业工程课·《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马士华
⑤ 马士华,林勇·基于随机提前期的(Q,r)库存模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2年第5
⑥ 马士华,文坚,基于时间延迟的订单分批策略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6期
⑦ 马士华、沈玲,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预订单”计划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5年第7期
5、 获得的教学表彰
①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2年
②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供应链管理》教材,排名第一,2004年
③ 华中科技大学校级“三育人”奖,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
④ 教学改革三等奖一项,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二,1990年
⑤ 华中科技大学学校教学质量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一,1986年、1987年。
?
1-3学术研究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不超过五项)
1)????? 基于时间竞争的运作管理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332001,专题4(敏捷供应链系统及其时间压缩研究),2004年01月-2007年12月,专题负责人(整个课题组排名第二)。
2)????? 基于供应链的缩短多阶响应周期的管理模式研究,国家863/CIMS课题:2001AA414110,2000年10月-2003年10月,负责人。
3)????? 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的生产管理新问题与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970026,2000年01月-2002年12月,负责人。
4)????? 基于南京长江三桥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全寿命周期一体化管理模式及信息系统研究,南京长江三桥建设指挥部:2003年10月-2005年4月,负责人。
5)????? 青岛双星集团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总体规划项目,2003年7月-2003年9月,负责人。
2、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为第一作者)(不超过五项)
1)??????? Research of supply chain plant location considered the bill of materials and time restriction . WSEAS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2006,5(3):492-499 Ma Shihua; Liu Xiaoqun, ?(EI收录)
2)?????? Commonality and postponement in multistage assembly system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ume: 142, Issue: 3, November 1, 2002, Ma Shihua; Wang Wei; Liu Liming,(EI收录)
3)?????? An approach to locate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Based on the Logistics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Georgia, USA, Aug., 2003, i
4)??????? 一种基于期权的供应商能力预定模型,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1期,马士华,胡剑阳
5)??????? 基于二层规划的供应链多阶响应周期决策模型,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5期,马士华,杨文胜
6)???????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集成‘X’模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8年、第4期(EI收录)、马士华,刘英姿,王一凡,
7)??????? 市场需求波动下供应链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研究,高技术通讯、2003年,第9期(EI收录)、马士华
8)??????? 基于时间延迟的订单分批策略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6期,马士华,文坚
9)???????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构成及其特性研究,管理学报,2004年1期,马士华、陈习勇
10)???? 供应链多阶响应周期的构成的实例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2年12期(EI收录),马士华,王许斌等
11)???? 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生产管理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第3期、马士华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与运作方法研究”,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厅,2002年(排名第一)
2)?“供应链与拓展云南省流通市场研究”,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科技厅,2003年(排名第二)
3)《供应链管理》,宝供物流理论创新二等奖,宝供物流基金会,2000年(排名第一)。
?
2.主讲教师情况(1)
2(1)-1基本信息
姓名: 崔南方?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10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 电话: 027-87556459?
学位: 博士? 职务: 系主任? 传真: ?
所在院系: 管理学院生产运作与物流管理系? E-Mail: nfcui@public.wh.hb.cn?
通信地址(邮编):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430074)?
研究方向: 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2(1)-2教学情况
1)讲授的课程:
?①生产管理:专业基础课。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MBA共31个班次,大约1853人讲授生产管理,共计约1328学时。
? ②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为本科生、MBA共7个班次,大约436人讲授采购与供应管理,共计约240学时。
? ③管理学:学科基础课。为一届本科生共192人讲授管理学,32学时。
2)实践性教学:
?①生产实习:2次指导本科生产实习,共33人,每次4周。
? 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10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 ③专升本毕业论文:指导21名专升本学生的毕业论文。
3)教学改革
承担华中科技大学教改基金项目“新办本科专业2005年立项建设项目”。为适应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我校管理学院于2004年承办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经过近2年的建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满足了新专业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承担了学校新办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立项建设项目,项目内容包括:物流实验室建设可行性研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指导方案和物流管理专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目前,教改项目进展顺利。
4)教学研究论文:
1、崔南方,王一凡,刘英姿.智能化生产管理CAI软件的研制与开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年增刊,pp.37-39
2、崔南方,陈荣秋.ERP系统的选型与实施.科研管理,2001年第5期,pp.75-78
3、崔南方,刘英姿.从美国企业的ERP应用情况看我们的对策.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5(3):32-34
?????? 4、崔南方,康毅,林淑贤. 基于供应商门槛的采购定位模型研究. 管理评论,2006,18(4):54-58
?
2(1)-3学术研究
1)研究课题:
2004—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设备维护业务外包管理研究(70372047)”,项目负责人;
2004—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时间竞争的运作管理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70332001)”,参加者;
2002—2003:“福建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规划”,负责人;
2000—2001:“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5年规划、组织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负责人;
2001—2002:“兰州市电信局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负责人。
2)学术论文:
