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机械制图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 一级学科:  08 工学
二级学科: 0803 机械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田凌 学校名称:  清华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166.111.92.13/apply/teacher/course_preview_index.jsp?curid=308&coursename=机械制图&curstyle=defau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16039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及建设背景

《机械制图》是工科重要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工程科学、特别是机械工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以形体构造和图形表达为核心,以形象思维为主线,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创新构形能力等工程科学的基本素质,并为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类、机械制造类和工程实践类后续课程提供必备的制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清华大学设立了“985”人才培养项目(简称教学“985”),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以建立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确定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和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的培养目标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转变,从讲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从传统的以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对口”培养为主向以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的具有“通识教育”基础的宽口径专业培养转变。
课程是体现教育教学理念的主要载体,为此,清华大学教学“985”大力促进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着重开展精品课程建设。“985”一期精品课建设项目《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2000年启动,面向机械大类培养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改革是这一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经过几年研究、探索、改革、试点,建立并完善了机械制图新的课程体系,探索了一套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将机械制图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同时,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清华大学机械制图课程面向机械大类全体学生,是机械学院平台课中的第一门课程,涵盖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和宇航学院全部专业。针对本科生培养计划体现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和加强实践教学的新特点,在深入研究生产实际中机械制图的应用现状、充分调研国内外高校中机械制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状况的基础上,确立了制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为:面向工程素质培养,面向宽厚基础,面向后续课程。
工程素质培养着重体现在空间想象、形象思维、图形表达和创新构形能力的培养上。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创新的源泉,是工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使之成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图形表达能力是指能够绘制出合乎符合国家标准的图形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这是机械制图课程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创新构形能力是指针对某种问题(或功能需求)构建相应形体的能力,是创新设计的基础,是机械大类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根据现有学时条件及机械大类课程的整体规划,将机械制图的整体课程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基础部分是对机械大类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计算机为支撑环境的现代产品设计构思与表达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典型手段,为后续结合专业方向继续深入学习机械制图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拓展能力,同时,注重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提高部分面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机械大类诸多设计类、制造类和工程实践类课程的先修课,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必须与后续课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保证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现整体优化。

  3.机械制图新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结合制图课程的具体特点,确定了面向机械大类培养的机械制图新课程体系,即“宽厚的基础平台与面向个性化需求的综合提高模式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如图4-2-1所示。
???????????????????????????
421 机械制图课程体系结构
基础平台部分(48学时,3学分)面向机械大类全体学生,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形体构造和图形表达为核心,以形象思维为主线,将二维视图、轴测草图、三维实体模型等典型的产品设计构思及表达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徒手绘图、仪器绘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机械大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并为后续课程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面向个性化需求的综合提高模式是指建立在基础平台之上的知识拓展方式,注重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内容涉及与各专业背景密切相关的零部件图绘制方法及计算机辅助零部件设计方法,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取课堂教学、专题实践等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解决,在第一学年夏季学期安排为期三周(48学时,3学分)的机械基础认识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企业参观、典型零部件及机电产品拆装分析等多种实践环节,应用协作式学习等先进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认识机械、了解机械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表达机械,以真实的机械实例为线索,综合应用多种表达方法表达机械产品。在汽车工程系,则专门开设了一门“机械零部件绘制”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内容包括常用件及标准件、公差与配合、零部件绘制、计算机绘图应用(2D和3D)等,结合汽车系的专业特点和需求,加强了所表达的零部件的难度,同时,强化了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应用。
