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口腔生物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口腔生物学 一级学科:  10 医学
二级学科: 1004 口腔医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边专 学校名称:  武汉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c.whu.edu.cn/jpkc2005/kqswx/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5311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口腔生物学》课程结构体系承前于医学基础,启后口腔临床各学科,以从理论上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口腔生物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涵盖口腔微生物学、口腔生物化学、口腔免疫学、牙周骨组织生物学。本科生教学的课程主要是理论,使之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对相关疾病在理论上深刻认识。
《口腔生物学》理论课是面向五年制本科生和七年制硕士生的教学。因为,口腔生物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医学基础课与口腔专业课之间的桥梁,
《口腔生物学》实践课程的增设主要面向硕士生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同时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仅仅通过基础理论课程难以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所以设立了实验课。实验课培养研究生掌握各种具体而又专业的技术手段如:口腔疾病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口腔组织切片等,为培养优秀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通过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积极思考,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科研能力,为教学改革和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系统理论课:
总共24学时,包括:
1.???????? 口腔微生物学?????????????? 4学时
2.???????? 口腔生物化学?????????????? 4学时
3.???????? 口腔疾病分子生物学??? 4学时
4.???????? 口腔免疫学??????????????????? 4学时
5.???????? 牙周骨组织生物学??? ??? 4学时
6.???????? 口腔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4学时
实验课:
总共18 学时,包括:
1.?????? 口腔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3学时
2.?????? 牙菌斑、唾液和龈沟液的采集和处理??? 3学时
3.?????? 口腔常见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3学时
4.?????? 细菌毒力的检测方法??????????????????????????????? 3学时
5.?????? 氟化物的测定???????????????????????????????????????? ?? 3学时
6.? 细胞培养技术 ????????????????????????????????? 3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口腔生物学》内容广泛,涵盖口腔微生物学、口腔生物化学、口腔分子生物学、口腔免疫学、牙周骨组织生物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口腔生物学》理论课的重点点包括:
1.?????? 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因素,宿主因素,细菌因素,宿主可控因素。
2.?????? 牙菌斑的形成过程。
3.?????? 变形链球菌属的致龋毒力因子和致龋机理。
4.?????? 生物矿化的种类和机制,牙釉质与牙本质的生物矿化机制与步骤,氟的矿化作用。
5.?????? 生命遗传物质的复制,基因表达及其调节,中心法则。
6.?????? 口腔免疫系统及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7.?????? 骨改建的细胞学基础,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关系。
《口腔生物学》理论课的难点包括:
1.?????? 口腔生态学的影响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因素,宿主因素,细菌因素,宿主可控因素。
2.?????? 口腔链球菌属的菌群分类,变链菌群致病因子和致病因素,包括GTF 和 FTF 的特性。
3.?????? 釉质晶体的理化特性;牙釉质与牙本质的生物矿化机制与过程。
4.?????? EMP 途径和 HMP 途径。
5.??????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遗传学的基础知识。
6.?????? 口腔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与免疫防龋。
7.??????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关系;
8.???? 口腔医学中相关细胞培养及其特点。
《口腔生物学》理论课的重点、难点,由各位主讲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多媒体重点讲解,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验中动手加深理解,以及课后辅导的方式来解决。
1.?????? 首先,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举例说明→小结”的五步骤教学法。其中前三步特别注重讲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两步则能使学生对新接受的知识加深理解,真正掌握。举例时,还尽量做到有所分析和发挥,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 采取多媒体和脱稿讲授的讲课方式,使授课更为自然、流畅和生动。在讲课的整个过程中,经常采用提问和反问的形式和自问自答的口吻,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如:边专教授就为口腔微生物分子遗传学精心制作了幻灯片,重点讲解了生命遗传物质及DNA的复制,限制性内切酶与质粒的主要技术等内容;樊明文教授也专门制作幻灯片讲解了口腔微生物中的牙菌斑与生物膜,微生物聚集等难点内容;张旗副教授针对牙菌斑中的物质代谢、唾液龈沟内的生物化学等重点内容制作了多媒体,有针对性的进行了重点辅导;李成章教授结合多媒体和实验等手段很好的解决了免疫学这个重难点。
3.?????? 然后由主讲教师和助教进行实验流程的演示。演示中,强调实验过程的安全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最后让学生分组亲自操作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完成教学。
?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口腔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包含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口腔生物学课研小组充分利用了口腔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便利条件,对口腔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口腔生物学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⒈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口腔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口腔医院的临床的条件,开设一些必需的教学实验,同时,让学生在以上有关实验室进行与课程相关的开放型、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⒉集中整理了一些实验课需要的教材和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并制作了相关的录象,是实验内容更加准确和规范。
⒊邀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做相关的报告,提高学生们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对某些具体的实验技术进行基础性的讲座,加深学生们对实验技术的掌握情况。
?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这两方面在教学环节、内容、方法及手段方面的改革,不仅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还可提高教学质量。口腔生物学从2005年开始了实验课的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
??? ⑴口腔医学院院长边专教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是:通过制定详细的实验课计划,以理论课知识为基础,为研究生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设计、步骤、目的。通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口腔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最佳教学条件,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有利于今后科研型研究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对学校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也是裨益多多的。
⑵武汉大学医学院院长樊明文教授的评价:口腔生物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医学基础课和口腔专业课的桥梁,为学生将来从事医疗,教学和研究打下基本的功底,所以,实验课的增设是必不可少的。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我感到实践教学是探讨,也是机会。有利于导师或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也有助于学生,锻炼科学研究的各项操作能力,增进对学科的兴趣。
⑶2000级本科生陈曦说:实验课很有意思,让我觉得科研是件有趣的事情。所以,本课程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老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授课时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充分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以后如果有机会读研究生,我想做自己的课题,探讨口腔医学中未知的领域。做一名科学工作者,也许有一天,我会成为科学家!