①崔南方,陈荣秋.业务流程的时间模型.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第2期,pp.62-64
②崔南方,刘英姿,严士锋.物料需求计划提前期设置的改进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3,31(5):95-97
③崔南方,范体军.企业资产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8(5):45-48
④崔南方,李静芳.第三方设备管理商基于资产绩效的运营战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4,32(1):105-107
⑤崔南方,罗雪.维修备件基于AHP的ABC分类模型.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9(6):33-36
?
?
2.主讲教师情况(2)
2(2)-1基本信息
姓名: 林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3年1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 电话: 027-62559710?
学位: 博士? 职务: ? 传真: ?
所在院系: 管理学院生产运作与物流管理系? E-Mail: yonglin1212@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430074)?
研究方向: 生产运作、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2(2)-2教学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生产运作管理-专业课、8学时/周,三届,总200人;
2)供应链管理-专业课、6学时/周,三届,总360人
3)物流管理-专业课、6学时/周,三届,总36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总人数本科12人,MBA19人,普研9人
教学研究论文:
[1]??林勇、马士华,基于多阶响应周期的Push/Pull结合的库存管理体系,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年4月第4期
[2]??Lin Yong, Ma Shihua,MRP system designed for supply chain, The 29th ICC & IE, September, 2001, Canada
[3] 林勇、马士华· 《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浅析· 教育月刊,2006年3月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供应链管理》教材,排名第二。
2)2004~2005学年度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
?
?
2(2)-3学术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缩短交货期的零部件通用策略及其库存模型研究,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第一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时间竞争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70332001),子课题4:基于时间竞争的敏捷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2004年1月~2007年12月,主要参加者;
3)国家863/CIMS项目:基于供应链的缩短多阶响应周期的管理模式研究(2001AA414110),2001年11月~2003年6月,主要参加者。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林勇、马士华,基于提前期的单一周期通用件库存模型,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1月第1期
[2]????林勇、马士华,物流中心物流信息系统发展规划的理论、方法,物流技术,2003年第10期
[3]?? 林勇、马士华,基于提前期的通用件安全库存模型,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年6月第3期
[4]????林勇、马士华,基于提前期的多周期通用件库存模型,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年2月第1期
[5]????林勇、马士华,基于提前期的通用件安全库存管理,系统工程,2003年第1期
[6]????林勇、马士华,E-供应链管理,物流技术,2002年12月第12期
[7]????Lin Yong, Ma Shihua, A Study of Supply Chain in Grey Hazy Set,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June, 2006, Vol.14, No.2
[8]????林勇、马士华,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执行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7月第14期
?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博士论文《基于提前期的通用件库存模型研究》获得2003年度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排名第一;
2)2002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与运作方法研究,排名第二。
?
2.主讲教师情况(3)
2(3)-1基本信息
姓名: 徐贤浩?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年5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 电话: 027-62128951?
学位: 博士? 职务: ? 传真: ?
所在院系: 管理学院生产运作与物流管理系? E-Mail: xxhao@mail.hus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430074)?
研究方向: 生产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项目管理?
2(3)-2教学情况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为:
1)现代项目决策与管理:必修课,周学时为6学时(总学时为40学时),6届,学生总人数为400人;
2)生产运作管理:学位课,周学时为6学时(总学时为40学时),2届(成教信管0201、0202,成教物流0501、0502),2004级MBA,学生总人数189人;
3)配送中心设计与运作管理:专业课,周学时为6学时(总学时为32学时),3届(物流2001级、2002级、2003级、03、04MBA),学生总人数为350人;
4)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专业课,周学时为8学时(总学时为32学时),3届(02、03、04MBA),学生总人数为250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配送中心物流系统设计的上机实习:8学时,3届(物流专业2001级、2002级、2003级),学生总人数180人;
2)指导2001级生产运作与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2004年6-7月,13人,实习地点为武汉捷特塑料厂;
3)指导本科物流专业2001级5人、2002级4人的毕业论文,指导2002级、2003级、2004级MBA学生的硕士学位论文15人,指导2004级脱产研究生2人。
3)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著作和论文:
1)2005年出版《现代项目决策与管理》视频流课件,32学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2)2002年独撰《现代项目管理技巧》,41万字,华中科技大学教材基金资助,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3)《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论文:两个仓库的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物流技术,(1),2006,37-40
4)《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论文: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临时价格折扣模型,物流技术,(3),2006,135-137
4)获得的教学表彰:
1)获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
2)指导物流专业2001级本科学生侯乐本科学位论文,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优秀论文一等奖。
?
2(3)-3学术研究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生产管理的新问题与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0.1-2002.12,参与者;
2)短生命周期产品的变质生产库存模型及集成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2059),2005.1-2007.12,项目负责人。
3)基于时间竞争的生产管理新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332001),参与者。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1)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生产管理新模式的研究,中国机械工程杂志,2001;
2)A Production Inventory Model for Deteriorated Items with Demand-dependent Deteriorating Rate,Proceedings of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Technology,已被ISTP收录,2004;
3)谈即时定制生产模式生产能力实现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已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5;