在规划课程内容体系时,特别注重处理好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的关系,使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为了提高学生对图形表达的理解和自我知识拓展能力,新体系基础平台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加强了构形及表达内容的深度,在完成组合体及剖视图、剖面图内容的学习之后,增加了“综合表达方法应用”这部分内容,由于在该阶段还没有学习与零件图相关的专业性知识,所以在讲解表达方法时仍然只能从复杂形体的几何特征出发。但是,所讨论的题目的复杂程度已经超出了以往组合体的范畴,不仅难度比以前加深,而且更接近生产实际,所采用的例题均为中等以上难度的零件,如图4-2-2所示,但只讲解结构特点和表达方法,不涉及工艺知识。这样,使学生可以更自然地过渡到下一阶段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学习,甚至可以自学这部分内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提高和自我拓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
422 多视图表达示例

 4.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前沿性和创造性。

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因此,在新课程体系中,把基础性放在突出的地位,把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落到实处。其中,基本理论包括:投影理论,图示与图解方法,计算机绘图基本概念与方法,三维几何造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基本规范、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基本方法指构形及表达方法,包括二维建模及表达方法,三维建模及表达方法,轴测图表达方法等;基本技能指徒手绘图、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技能。
在课程设置上,将机械制图传统内容与现代设计技术有机结合,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体现了课程的前沿性时代性。改变过去将制图传统内容与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和技术分开学习的方式,将计算机作为支撑环境与制图传统内容的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在制图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计算机绘图及辅助设计的能力也同步拓展,同时了解机械制图在现代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作用,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他们掌握本门课程所涉及的前沿技术。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研究型的教学方式、开放性的习题、实践性的训练专题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根据现有学时条件及机械大类课程的整体规划,将机械制图的整体课程内容分为基础平台部分和面向个性化需求的综合提高部分。
1.基础平台部分(48学时)
基础平台部分面向机械大类全体学生,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形体构造和图形表达为核心,以形象思维为主线,将二维视图、轴测草图、三维实体模型等典型的产品设计构思及表达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徒手绘图、仪器绘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机械大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并为后续课程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课程体系:
l?????? 基本理论:二维投影理论(画法几何基础),图示与图解方法;计算机绘图基础;三维几何造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l?????? 基础知识: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则、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l?????? 表达方法:二维投影图,轴测草图,三维几何造型。
l?????? 基本技能:徒手绘图,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
授课内容:共48学时,分以下几方面内容,不表示授课顺序。
l?????? 概述:在现代设计制造中,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过程,图示与图解的概念及意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则(含应用)(4学时)
l?????? 计算机绘图基础:计算机绘图在现代设计制造中的作用和地位,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4学时)
l?????? 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画法几何基础(点、线、面、体的表达,几何元素间的相互位置关系)(18学时)
l?????? 二维表达方法:二维视图,剖视,剖面,多视图表达方法,尺寸标注(17学时)
l?????? 三维几何造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学时)
l?????? 轴测图表达方法(徒手绘制轴测草图和计算机绘制轴测图)(3学时)
2. 面向个性化需求的综合提高部分(48学时)
面向个性化需求的综合提高部分是指建立在基础平台之上的知识拓展方式,注重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内容涉及与各专业背景密切相关的零部件图绘制方法及计算机辅助零部件设计方法,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取课堂教学、专题实践等不同的解决方案。
课程体系:
l?????? 基础知识: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则、基本画法,常用件及标准件的结构、作用和画法等。
l?????? 表达方法:零部件的二维投影图,轴测草图,三维几何造型。
l?????? 基本技能:零部件拆装、测绘、分析方法。
授课内容:
l?????? 常用件及标准件:结构,分类,画法,选用原则(2学时)
l?????? 零件图:绘图,测绘,尺寸标注,技术要求,三维造型(6学时)
l?????? 装配图:拆装分析,绘图,三维造型(8学时)
l?????? 产品拆装分析:拆装分析方法,表达,改进设计(28学时)
l????? 机械加工认识实践(4学时)
?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有两个:
1.建立深厚的投影基础,掌握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解决办法: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优先保证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核心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应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虚拟模型等,帮助学生掌握投影的基本理论及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较高水平,为学生进一步自主拓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基于图形的创新构思及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素质。解决方法:开展基于应用背景的教学模式,以生产实际为背景、以产品设计过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将制图教学的相关内容与产品设计、特别是现代产品设计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同时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在基础平台部分,通过开放性题目,结合工程实际展开研究型的实践教学。在基础平台之上的综合提高部分,开设机械基础实践课程,实现“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1. 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思想
1)?????? 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布置多种开放性的训练题目,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研究问题,自觉拓展知识,最终解决问题。
2)?????? 采用结合工程实际的实践性教学方式。结合工程实际中典型的形体结构,通过与产品的设计过程紧密结合的专题设计与表达题目,引导学生将构形和表达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制图基本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提供内容丰富的、有针对性的实验指示书和上机指导,使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绘图相关知识,达到“会学、会用”的要求。
2. 机械基础实践课程
该课程集中安排在第一学年夏季学期,为期三周(48学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之后,该课程的设立旨在通过实践使学生对机械结构、机械加工有概括性的了解,认识典型机械零、部件结构,并通过实践,学会对机械零、部件的图形表达和3D造型表达。
1)??????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l?????????? 典型零件分析及表达(6学时)
