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动物传染病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动物传染病学 一级学科:  09 农学
二级学科: 0905 动物生产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刘秀梵 学校名称:  扬州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c.yzu.edu.cn/course/dwcrb/0106zjpj.asp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9208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所属学科——预防兽医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农业部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博士学位点。该学科点历史悠久,源于1906年我国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南通学院农科。早在五、六十年代,以我国著名兽医微生物学家方定一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专家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进入80年代后,在现课程带头人刘秀梵院士的带领下,不断拓宽研究方向,深入基础研究,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用于动物疫病防制研究,形成了畜禽重要疫病流行规律和防制对策研究等多个特色鲜明、相互渗透的研究方向,为建立现代畜禽传染病控制新理论、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课题组一贯重视师资后备力量的培养,采取“传、帮、带”的方法,让青年教师逐步走上课堂,走在教学的第一线,还让他们在兽医院蹲点,到基层兽医站及协作单位大型鸡场等单位临床诊断,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并有步骤地安排他们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为每个青年教师制定进修计划,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课程建设期间晋升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获得博士学位3名。实验室先后有6名青年教师骨干在美、英、德、法等国有关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或深造,他们在学成回国后对实验室的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一个个脱颖而出,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做出了创新性成果,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
课程组获得的集体荣誉:
1984年“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获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6年“预防兽医学”获博士学位授权点
1996年《畜禽传染病学》被为省级一类优秀课程
1997年《畜禽传染病学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0年获兽医专业学位硕士点
2003年《畜禽传染病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2004年扬州大学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5年获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点
?
课程负责人刘秀梵教授所获得的荣誉称号:
1996年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称号
1997年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
1999年首届大北农科技奖励基金
2000年获“江苏省师德模范称号”
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05年新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5年荣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所属畜禽传染病学实验室连续5年通过农业部评审并获命名的重点开放实验室,是江苏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同时也是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的重点组成部分。课程组曾被国家科委、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先进集体”。
?
?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1.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扬州大学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24个学院,88个本科专业,涵盖11大学科门类)。
发展目标: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培养人材类型:应用研究型。
近年中学校发展很快,生源情况看好,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博士生3万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6000多人。2004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动物传染病学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也是动物生产类专业课中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份。该课程主要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影响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病还能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现代化的养殖业,畜禽饲养高度集中,调运移动频繁,更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因此,对畜禽传染病的防制与研究,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在兽医科学技术中居首要地位。该课程建立在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和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直接解决生产实践的动物传染病的诊断和防制等问题,是兽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和兽医院现场教学使学生了解家畜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诊断和防制家畜传染病的基本技能,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传染的诊断和防控问题,为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服务。
?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可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论述动物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规律及其防疫措施;各论部分讲述各种动物传染病的全部特性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共包括180多种畜禽传染病,除人畜共患病外基本按畜种分类,以国内常见的传染病为重点,也包括一些危害较大而在国内尚未发现的传染病。知识模块和对应学时如下:

知识模块顺序
理论课课程内容与学时
56学时)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
32学时)
一、总论部分
绪言(0.5学时)
第一章? 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2.5学时)
第二章?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3学时)
二、各论部分
第三章? 多种家畜共患的传染病(18学时)
实验一:鸡白痢的检疫(4学时)
☆实验二:巴氏杆菌病诊断(4学时)
☆实验三:结核病检疫(4学时)
☆实验四:布鲁氏菌病检疫(4学时)
第四章? 猪的传染病(12学时)
☆实验五:猪瘟的诊断? (6学时)
第五章? 牛羊的传染病(5学时)
第六章? 家禽的传染病(15学时)
☆实验六: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8学时)
实验七:鸡马立克氏病的琼扩试验(2学时)