4)基于时间竞争下即时定制生产模式的生产能力分析?,管理学报,2005;
5)即时定制模式下产品交货期决策模型及策略,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
?
?
2.主讲教师情况(4)
2(4)-1基本信息
姓名: 周水银?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12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 电话: 027-87556456?
学位: 博士? 职务: ? 传真: ?
所在院系: 管理学院生产运作与物流管理系? E-Mail: syzhou@hus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430074)?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生产与服务运作、项目运作、物流运作等方面的现代技术及其优化的研究。?
2(4)-2教学情况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为:
1)生产运作管理:周学时为6学时(总学时为48学时),本科生、MBA、工程硕士共15班次,学生总人数为600人;
2)项目管理:周学时为6学时(总学时为40学时),本科生、MBA、工程硕士共25班次,学生总人数1000人;
3)管理学:周学时为4学时(总学时为40学时),本科生6班次,学生总人数为240人;
4)管理技巧:周学时为4学时(总学时为40学时),本科生二班次,学生总人数为80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生产实习:4周,(工商管理991,992,物流管理0201),学生总人数70人;
(2)指导本科毕业论文:2002-2005,5届学生共15人,17周
(3)指导MBA工程硕士毕业论文,2届学生共20人,17周。
(4)指导专升本毕业论文,4届20人,17周。
3)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著作和论文:
[1]大规模定制的发展与应用,中国软科学,2003(1)
?[2]面向顾客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29(5)
?[3]IT技术的影响与企业计划技术的演变,计算机系统应用,2000(10)
?[4]物资采购中的供应链管理—集成供应,中国流通经济,2000(6)
?[5]IT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计算机系统应用,2000(6)
4)获得的教学表彰:
??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2002-2003
???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良奖,2004-2005
?
2(4)-3学术研究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成套订单的车间作业管理研究,3年,第一负责人
2)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时间竞争的生产运作管理新方法研究,4年,子课题负责人
3)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英特网的生产运作新理论研究,3年,主要完成者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1]面向产品担保的集成管理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1(7)?
[2]基于Internet的客户关系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7(2)
[3]A Decision Model for Selecting Participants in Supply Chain?,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2001, 5(4)?
[4]基于多Agent的供应链模型,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 6(6)
[5]单机加权成套订单数遗传算法研究,系统工程,2005,23(5)?
?
3.教学队伍情况
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陈荣秋 1942-09-11 教授 管理工程 指导/资深顾问
马士华 1956-03-01 教授 管理工程 主讲/课程负责人
崔南方 1963-10-10 教授 管理工程 主讲
林勇 1973-01-23 副教授 管理工程 主讲
徐贤浩 1964-05-19 副教授 管理工程 主讲
周水银 1965-12-17 副教授 管理工程 主讲
王海军 1970-02-20 讲师 管理工程 辅导
李昆鹏 1978-11-19 讲师 管理工程 辅导
徐和 1978-04-25 讲师 管理工程 辅导
?
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
1、学历结构
本课程共有9名教师。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有1人。
2、年龄结构
本课程教学组的优势之一是教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敢打敢拼。除资深教授作为教学顾问外,主讲教师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下。其中,40-50岁之间的3人、30-40岁之间的5人。
3、学缘结构
?9名教师中,2人具有机械制造背景,2人具有工业工程背景,其余教师具有工商管理专业背景。其中,陈荣秋教授是恢复招收研究生后的第一批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管理工程硕士生,马士华、徐贤浩、林勇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崔南方毕业于中南大学、王海军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李昆鹏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徐和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9名教师中有6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问学者的经历。来自不同高等学校组成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教学和学术思想的交融,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形成,这也是本课程组的一大优势。
4、师资配置情况
职称结构:9名教师中,1名为顾问,5名为主讲教师,3名为辅导教师。教师队伍中包括教授3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人、讲师3人。
师资配置:陈荣秋教授为资深顾问,负责总体指导。马士华负责本课程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马士华、崔南方、林勇、徐贤浩,周水银为主讲教师,承担主要教学任务。王海军、李昆鹏、徐和为辅导老师。辅导老师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15。
?
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
1、教改活动、教改项目和措施、已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本课程组围绕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外主要大学的管理学科在教学方面的动态,找到了国内原有教材存在的不足,进而结合中国企业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从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出发,设计出了新的课程建设规划,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材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辅助材料等若干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初步奠定了本课程的发展战略。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面向21世纪人才结构特点,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我们考虑到进入21世纪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从全球制造和全球供应链的特点出发,对本门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大纲进行了研究,在原有基础理论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又补充进了需求管理、供应链管理、大批量定制、资源约束理论、业务外包等新的内容。采用新的教学大纲后,可以更及时地反映本课程国际前沿动态,使学生可以接受到最新的课程内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与理念上也进行了改革。在新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强调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前者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某些基本理论的认识并体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真正内涵,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包括:课堂演练(如著名的啤酒游戏)、角色扮演(生产决策模拟)、案例研讨等。后者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设计出了课程项目和实际企业流程优化等方面的教学课题,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进入研究角色。如要求学生亲自观察和收集数据,然后进行系统分析与优化,写出研究报告;或者指定若干个课题分配给学生去研究。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好地将学习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第三,在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新的尝试。我们研究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引进国际一流的仿真软件FLEXISM、PROMODLE等;研究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组织,将如何制定生产计划、如何做出采购与库存决策等教学内容融入进去;应用GSIM软件,对生产运作过程进行仿真,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TOC方法进行产品组合决策和生产排程;采用现场观摩或者观看国际一流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实况录像等,为此在教学计划中安排16个学时,选择4-5家企业,开展现场教学。通过采用这些新的教学手段,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昏昏欲睡的状况。