l?????????? 典型部件分析及表达(8学时)
l?????????? 汽车变速箱拆装分析及表达(12学时)
l?????????? 典型机电产品拆装分析、表达及改进设计(16学时)(电动角磨机、电剪刀、小型电刨,电动螺丝刀、千斤顶等多种研究题目)
l?????????? 机械加工认识实践(4学时)
l?????????? 常用件及标准件选用及表达(2学时)
2)??????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课程以集中讲课、集体参观和学生独立或分组进行研究式学习的等多种方式进行。
l?????????? 集中讲课:教师集中讲解零件图、装配图及标准件等的绘图方法,典型机构和产品的拆装分析方法等。
l?????????? 集体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典型的机械加工过程。
l?????????? 独立学习:独立完成典型零件、部件的分析和表达。
l?????????? 分组学习:学生以分组的协作学习方式,完成汽车变速箱拆装分析及表达、典型机电产品拆装分析表达及改进设计。通过协作,实现研究式学习。教师针对各组的不同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l?????????? 课堂讨论:组织各种研讨会,交流讨论不同产品的特点和各组的研究成果,扩大学生知识面。
l?????????? 自主学习:计算机绘图相关知识及软件使用基本上不占用课上时间。学生通过课程提供的上机指导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3)?????? 考核内容与方法
学生成绩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
l?????????? 个人作业成绩(50%):包括零件图、装配图、3D模型等。
l?????????? 小组作业成绩(50%):包括拆装分析报告、图纸、3D模型、研究成果课内报告及答辩等。
?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期建设和积累,建立了良好的软、硬件教学支持环境。以机械基础国家工科基地为依托,建立了先进的制图多功能教室、CAD教学中心和设施完善的制图实验室;建立了内容丰富的面向教师的教学辅助资源和和面向学生的学习辅导资源,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教材建设:
修订了主教材 《机械制图》(第四版),该教材是“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被多所兄弟院校选用,促进了教改成果的推广应用。还出版了多套具有不同特色、适合不同学时的立体化教材,既为本校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辅助资源,也成为许多兄弟院校的选用教材,为提高高等院校制图整体教学水平做出了贡献。
2.网络课程:
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于2000年启动,建成一个多功能、多媒体的“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图4-3-1),2002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并获得优秀。
?????????????????????????????
图4-3-1 网络课程示例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由“在线学习”和“虚拟模型室”组成,“虚拟模型室”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在网络课程里使用,为了学生学习方便,我们把“虚拟模型室”集成到网络课程中。
在线学习”即授课系统。它完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它全程模拟课堂教学过程,但比课堂教学更加灵活,使得学生可以自己设定教学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作为授课系统的主体,通过文本、交互性的动画、三维模型等多种素材表现形式讲解课程内容,达到更直观的更好的教学效果。生动活泼的方式将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下完成学习任务。
网络课程内容以知识点为核心进行组织,为了便于学生学习,网络课程中给出了学习导航图,如图4-3-2所示。
????????????????? ????????
?
图4-3-2 机械制图学习导航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难点出自于要用平面图形来表达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就在于空间概念不好建立,而网络学堂又缺乏实时教学中师生可以面对面进行教和学的优势。因此,项目组在教学设计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设计并实施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网上教学方法:
(1)创建全程模拟实时教学过程的环境,包括授课、提问、小测验和参观模型室,为选课者在网上营造了一个进行对比学习(二维图形和三维模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氛围。
(2)始终坚持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作图分析和步骤,是和学生讨论后按学生的认知思路及习惯设计的。
(3)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在重要的基础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知识点上,采用提出思考题—学生试解答—给出答案及小结的方法。或者让学生先小结,再激活热字打开教师的小结进行对照。
(4)设置多种方式的交互功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所有的立体模型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摆弄”,仿佛真如在模型室内手拿模型似的;很多动画立体模型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移动,分开或合上;动画演示作图步骤可以由学生控制。
(5)提供方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学习导航。在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全部以知识点为结点外加导航页相结合的模式,而不是传统的仅以章节为目录树的模式,使其更具新颖性和充分的自由度。在章、节及知识点的学习导航中,除了说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外,还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小结、提示。
(6)纵横交错的链接,方便学生进行跳跃式的学习。课程中有目录树整体链接、上下节链接、预备知识链接、知识点回顾链接和其他热字链接等。
3.虚拟模型室:
在“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资助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虚拟模型展室/库(图4-3-3),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浏览、观察组合体和零部件的虚拟空间。
??????????????? ??????????
图4-3-3 虚拟模型室示例——从不同角度观察模型
虚拟模型室中的模型分为三类:授课模型、作业模型和典型零件导航图如图4-3-4所示。
授课模型:指在授课系统中(在线学习)所使用的模型,学生和教师可以在学习或教学中使用这些模型。
作业模型:指习题中的部分疑难题的三维模型。在学生做作业中,如果对某些难题想象其三维形状感到很困难,可以到虚拟模型室浏览其三维模型。
典型零件: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给出了实际产品中的真实零件,供学生在学习中参考。
????????????? ???????????? ?? ???????????????????????
4-3-4 虚拟模型室导航图
4.多媒体课件:
在全校乃至全国率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较为完善的多媒体课件,它既作为教师讲课的电子讲义,也可以供学生预习、复习和自学之用。
5.作业指导:
制作了电子版的作业指导,涵盖全部习题,并配有立体模型,分别采取直接给出习题答案、解题过程演示加注文字提示、详细解题过程演示等多种方式,从思维层次上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例题库:
建立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素材库,与课程内容配合,又很大的扩展。既可用于学生自学,也可作为教师备课用素材,便于教师制作个性化电子讲义。
7.实验指示书及上机指导:
??? 根据实践环节的要求,编写了规范的实验指示书和上机指导,使实验和实践环节规范有序,富有成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计算机绘图教学的同步进行。
8.教学大纲:
根据新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制定了规范的课程指南和详细的教学大纲,保证基础课教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9.自主学习辅导系统:
建立了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CAI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基于网络的练习、评价、指导系统,图4-3-5。
??????????????????????? ???