打☆的为综合性实验。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尤为注重经常性的更新,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与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以应适应学科的发展,确保把最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的重点主要是国内常见、危害较为严重、可对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畜禽传染病以及目前国内尚未发生,但在周边国家业已存在、有较大的传入风险的重要畜禽传染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在不同动物引起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症状病变有所不同,同时有许多病原微生物在同一种动物可引起类似症状病变的传染病,临床上易于混淆,如何进行鉴别鉴别诊断是本课程的难点。由于各种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形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老疾病新形式以及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给传染病的防制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本课程的另一难点主要是对于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和流行形式正在或已经发生变化的传染病,需要把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应用于实践。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各章名称
?
?
一、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感染的概念;感染梯度;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的概念;疫点、疫区、疫源地的概念;传染病的流行形式
感染梯度;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自然疫源性疾病
二、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平时的预防措施、发病时的扑灭措施;疫情报告与疫病的诊断方法;检疫;隔离和封锁;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消毒、杀虫、灭鼠的方法
检疫;隔离和封锁;免疫接种
三、多种家畜共患的传染病
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炭疽;口蹄疫;狂犬病;流行性感冒
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口蹄疫;流行性感冒
四、猪的传染病
猪丹毒;猪气喘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感染
猪链球菌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感染
五、牛羊的传染病
恶性卡他热;羊梭菌性疾病;羊支原体肺炎
恶性卡他热;羊梭菌性疾病;蓝舌病
六、家禽的传染病
鸡毒支原体感染;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瘟;小鹅瘟
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
2. 重点和难点解决的方法
(1) 告知学生 在教学大纲、复习思考题以及网络课件中都列出各章的重点及难点。
(2) 重点难点多讲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启发、正面深入、反面强化等多种常规方法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3) 阶段性总结和比较? 在授课过程中,在每一单元的讲授结束后,及时进行小结,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类似的疾病进行横向比较,对流行病学和致病特性发生变化的疾病按照时空顺序进行纵向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易混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 多媒体授课 制作形象生动的讲演文稿、网络课件和科教影视片,教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认真备课,采用多媒体手段授课,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对于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把所有的操作均制作成教学录像片,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对相关注意事项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5) 专题讨论 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除老师多讲外,还组织专题讨论。事前布置讨论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人人参与。比如对于口蹄疫、禽流感等疾病难以消灭的原因以及鸡新城疫、猪瘟等疾病发病形式发生改变的原因等内容,我们在教学课程中均安排了专题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愤,也加深了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6) 安排实验 对于重点内容,除了安排单独实验外,在综合实验中再增加相关内容。比如,通过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新城疫病毒虽然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已经开设,但是由于该试验在生产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我们在安排实验时仍然把该试验作为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综合实验的一部分,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主要涉及常见重要传染病的检疫与诊断。通过对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实验教学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结合当前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设计、试验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实验室诊断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验室诊断的基本过程,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应现代动物传染病学发展的需要。
??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技术,力求体现基本技术学习与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培养并重。实验课包括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种类型。其中,综合性实验为完整的疾病诊断过程或检疫过程,要求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试验给予明确的诊断或检疫结果,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2. 实验教学
(1) 实验名称与内容

实验名称与实验类型
基本内容
目的与要求
学时
1、鸡白痢的检疫(验证性)
在本院鸡场实地进行。将受检鸡的血液与鸡白痢诊断抗原作玻板凝集试验,使学生掌握全血玻板凝集试验诊断鸡白痢的方法,对阳性鸡只进行扑杀,并取脏器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
熟悉和掌握鸡白痢的血清学检疫方法及净化方法。
4
2、巴氏杆菌病诊断(综合性)
以家禽为实验动物,自然死亡或人工感染家禽致死后,以肝组织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后观察巴氏杆菌的菌落形态;以上述肝组织制触片,染色镜检观察组织中巴氏杆菌的形态:仔细观察死亡鸡的病变。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禽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掌握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初步掌握巴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步骤和方法。
4
3、结核病检疫(综合性)
以提纯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待检乳牛,根据局部有无炎症反应、皮皱增厚差数和肿胀面积的大小判定是否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本实验在本校乳牛场实地进行,要求学生掌握结核病的变态反应诊断方法。
掌握牛结核菌素变态反应的诊断方法。
4
4、布鲁氏菌病检疫(综合性)
在本院乳牛场实地采血带回实验室分离血清,与布鲁氏菌病诊断抗原作试管凝集反应,使学生掌握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初步掌握布鲁氏菌病的细菌学、血清学诊断及变态反应等检疫方法。
4
5、猪瘟的诊断? (综合性)
以猪瘟荧光抗体对自然发病猪或人工感染猪进行猪瘟的诊断,使学生加深对猪瘟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了解,掌握用荧光抗体法对猪瘟进行实验室诊断。
了解和掌握猪瘟的现场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6
6、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综合性)
疑似鸡新城疫病料接种易感鸡胚,收获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要求学生掌握病料采集处理、接种鸡胚、收获尿囊液的方法和鸡新城疫强毒在鸡胚中的繁殖规律。所得尿囊液与鸡红细胞作血凝(HA)试验,再以标准抗新城疫病毒的血清作血凝抑制(HI)试验。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HA和HI试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对鸡新城疫进行实验室诊断和新城疫HI抗体监测。
1、掌握鸡新城疫的临诊诊断要点;2、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和免疫监测技术。
8
7、马立克氏病的琼扩试验(验证性)
以琼扩试验对受检鸡羽根中的马立克氏病毒抗原进行检测。要求学生掌握双向琼脂扩散试验诊断马立克氏病等传染病的方法。
熟悉鸡马立克氏病的琼脂扩散试验诊断方法。
2