第四,承担了学校和湖北省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教学改革项目:“《生产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法研究”(2003-2005年)。在该项目的资助下,我们系统地研究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体系与教材,建立了适应我国实际环境的立体化教学包,取得了完整地教学支持体系的成果。还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自己研制了用于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支持群,用于教学过程后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五,承担华中科技大学教改基金项目“新办本科专业2005年立项建设项目”。为适应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我校管理学院于2004年承办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经过近2年的建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满足了新专业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承担了学校新办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立项建设项目,项目内容包括:物流实验室建设可行性研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指导方案和物流管理专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目前,教改项目进展顺利。
第六,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所取得的成果:
1)编写出了立体化教学支持群。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本课程开发的立体化教学支持体系包括:①主干教材(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②由同步习题集、同步例题、大型案例集和模拟实验教程组成的教学辅助材料已完成编撰,将由科学出版社于2006年5月出版电子版教学支持材料;③完成了同步教学参考手册;主要/指定阅读书目及其摘要;专业软件实用说明的编写工作,④完成了专业字典、优秀学生习作集的编写工作;⑤开发了教学资源网并用于实际教学工作。
2)完成“制造资源计划(MRPII)教学软件研制”开发项目(被列为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教改项目,1998-1999年)。研制这一教学软件的初衷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实际操作的系统,从而体验MRPII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体验如何通过MRPII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绩效水平,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快适应应用MRPII的要求。从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企业中的工作看,也的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研究出了库存决策模拟游戏,并将其实际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这一手段,使学生了解信息放大(Bullwhip)的基本原理,分析信息放大效应对整个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影响,掌握库存决策基本方法及原理,分析信息放大效应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建立供应链管理和库存管理优化的基本思想。
4)2005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项目决策与管理》视频流课件(32学时)。项目计划与控制是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扩充学习材料,课程组的老师编撰了项目管理学习用的视频流课件,学生可以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来学习这一内容。
在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在教学改革项目中拟定的目标都已经达到,并且已经在教学中发挥作用。通过多种多样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感到《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性,掌握本课程的基础及前沿动态,学习之后感受很深,有的同学甚至说,如果能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研究生的话,还要选择这门课程继续深入学习。总之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2、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
获得学校教学改革二等奖一项(马士华、崔南方、林勇等);
获得学校教学改革三等奖一项(吴玉瑞、马士华、吕欣);
徐贤浩老师指导的物流专业本科学生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优秀论文一等奖;
林勇老师指导的“华中科技大学第四届科技创业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校优胜奖并参加省级优胜奖角逐;
马士华和林勇老师编写的《供应链管理》教材,2004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王海军);
获得校“三育人”奖一项(马士华);
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周水银);
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徐贤浩);
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崔南方);
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三等奖2次(马士华)。
3、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论21世纪制造业管理人才的素质及培养途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增刊, 马士华。
[2]论工业工程师在实施MRPII中的重要角色·《工业工程与管理》、1997年,第6期 第2卷,马士华。
[3]工科院校应开设工业工程课·《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马士华。
[4]智能化生产管理CAI软件的研制与开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增刊)崔南方,王一凡,刘英姿。
[5]《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浅析。教育月刊,2006年3月刊,林勇、马士华。
[6]《现代项目决策与管理》视频流课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现代项目管理技巧》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烟草企业物料清单重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38卷第20期,马士华,周晓等
[9]基于多阶响应周期的Push/Pull结合的库存管理体系,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年4月第4期,林勇、马士华
[10]MRP system designed for supply chain, The 29th ICC & IE,September, 2001, Canada ,Lin Yong, Ma Shihua
[11]基于随机提前期的(Q,r)库存模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2年第5期,马士华、林勇
[12]基于时间延迟的订单分批策略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6期马士华,马士华、文坚
[13]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预订单计划模式, 2005年第7期,马士华、沈玲
[14]ERP系统的选型与实施.科研管理,2001年第5期,pp.75-78, 崔南方、陈荣秋
[15]从美国企业的ERP应用情况看我们的对策.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5(3):32-34,崔南方、刘英姿
[16]基于供应商门槛的采购定位模型研究,管理评论,2006年 18(4):54-58,崔南方、康毅、林淑贤
[17]《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论文:两个仓库的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物流技术,(1),2006,37-40
[18]《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论文: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临时价格折扣模型,物流技术,(3),2006,135-137