4-3-5 自主学习辅导系统
10.网络化教学环境: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动态地提供个性化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可以在网上布置作业和提交作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答疑,或者组织全班讨论。网络化教学环境在制图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点击率达到人均50余次。
?
?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在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三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建立基于应用背景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制图教学组织严谨,注重基础理论的完整性,但是,却不太重视体现制图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将制图等同于画图,没有将图形的生成过程与产品的设计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往往出现低年级学制图、高年级做毕业设计时却不会画图的现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将制图教学的相关内容与产品设计、特别是现代产品设计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本课程中注重以生产实际为背景、以产品设计过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强调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4-4-1是体现面向实际应用组织教学思想的一个讲课片段示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完组合体的三视图之后,会继续安排组合体的多视图画法,然后学习六面视图、剖视图及断面图。学生往往被各种各样的规定画法及规范所困扰,而忽视了如何表达形体这一根本问题。在本课程中,以复杂形体的表达方法为主线组织相关内容,在学习完组合体的三视图之后,适时提出“如何表达更加复杂的形体?”这一问题,然后介绍现代产品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产品的构型及表达方法,并以复杂形体的表达为目标组织相关教学内容。从2D表达方法出发,对于简单形体的表达,采用1~3个视图即可,对于复杂形体的表达,则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如:多视图(外形),剖视图(内形),断面图(断面)等,而现代产品设计中,也常常采用3D的表达方法。在这样的教学组织模式中,重点集中在怎样表达一个复杂的形体,培养学生图形表达的能力,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之后,就能够站在设计中如何表达形体的角度理解制图中的规定画法和规范,遇到问题,会主动学习,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解决问题。
?????????????????????????????????????????
441 基于应用背景的教学组织方式示例
2.建立研究型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
改变单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研究型教学方式,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布置了一些开放性的训练题目,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研究问题,自觉拓展知识,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完画法几何的点、线、面及相对位置这部分内容之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视图表达的能力,这时,在教学安排上协调配合,及时介绍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然后,安排了一个如图4-4-2所示的自主设计训练题目――设计一个开瓶器。在这个题目中,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构型及图形表达的基本工程科学素质,对计算机绘图软件工具,采取边学边用,以研究、讨论、自学的方式掌握。这个题目的开放性和面向实际需求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自我拓展知识的能力。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新颖别致的作品。图4-4-3是一位学生提交的具有民族工艺品风格的作品,既满足了开启瓶盖的功能要求,又具有美观新颖的造型,可以挂在墙上作装饰。
???????????????????
??????????????? ??? 图4-4-2 专题训练之一???????? 图4-4-3 作业示例
3.开展专题实践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有参观、动手拆装、测绘、改进设计、上机实践等。例如,对于零件图和装配图这样应用性很强的内容,采取了与小学期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供多种小型机械,学生分组工作,自主选择研究对象,通过反复拆装,研究机械的工作原理,提出改进方案,然后学习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同时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绘图知识,最终将各自的研究对象完整地表达出来。这种在实践中学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见图4-4-4、图4-4-5),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图4-4-4 自己动手做“截切”小模型??????????? ? 图4-4-5 实践课上
4.机械制图传统内容与现代设计技术有机结合,体现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改变过去将制图传统内容与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和技术分开学习的方式,将计算机作为支撑环境与制图传统内容的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在制图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计算机绘图及辅助设计的能力也同步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符合当前技术的发展要求。
5.积极采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作为清华大学首批多媒体示范课程之一,《机械制图》课程在全校乃至全国率先使用以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机为标志的多媒体技术,用投影幕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取代了粉笔和板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显著增加了讲课信息量,提高了讲课效率;由于大量采用了动画和三维技术,使书本上的死图变活,作图过程动态再现,使讲课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建立面向新课程体系的综合评价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宽厚的知识基础”,注重培养“知识拓展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体现这些教学目的,对本课程多年未变的评价体系进行的较大改革。基础平台课程的成绩包括:课堂考试(开卷,统一考题,集体评卷)成绩、项目训练成绩、作业成绩和上机实验成绩四部分,一方面,继续保持基础课程的严谨性,引导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为自主知识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增加实践性环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主动拓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死读书。制图提高课程成绩包括:基础知识成绩(开卷考试)、研究报告成绩、答辩成绩和作业成绩,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设置集体性项目,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