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中华传统文学修养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华传统文学修养 一级学科:  12 文化素质教育类
二级学科: 0101 哲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王小舒 学校名称:  山东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202.194.14.194/wxxy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7940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传统文学修养》是山东大学的特色课程之一,是全校本科生(除本专业课程能够覆盖其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外)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学校学科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 本课程的目标?? 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挥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优势和特色,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要求而开设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对那些内涵深刻、意存高远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大学生有选择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领略到神游于中国古代文学珍品之林的乐趣,将传统的精神营养化为今天人格成长的动力,为在政治思想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上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品味、格调和情操。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导言,1学时。
第一主题,5学时。重点讲:《蒹葭》(《诗经》)、《离骚》(屈原)、《苏秦始将连横》(《战国策》)、《论语十则》(《论语》)、《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逍遥游》(《庄子》)、《项羽本纪》(司马迁)。
第二主题,5学时。重点讲:《短歌行》(曹操)、《饮马长城窟行》(陈琳)、《咏怀三首》(阮籍)、《招隐诗》(左思)、《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陈情表》(李密)、《归去来兮辞》(陶渊明)、《芜城赋》(鲍照)。
第三主题,5学时。重点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从军行》(王昌龄)、《行路难》(李白)、《使至塞上》(王维)、《走马川奉送封大夫使征西》(岑参)、《滕王阁序》(王勃)、《前赤壁赋》(苏轼)。
第四主题,4学时。重点讲:《春江花月夜》(张若虚)、《长恨歌》(白居易)、《无题》(李商隐)、《八声甘州》(柳永)、《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秋声赋》(欧阳修)。
第五主题,4学时。重点讲:《登高》(杜甫)、《浪淘沙令》(李煜)、《武陵春》(李清照)、《关山月》(陆游)、《破阵子》(辛弃疾)、《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第六主题,4学时。重点讲:《崔莺莺夜听琴》(王实甫)、《惊梦》(汤显祖)、《婴宁》(蒲松龄)、《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曹雪芹)。
第七主题,2学时。重点讲:《单刀会》(关汉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施耐庵)。
第八主题,2学时。重点讲:《金缕曲》(纳兰性德)、《叙陈正甫会心集》(袁宏道)、《所好轩记》(袁枚)。
?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该教材考虑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将入选的传统文学作品重点归纳为八大主题:“恢弘的人文情怀”、“磊落的魏晋风度”、“豪迈的盛世气象”、“深婉的诗人情韵”、“沉郁的家国忧患”、“挚热的情爱理想”、“悲壮的英雄气概”和“率真的文人性灵”。这八大主题是本课程的重点和中心,它们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中提炼出来,以时序先后排列,带有比较鲜明的时代色彩;同时又具有超时代(包括当代)的精神价值。
难点在于理解八大主题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在今天的时代价值。
解决办法:通过引导学生解读作品来增加理性认识,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来体会传统文学作品的当代价值。另外,教材还设有概说、小结和提示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八大主题的内涵。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本课程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
首先是在图文并茂的纸质课本的基础上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运用图像、音响、录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传统文学优美的艺术世界,在课堂上创造动人的艺术氛围,以此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其次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制作了网络课程系统,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自由进入网络课堂,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参与该课程的学术讨论,尝试与该课程有关内容的趣味练习,并且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可以灵活掌握或作适当调整。实行教学民主,鼓励教师独立思考,发挥创新性,不断推出新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题组自编的《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略传》是对教材中涉及的文学家提供背景资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自2005年开始,“传统文学修养”课除了在课堂上开设以外,同时还开通了网络授课的程序,同学们可以在网上与任课教师交流,做到教师以悟导悟。此外,还可以进入网络论坛,自由发表意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这样做,进一步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水平。
本课程的网址是:http:\\202.194.14.194\jpkc\
?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1.研究讲授方法。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许多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如何把这些美文讲好、讲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关键问题。其中,教师必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要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真研究讲授方法,力争把它讲深、讲精、讲透、讲活。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按教材的不同章节分给任课教师备课,写出讲稿,在全体任课教师中做示范讲授。然后,根据该教师的讲授,在内容的把握上,方法的运用上,启发学生思维上等等方面,其他教师提出各自的意见,广泛进行讨论,形成共识,并以此为依据写出自己的教案。
2.研究授课形式,要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但也不能忽视其他的教学形式。教师应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各种授课形式,使各个教学环节各得其所,形成一个整体优化的教学格局。
(1)讨论形式。教学经验表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巩固知识、开拓思路、培养能力的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就“传统文学修养”课的内容来说,比较适合课堂讨论。例如古人的人生观、社会理想、孝道、爱情观等等,很容易和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学生对这些问题十分感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各抒已见,最后由教师总结,肯定正确的见解,指出认识的不足,这样,收到了教师单一讲授难以达到的效果。
(2)观赏形式。为了使学生学好“修养”课,充分利用了电化教学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以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及其经典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片大量问世,为“修养”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片,通过那一个个感人的形象,逼真的画面,既可以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者生活的时代有所认识,还可以对其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加深理解。另外,本课题组还根据教材的内容,制作了一盘多媒体课件,运用图像、音响等手段配合纸质课本的讲授。
(3)自讲形式。在学生经过一阶段对“修养”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它的教学规律后,教师指定某一章节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集体备课,并要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执笔写出讲稿,在班上宣讲。这种教学形式,学生自己动手、动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查阅工具书和参考书的能力。
(4)实践形式。为了弥补该课和实践环节不足的缺陷,课堂上组织学生演讲,讲自己学习某一主题后的感悟,如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和之情。2006年上学期,学生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谈感受,在课堂上宣讲体会,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演讲,大家深受教育。另外,在课堂上还组织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以此来展示大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
“传统文学修养”课运用多种辅助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具有系统工程的性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规定的课时数进行总体设计,做出合理布局。采用什么形式,达到什么要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详尽的方案,以便整体一致地、前后有序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3.研究考试方法。任何一门课程,学生学习结束后,都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考查、考试,以检查和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状况。在考查的方式上,“传统文学修养”课与其他基础课、专业课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修养”课考试也套用其他课程的考试方法,是难以实现考试目的的。因此,“传统文学修养”课程的考试应当体现它自身的特点。一是打破让学生一味死记硬背文学修养理论的做法,减少文学理论在考试中的占分比例,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应以开卷考试为主,给学生一定的资料,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文学鉴赏、文学评论等方面的文章,以文章的质量高低判定其成绩;或者让学生写学习该课程后的体会、感悟文章。这样会促使学生改变只注重死背理论知识,轻视实践,一切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做法。二是采取多种方式考核评分,即以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和平时的学习态度及课堂的表现综合起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向多个分数目标,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提高其自律意识,测量出来的学业成绩也更有信度和效度。
4、效果检验
(1)传统文学修养课,每个学期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以问答卷、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该课的反应、意见,归纳整理后,作为改进教学和新学期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
? (2)结集、登载学生学习该课的心得体会以及文学评论、鉴赏文章。目前,已经以《古韵今声》为书名,由国家群言出版社出版二期此类文章(字数60万左右)。这种方式既可作为该课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又可作为该课学习效果的展示,促进了全校学生文化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