?
?
3-4师资培养
???
??? 首先,本课程教学组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多年来一直注意不断补充新生力量,总是保持着新鲜活力。其次是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而且这种培养已经持续了20年。自从本门课程被确定为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之后,即组成了一个教学小组,而且从那时起就形成了对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好传统。本门课的主讲教师虽然历经了从吴玉瑞教授、陈荣秋教授到马士华教授的几度传递,培养中青年教师的传统一直没有放弃,而且得到了进一步地加强,本课程组从最初的二、三人,发展到了现在的十余人,成为本院规模最大的课程组之一。每一任的课程带头人都会根据教学小组中的每一个教师及承担的任务制定出培养计划,由有经验的教师传、帮、带。课程组集体备课、集体讨论教学大纲、集体研究教学法,共享教学材料。比如说,课程组专门购买了生产管理的视听资料,并共同研究如何使用具有更佳效果,使年轻教师很快掌握了教学要点。再如,课程组共同编写案例,共同研究案例的使用方法,使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很快进入正常发展轨道,这些措施效果显著。例如,崔南方老师很快成长为骨干力量,2004年晋升为教授;徐贤浩老师出国进修回校后在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于2004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徐老师完成了现代项目管理的视频流课件,弥补了在教学手段上的不足;林勇老师虽然加入教师队伍仅三年,但是他的教学效果很快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是目前全英文教学的骨干教师,并于2005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王海军加入教学队伍虚心学习,进步很快,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3学年度优秀论文奖和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
4.课程描述
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生产与运作管理》又可称《运作管理》,或者《运营管理》(国务院学位办设定MBA核心课中的称谓),目前国内外统一用“Operations Management”作为课程名称,这是由于“生产”本身的含义由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等一系列变革所引起的。
1、本课程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管理学科之后,《生产与运作管理》就被规定为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在1980年期间,本门课的名称是《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学》,后改名为《生产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在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后,该课程又被列为硕士学位课程,进而被列为MBA核心课程。目前,在本科生层次,这门课程是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这门课程也是必修课或学位课。
由于《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地位,本课程在促进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工商管理两个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首先,《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讲好这门课,任课教师必须融入到科研中去,他们先后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与企业咨询工作,因此,大大提高了本门课程教师的科研水平,完成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CIMS及其它省部级课题,是占本院所完成的科研课题及发表的论文比例最大的一个学科领域,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教学促进科研水平提高的案例。其次,在完成科研课题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本课程的内容,任课教师将在研究工作中撰写的案例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们加深了对这门课程的认识。第三,培养了大量的师资力量。随着学院教学规模的扩大,先后从本课程派生出《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服务运作管理》等课程,或者由本课程的任课教师新开出其它专业课如《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等等,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都从事过《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或辅导,他们将《生产运作管理》作为平台,进而创造性开发出其他相关课程,最后使之成为一个以《生产运作管理》为核心、但又相互依托的大课程体系。
2、推动教材体系建设、扩大课程影响
在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的同时,课程组在教材建设上进行了长期规划并付诸实施。早在1993年,我院的吴玉瑞和马士华两位老师编写了《现代生产管理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一书,作为本科生的教材。1987年,陈荣秋老师撰写了《排序的理论与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一书,成为生产管理研究与教学发展的里程碑,至今也是唯一在生产作业计划研究方面的宝贵资料。199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思维经营技巧大全》中第一卷之第5篇《企业生产技巧》,是陈荣秋老师撰写的国内第一本介绍物料需求计划(MRP)的专著,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不可多得的教材。1995年,陈荣秋老师主编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作为MBA的教材,解决了当时缺乏适用于MBA课程教材的燃眉之急;1997年,马士华编写了《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陈荣秋、马士华两位老师编著出版了国家“九五”重点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不仅用于本校的本科生课程教材,而且被广泛用于国内多所大学,发行量已超过30万册,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该教材于2005年底出版了第二版,更是深受各个学校老师的欢迎);陈荣秋和马士华于2003年出版了适用于MBA的《生产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在国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材体系。2005年,由马士华、崔南方、周水银、林勇组成的教材编写小组,承担了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的编著任务,在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不仅完成主体教材的编写,而且完成了一套立体化教材的编撰工作,使主体教材与同步学习辅助教材共同面世,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学习材料,同时也为生产运作管理成为精品课程打下了基础。
长期的教材建设使本课程组在国内形成了领先地位,特别是陈荣秋、马士华两位老师编著的国家“九五”重点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已成为国内各个高等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首选教材(2005年已出版第二版),其水平已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同。
这些突出成果不仅加强了本课程的建设,关键是起到了带头作用。由于本课程的教材建设是本院最早启动的课程组,它所取得的成果成了课程组的榜样,于是其他课程也纷纷组织力量,在本课程教材建设思想的带动下,使本院的教材建设进入一个高潮。
除了使用本校编写的教材外,作为教学参考书,我们大力引进国外教材,包括美国Chase教授的《运营管理》,从第五版开始引用,目前已到第十版了。这一教材也是我校全英文教学班选用的主要教材,由林勇和王海军两位老师承担具体的教学任务。
近几年来,在课程组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涵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MBA、EMBA和企业培训的、完整的教学体系,编写出版了最新的教材,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案例、练习题、教师手册、实验指导书、计算机教学软件等立体化教材体系,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材和视听材料。
3、在国际交流中发展壮大
除课程组内的老师相互学习和交流之外,为了使本课程的研究和教学能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我们还与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教学交流渠道,聘请外教前来进行教学和交流。近几年来,已经先后邀请了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洲布法罗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教授前来授课和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国际交流,将一流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及时补充到本课程中来,对于提高教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本课程组的陈荣秋、马士华、徐贤浩、王海军等人在国外著名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李昆鹏、徐和两人获得国(境)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崔南方、林勇、周水银等教师都有国外访问交流的经历。这些教师通过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与学习,带回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且将其付诸实施,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除了教学上的相互交流外,还在科学研究上进行合作,共同承担研究课题。例如,与德国伯林工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联合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杂志发表,提高了我们的影响力。
?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根据对世界各国大学里的管理学院/商学院的课程设置研究,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理财”列为三大支柱性核心课程,由此可见本门课程在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生产运作是将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或服务(无形产品)的过程。生产运作管理是对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和非制造业的服务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涉及生产系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生产系统的设计、构建、运行与维护四个大的阶段。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效提高生产运作效率的科学方法,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
根据这门课程的地位,将培养目标定位在:
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教学目标:
??? 1)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把握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之间的关系;
??? 2)全面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 3)了解现代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上面临的新挑战;
??? 4)了解生产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 5)学会运用运作管理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章? 引言(4学时)
1.1?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 生产/运作系统及管理