实验教材:郑明球主编《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指导》(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实验课为小班上课,每个实验室容纳30名学生,每6名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形态观察每人一台显微镜),要求每人都必须亲自动手。所有实验室均配有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系统。包括在实验之前的简要介绍(15分钟以内)、观看实验录像、正式实验以及实验后的结果分析。每次实验均由任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和数名经过培训的高年级研究生参与指导,确保每一实验小组均有一名指导老师。
(3) 考核内容与方法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纸上按原理、方法、结果、分析等格式独立完成报告,教师批改打分,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70%
平时表观:包括预习实验报告抽查,操作水平、仪器使用登记,实验室卫生工作等。平时表观占实验成绩30%
3. 实习教学
我们每年都接纳一批高年级本科生来我们开放实验室进行毕业实习。实践教学一般按以下过程进行:(1)首先给学生介绍实验室和本教研室承担科研项目的情况,然后给每位学生安排专职指导的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2)指导老师具体指导学生查文献资料,传授实验方法,设计试验方案,让学生独立完成开题报告和读书报告。(3)放手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和学术交流。(4)让学生参加读书报告会,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作一次读书报告。(5)实习结束时指导论文写作和进行论文预答辩。(6)个别突出的,提名推荐参加学校和全省大学生“挑战杯”及“创业大赛”等活动。
在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中,我们十分注意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授之以渔”,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我们课程组的实践教学获得了一致好评。
4. 实践教学特色与效果
(1) 为学生实践教学创立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齐全,以扬州大学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为依托,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实验室中有很好的示教系统,每个实验均制作了实验相关的录像片,增强了实验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提高了授课效果。
(2) 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提高了实验质量,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共开设了7个实验,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综合性实验5个,学时数为26学时,占总学时数的81.25%。通过综合性实验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动物传染病诊断的能力,明显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考试可以看出,学生对实验课中涉及的内容印象深刻,得分率较高,对设计性综合试题也能通过系统分析做答。此外,在课题设计、课题实验、论文撰写等方面,也显示出综合性实验课教学对其良好的作用。
(3)以教学实习基地作为部分实验的场所,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
????实验教学中,结核病的检疫、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和鸡白痢的检疫等 3个实验部分或全部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现场进行,保证了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型兽医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1)教材使用与建设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依据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和学科发展动态,确立了新时期下动物传染病学新的教学内容,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明确了与现代兽医流行病学的关系、地位。该课程主要选用了由蔡宝祥教授主编、课程负责人刘秀梵教授参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家畜传染病学》,以刘秀梵教授主编的《兽医流行病学原理》为辅助教材,并配套使用一些原版的英文教材如《Diseases of swine》、《Diseases of Poultry》及其它教学参考书。通过多年实践,动物传染病学课程1996年被评为省一类优秀课程,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表1~3)

表1? 课程建设期间所获得的省部级以上教学(材)成果奖

项目名称
获奖人
获奖名称、等级、时间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刘秀梵(分册副主编)
1996年第三届国家图书最高奖——荣誉奖
1997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等奖
家畜传染病学
刘秀梵(参编)
2001年全国优秀教材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
刘秀梵、焦新安
1996年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6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
畜禽传染病学教学
新体系建立与实践
刘秀梵、张如宽
焦新安、吴艳涛、高? 崧
1997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兽医流行病学
刘秀梵
2000年“九五”国家级教材

表2? 课程建设期间出版的主要教材(教学用书)

教材(教学用书)名称
作者
出版日期
出版单位
家畜传染病学(全国统编教材)
刘秀梵(参编)
1996
中国农业出版社
兽医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
刘秀梵(副主编)
1997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禽病学
刘秀梵(参编)
1999
中国农业出版社
畜禽传染病学与寄生虫学
张如宽(主编)
2000
东南大学出版社
畜禽疾病防治
高? 崧(主编)
2000
东南大学出版社
兽医流行病学
刘秀梵(主编)
焦新安(参编)
2000
中国农业出版社
新出现和再肆虐的传染病
焦新安(主编)
2000
亚洲医药出版社
兽医大词典
刘秀梵(参编)
20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兽医公共卫生学
高? 崧(参编)
2003
中国农业出版社