???2001级本硕生表示,实验课可以将具体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置于实践操作之中,找到其各自的位置和作用,然后分析和讲解。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灵活地应用各种方法。还有,老师在授课时,能真正融入学生之中,在与同学们一起解决实际问题而思考、研究。这样的教学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和知识面。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⒈ 教材选用
本课程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暨全国高等医学院教材《口腔生物学》,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刘正教授主编,我院边专教授担任副主编。同时本教研组根据专业教学要求编了一部分专业英语相关文章,并入本科生专业英语课中。
⒉ 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1) 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选择了樊明文教授主编的《2005口腔科学新近展》、《口腔科学新近展》、《口腔生物学第2版》Ernest Newbrun教授主编的《Cariology》? 第2版、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龋病牙髓病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2) 制作口腔生物学实验课相关多媒体课件,同时制作视频录象,为学生提供更形象生动的学习资料。
上述扩充性资料教材、视频课件的使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⒊ 实验课教学环境:实习课《口腔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由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口腔医学人才为目的,实验室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为实验课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课教学环境:
(1) 投入大量资金,购入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极大的满足教学及实验的需要,使学生接触最前沿的实验技术。
(2) 由重点实验专门的技术人员协同完成实验部分的教学。
(3) 专门建设了临床实验室,使科研和临床实习更加有机的结合。
(4) 改建并扩大了动物实验室,为动物手术实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理论课教学环境:授课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室,教学设施先进,宽敞明亮,环境优良。
网络教学环境:《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现已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其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及答案和与之相关的实验课录象,课件等资源均已上传到网站。图书馆及实验室同时配套了相应的多媒体设施和宽带连接,便于学生学习和检索相关资料。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口腔生物学》课程是口腔专业的必修课程,3个学分,每界学生规模在60人左右,上课学生总数超过300。
一.口腔生物学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1)?????? 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举例说明→小结”的五步骤教学法。其中前三步特别注重讲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两步则能使学生对新接受的知识加深理解,真正掌握。举例时,还尽量做到有所分析和发挥,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 按照“精讲”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教学。即对口腔生物学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深入讲、着重讲,决不避重就轻。在讲授时尽量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和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深入浅出,便于学生掌握;而对于那些与其他学科平行的内容或易于看懂的概念则少讲,或采取“教师写提纲→学生自学→师生共同小结”的教学方式,这样,一方面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采取多媒体和脱稿讲授的讲课方式,使授课更为自然、流畅和生动。在讲课的整个过程中,经常采用提问和反问的形式和自问自答的口吻,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
(4)??????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抓住习题课和答疑这一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采取“教师分析讲授”和“开展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发挥了广大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5)?????? 从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能力、多方位的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观”转变。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课程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是广大的学生受益。
?
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及普及率:
(1)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在授课中的先进性作用,要求课程组的所有老师上课都得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课程组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使用多媒体,但不能依赖多媒体,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新教学手段,经几届学生的使用,学院的专家和同学们一致肯定了我们的这一做法,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融合采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研究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使两者优势互补。
(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课程组授课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利用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环境提供的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方式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克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如每章节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然后针对学生作业中带普遍性的问题讲授习题课;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授,采取提出问题让学生预习,课堂上让学生代表陈述预习思考结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课程小组对《口腔生物学》课程的授课加强了以下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专门的时间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参观,感受科研气氛,熟悉科研环境,为今后的实验做准备;课程中要求每人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课程完毕后,规定时间内上交实验报告等等。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