1.3? 运作的分类研究(含大批量定制)

1.4?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发展
2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2)

2.1? 运作战略的基本概念

2.2? 产品设计与流程选择——制造业
2.3? 产品设计与流程选择——服务业
2.4? 生产过程的组织
3章? 选址(2)
3.1? 选址的影响因素
3.2? 选址评价方法
3.3? 案例讨论
4章? 设施布置(4)
4.1? 设施布置决策
4.2? 厂区平面布置
4.3? 车间平面布置
4.4? 流水生产组织
4.5? 装配线平衡
4.6? 非制造业的布置问题

5章??? 需求管理与总体(年度)计划(4)

5.1? 需求管理

5.2? 需求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5.3? 需求预测
5.4? 预测误差与监控
5.5? 总体生产计划
5.6? 制定总体计划的技术和方法
6章? 主生产计划(2)

6.1? 综合生产计划与主生产计划的区别

6.2? 编制MPS的准则

6.3? MPS计划对象和计划方法

6.4? 主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

7章? 库存管理(6)
7.1? 库存的概念
7.2? 库存分析与控制
7.3? 多周期库存模型
7.4? 单周期库存模型
8章? 制造资源计划(4)
8.1? MRPII的发展过程
8.2? MRPII的处理逻辑
8.3? MRPII的特征
8.4? MRPII的实施
9章? 作业计划与控制(2)
9.1? 基本概念
9.2? 二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9.3? 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9.4? 车间作业计划与控制
10.6 供应商管理
11章? 工程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4)
11.1?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11.2? 网络图
11.3? 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
11.4? 网络计划的优化
12章? 无库存生产方式(2)
12.1? 无库存生产的实质
12.2? 准时生产制
12.3? 组织无库存生产的条件
12.4? 精细生产

13章?? 资源约束理论(TOC)与最优生产技术(4)

13.1? 资源约束理论的提出

13.2? 资源约束理论与OPT的目标

13.3? 资源约束理论和OPT的主要概念

13.4? 资源约束理论和OPT的九条原则

13.5? 资源约束理论和OPT的应用

????? 13.6? 资源约束理论与MRP、JIT的比较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既有定性的分析,又有定量的计算;既有传统的内容,又不断有新的概念与新的方法;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应用。这门课程将要告诉学生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完成企业或组织的运营任务,因此其重点主要反映在: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需求管理与预测、中长期生产计划的制定、物料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的制定及优化、作业调度、工作安排、准时生产的组织与运作、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等方面,其内容是比较多的。
但是,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不同,由于本课程涉及许多具体的运作活动,有些内容甚至比较枯燥乏味,因此,相对于这些课程来说,本课程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很有限,这是讲好这门课程的难点之一。难点之二,如何将种类繁多的运作管理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使其灵活应用,成为极具挑战的任务。难点之三,学好这门课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知识,而本科生对管理实践几乎是空白,这又成为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各种概念的一道难题。难点之四,反映中国企业运作管理的案例极其欠缺,过多地使用国外案例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难点之五,缺乏或者说没有成套的教学辅助材料,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支持材料,如课外练习题、实践性案例、计算机辅助软件等等,仅凭学生手中的一本教材是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的。这五个难点成为制约本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立足于攻克这五个难题,我们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
由于这一课程在整个管理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又十分重要,因此,如何让学生打消对这一课程的偏见,让他们能够掌握管理企业的最核心的知识,就需要本课程在内容组织上精心策划。在本门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了工作:
1)注意将生产系统和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清楚、介绍透,让学生把握生产运作管理与其它职能管理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和此同时方法体系。
2)突出各种方法与模型。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
3)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结合近几年的全球经济发展特点,将全球制造与供应链管理作为核心内容,有机地将本门课的基本原理与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结合起来,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具有时代特征,不至于产生脱节的现象。
4)注重案例开发与教学。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性强,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本土案例欠缺的问题,我们组织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教师编写自己的案例,因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5)加强课程项目(Course project)的组织与管理,使学生通过亲自完成一个项目,来了解和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相关内容。例如,我们在讲解生产系统流程优化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每个小组指定一个企业,要求对该企业的某一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要自己设计项目、决定如何采集数据、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优化等等,最后写出报告并在全班报告。
6)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补充教材辅助材料,如购买计算机仿真软件、购买教学录像短片、购买生产流程沙盘模拟系统等等,用现代化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通过观看教学片,使学生很快了解到一个管理的概念在实际企业中的运作情况,从而激发了他进一步研究这种方法的动力。
7)引导学生变换角色,例如在啤酒游戏、生产决策模拟游戏、生产排程游戏等教学环节中,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运作管理环境中,从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
8)注意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将课程小组教师承担的国家纵向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既深化教学内容,又培养学生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通过综合应用上面的方法(尤其是案例分析和课程项目),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在激发他们学习生产管理热情的同时,能够应用本门课的方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1、教材建设与选用
1)教材建设。多年来,课程小组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重视教材建设,先后出版了多种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如:
(1)? 陈荣秋,马士华教授编著的《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2006年出版了第二版。该教材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管理科学“九五”规划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已为国内许多高校采用,发行量已超过30万册。
(2)? 马士华、崔南方等老师编写的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生产运作管理》,中国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该教材是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的成果,集中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最新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并且围绕该教材开发了一个立体化的教学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该立体化教学包将于2006年5月份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电子版)。
已出版的教材还包括:
①??? 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②??? 陈荣秋,周水银.《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③??? 吴玉瑞,马士华.《现代生产管理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④??? 陈荣秋.《生产计划与控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⑤??? 马士华.《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其它方面的教材建设。作为《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扩展,尤其是随着全球制造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目前已成为本学科的重要课程。由马士华等撰写的国内第一本《供应链管理》专著于2000年出版,这本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连续重印十八余次之后,于2005年出版了第二版,是国内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主要教材。该教材已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预计2006年下半年出版。此外,徐贤浩老师编写了《现代项目管理技巧》(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和《现代项目决策与管理》视频流课件(32学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由陈荣秋、马士华教授编著的《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马士华教授编著的《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已成为国内这两门课的样板教材,在国内各个高等学校的采用率很高,辐射范围广。
2)选用教材:目前本课程选用陈荣秋、马士华主编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此外还有配套的案例、练习题以及国外参考教材。除了主体教材之外,上面列出的教材和专著均作为参考书。
2、配套实验材料和扩充材料使用情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课程小组选编了多个案例资料和课堂生产模拟决策、啤酒游戏指导手册、项目管理视频流课件等,配合教学使用,效果良好。
在扩充性资料方面,为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我们编写了生产运作管理的同步学习手册,并且指定了多种教学参考书和期刊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其中,同步学习手册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同步练习题,包括思考题、名词解释、论述分析题以及计算题,是对教材中与此相关内容的补充;第二部分是大型案例,集中介绍了若干个内容比较丰富的大型案例,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后研习之用。其中有些案例是编著者自己开发的,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效果很好;第三部分介绍了几个在教学中常用的实验和研究项目,具体介绍了教学实验及研究项目的使用方法、目的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实验项目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和设计报告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现代项目决策与管理》视频流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
3、实践性教学环境
为配合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确定了现场教学基地。我们十分重视学生在实际企业里的实习活动,为此我校与武汉汽轮发电机厂、武汉同济堂药业、中海物流、东风车桥、华工科技高理电子公司、九州通药业、武汉卷烟厂等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条件优越的实习环境,使之能够学到更多知识。经常请这些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给学生讲解实际企业的管理情况,并请一些生产计划制定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实际车间生产控制人员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以让学生了解实际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此外配合课堂教学,还安排如下实践教学环节内容,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训练学生对生产进行决策的能力,加强对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主要包括:
1)“Beer Game(啤酒游戏)”模拟供应链运作,验证Bullwhip现象
2)生产决策模拟游戏:训练学生制定生产计划和对生产进行决策的能力,理解“成本-效益”关系。
(3)生产排程游戏:训练学生产品组合决策能力和生产排程能力,加深对TOC思想与方法的理解。
与课程教学相配套,安排了相关的课程设计:企业经营决策ERP沙盘模拟,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知识的能力。
4、网络教学环境
??? 本课程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辅助材料、案例资料等都已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可供学生方便下载、学习。学生注册上网后,即可下载教学资料进行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我们还在网站上设置了自测功能,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试题进行检验。目前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还在不断的完善中。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1、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分为认知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两个方面。
1)认知性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活动,里面涉及比较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使学生能够系统理解本门课程的核心,我们设计了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将其贯穿到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在课程内容的分配上,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时间占总学时的70%,20%的时间用于实践性教学,另外10%的时间用于互动和交流。
2)研究性学习。在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设计上,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上的知识获取上面,而且更应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掌握创造知识的能力。采用两种方式达到研究性教学的目的。一是由任课老师列出一系列的研究选题,同时提出若干要求,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进行研究。二是由任课老师设计若干个实际企业的流程设计题目,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的数据收集、处理及新的流程设计。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将学生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管理上的某些科学和应用问题。
下面的两个附件是实际用于教学过程中发给学生参考的资料。
附件一:2004秋季《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项目选题计划
?? ?为了配合《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活动,计划在课程进行中间开展小型项目研究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平面布置与流程优化
??? 在本门课程中,将要研究企业(或组织)的内部布置和生产流程(或业务流程)设计的问题,为了使同学们能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更为深刻地理解,并且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安排在如下企业进行流程调查与分析、内部布置的研究与优化的工作。
1、? 对象
a)???????? 梧桐雨
b)??????? 零售企业:校内超级市场(选择一个)
c)??????? 校医院
d)??????? 图书馆:馆内布局、借阅流程
e)???????? 百味小吃城
2、? 要求
以下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a)???????? 拟定调研计划:确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
b)??????? 现场观测
c)??????? 数据处理
d)??????? 写出研究报告
? ??二、文献阅读报告
??? 在给定的30篇左右的阅读文献中,选择5-8篇紧密相关的文章进行研读,然后写出文献阅读报告。请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在选择阅读的文章时,要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选择较为相近的文章,例如,都是与库存控制有关的文章,或者都是与生产计划有关的文章,不要太分散了。
2、? 选择好一组文章后,先进行总体了解,再仔细精读。
3、? 文献阅读报告的篇幅不少于3000字。
附件二:研究论文的参考结构
(为使学生掌握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要求,特地设计了结构规范,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1、?? 引言
(导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交代清楚问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5篇文章左右,通过总结他人的工作,找出还需要研究的切入点,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3、?? 阐述本论文研究内容
1)本文的出发点
2)提出表明本人论点的模型
3)针对自己的模型进行论证,分析其创新之处
4)给出一个数值例子或案例
以上内容可以再细分为两个或三个小节分别阐述。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按引用的顺序列出)
2、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原理讲透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有很多基本概念和管理原理,但这又是枯燥乏味的。我们采取的办法是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介绍一个实际企业的问题、也可以是放一段录像,然后梳理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解释的角度出发,引导出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或者原理。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生产运作管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的讲授除了详细的、有选择的将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讲解传授给学生以外,还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讲解分析国内外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案例,包括沃尔玛、惠普HP、诺吉亚、奔驰汽车、戴尔DELL、丰田汽车、通用汽车、IBM、菲利普等公司的生产运作管理实践,通过这些经典案例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有关知识点。
通过阅读案例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环节,启发、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受学生欢迎。
3)、多媒体资料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课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教学过程中辅之以大量的多媒体(照片和电影片断、录像等)资料来加深学生对生产管理认识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包括香港机场货运中心运作、蒙牛奶业集团生产管理、安徽烟草仓储中心运作、金蝶ERP生产计划、用友ERP生产管理系统等录像片断,以及双星鞋厂生产过程、DELL厦门-日本-新加坡生产基地、广州药厂生产、波音飞机生产线等相关照片,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料的学习,不仅直观的加深了对生产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增强了学习生产管理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同时,课前准备大量阅读资料给学生,包括:海尔介绍、用友ERP介绍、家乐福介绍等资料。
4)、角色扮演
??? 我们在生产决策模拟、啤酒游戏、质量控制游戏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根据模拟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成现实世界中的不同角色,如公司经理、财务主管、采购主管、生产主管等,对遇到的生产运作问题进行讨论与决策,达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效果,使学生在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互动教学
通过课堂问卷测试、课堂作业、课堂提问、作业讲解等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大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时侯选择一段教学片让同学们观看,然后立刻就片中的某些问题引发学生讨论,特别是引导不同观点的争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现场教学
??? 针对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一方面,我们联系有关生产现场,让学生参观、学习。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一些实际的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
7)、研究型教学
??? 采用两种方式达到研究性教学的目的。一是由任课老师列出一系列的研究选题,同时提出若干要求,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进行研究。二是由任课老师设计若干个实际企业的流程设计题目,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的数据收集、处理及新的流程设计。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将学生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管理上的某些科学和应用问题。
其中“武汉家乐福第四家超市选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项研究活动要求学生根据生产运作管理设施选址的知识点进行课后实践。
首先,任课教师将有关家乐福选址的资料提前给学生学习准备,课堂教学完成有关知识点的介绍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带着问题分散在武汉市各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各小组根据选址知识自行制定选址标准。小组讨论后作出武汉家乐福第四家选址决策,并
其次,研究小组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选址、决策与分析,作出PPT在课堂上进行案例研讨。
最后,组织课堂研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将生产运作管理知识具体运用到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决策之中。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运作管理能力、实地调研能力,每个小组的负责人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也锻炼了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能力,并且通过最后的宣讲锻炼了小组成员的动口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实际研讨活动,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址报告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参考价值,学生能力得到很大锻炼。例如,其中有一位同学对武汉家乐福的选址更有一定深度和现实意义,他调查了前三家武汉家乐福超市选址的背景,发现前三家都是建立在已有的一些大型商场(均为经营不好效益下滑的商场,第三家为武汉市政府扶持建立)的基础之上,通过收购这些商场来建立家乐福,这样家乐福的初期投资就很小,因此,根据家乐福前三家选址的经验,在走遍武汉市各大小商场以后,找到一家位于汉口的服装商场,通过比较分析以后,最终确定家乐福的选址。这说明学生通过案例研讨,能够深入的去研究和分析具体的问题,而且能找到问题的核心或者问题的历史经验去解决面对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有很大的启发帮助作用
3、教学手段
·???? 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课件,针对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特点,通过幻灯片清晰地展示知识点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辅助材料。
·?? 运用影视资料,将现实世界中的生产与运作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讲解一个新的概念、或管理方法、或运作系统之前,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有一个直观认识。在介绍完一个概念、或管理方法、或运作系统之后放一段录像片,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所讲内容的认识。
·???? 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模型求解运作管理重的相关优化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 运用课程小组编制的MRP软件,模拟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
·???? 运用ERP系统,使学生在了解计算机全面辅助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同时,加深理解生产职能与其它职能之间的关系。
·??? 计算机仿真分析软件的应用。通过在《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传授Flexsim软件应用知识,提高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动手设计和规划生产系统的能力,尤其在硕士学位论文和本科学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成功运用Flexsim软件模拟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过程,为生产系统的设计与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其中,2004届物流专业本科生侯乐的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荣获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 生产排程仿真软件的应用。在讲授TOC内容时,让学生应用仿真软件GSIM,充分理解TOC在产品组合决策和生产排程中的应用。
·???? 运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网站”,帮助学生下载相关学习资料,自我测试学习效果。
·??? 生产与运作管理沙盘模拟教学。本课题组专门安排了一位教师并投入专项经费,购买并掌握了由北京用友公司开发的生产流程沙盘模拟系统。这一模拟系统将于2006年7月份在生产实习结束后用于课程实践。这是第一批受益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
附件1:学生完成的“啤酒游戏”订单变化特征图
?
附件2:学生用PLEXISM制做的生产系统优化仿真结果
附件3:学生应用GSIM进行产品组合决策和生产排程示例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