表3? 课程建设期间所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情况

类别
在读(人数)
获得学位(人数)
博士生
37
39
硕士生
160
106
本科生
618
680

(2)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及实践性教学环境
?? 动物传染病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课程。课程组除一如既往地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外,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目前本科生使用的配套实验教材主要是《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指导》,这是一本操作性强,也较全面的动物传染病学实验教材。对于设定的每项实验,均有专职的教学辅助人员负责教学实验准备,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担任主讲教师的教授、副教授均全程参与实验课的教学,确保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为应用型课程,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实践性教学环境。课程组特别强调实验教学的实用性,能在现场进行的实验,一律在现场完成,绝不以模拟样品替代。如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的检疫、鸡白痢的检疫,我们都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同时,当兽医院或送诊病例中出现典型病例时,坚持为学生开展现场教学,这样既可以加深同学的理解和记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课程组教学实验所涉及对象包括国际兽疫局规定的A类疾病,学校与实验室共同投资建成了150m2具有生物安全等级的P3实验室和200m2万级实验室,为研究A类动物疫病创造了条件。因此,发挥了学生动手能力强这一专业特色,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即可进入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3)网络教学环境及资料使用情况
? 为了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动物传染病学课程组所属实验室专门成立了资料室,订购了几十种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供学生查阅参考。以便及时了解国内外兽医领域最新动态,同时课程组还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效果,《家畜传染病学教学课件》获校教改基金资助。自制《家畜病理学教学课件》、《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演示课件》、《畜禽传染病病理学光盘》各一套。课程组部分教师参加了《家畜传染病学光盘版教材》的编制工作(已交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已准备进入扬州大学校园网,实行资源共享。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4-4-1多种教学方法的形式与目的
?1、? 启发式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互动式授课。经常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参与性。
?2、? 作业展示与评价:对一些重点疾病的类症鉴别布置课外作业,批改时针对每个同学的作业进行点评。选择优秀的作业进行课堂分析,及时回顾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印象,增强学习效果。
?3、? 现场教学:遇到兽医院门诊上或送诊的典型病例,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作出判断,然后教师给出综合评价,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网络课件辅助教学:本课程及相关的主要课程都有网络课件,学生在校园网内的任何终端都能进入课件学习。通过网络课件的学习来巩固和丰富学习内容。
?5、? 开放式实验教学:依托畜禽传染病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对学生在兽医院蹲点和实习阶段遇到的临床病例需要实验室诊断,在教师或研究生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室工作。
?6、? 专题讨论: 事前布置讨论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人人参与。比如对于口蹄疫、禽流感等疾病难以消灭的原因以及鸡新城疫、猪瘟等疾病发病形式发生改变的原因等内容,我们在教学课程中均安排了专题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愤,也加深了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4-4-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改革
(1)?? 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本课程自1999年就开始多媒体教学,2002年实现了全程教学多媒体化。教学中的教师讲课,实验示教等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摄制教学实验片:把以前学生实验的过程拍摄编辑后制成录像片,用于实验教学前的示教,对指导实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 网络课件《动物传染病学》辅助教学: 以《动物传染病学》教材内容为主线,制作了多媒体网络版课件。该课件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大量自测题:分单元制作了自测题,便于学生对掌握知识程度的自我评价,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开设了网上答疑的栏目:对共性的问题形成专集在网上发布,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和给予辅导。
?
?
4-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
4-5-1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中国工程院士陈焕春评价说:“动物传染病学不仅理论性强,而且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凡是修过该课程的历届校友,不论他们是从事兽医临床、科学研究、兽医行政管理,都反映从中受益匪浅。”南京农业大学陆承平教授说:“该课程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将生产实践、临诊经验和科研成果寓于教学课程,其内容充实而不空洞,知识更新快,不脱离实际,倍受学生欢迎。”华南农业大学廖明教授指出:“该课程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在国内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校内教学督导组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反映良好,评价说“讲课内容熟练、条理清楚,较好地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总体教学效果优秀”。本院毕业生在参加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省部属院校组织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本门课题的成绩优良;上述院校的导师对本院考生在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本院毕业生在包括上述院校在内的单位攻读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均倍受欢迎。本校预防兽医学培养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也与本院考生系统学习了本课程以及本课程良好的教学质量有关。
我院考生在参加中国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面试时,答辩委员会有专家提问:“贵校预防兽医学专业培养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你为何要报考中国农业大学?”;家畜传染病分会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溥言教授对本院考生本课程的学习效果欣赏有加,他曾多次表示:本院毕业生与本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都很强。他所带研究生中本院考生最受欢迎。这些正式、非正式评价,都直接、间接反映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相关学校同行的首肯。?
4-5-2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扬州大学学生评指标??

请您仔细看好问题后在“得分”栏目内,根据不同情况给出分数
分值
得分
教学态度
A.教师治学严谨,备课充分,能提前到教室,从不拖堂,讲课基本脱稿,语言流畅,逻辑连贯,教学认真负责,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15分
B.教师按时上、下课,备课一般,讲课半脱稿,语言基本流畅。
14~5分
C.教师经常迟到和无故误课;课前准备不充分,照本宣科,教学不负责任。
5分以下
教书育人
A.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仪表整洁,举止文明,言语得体;课堂内外师生关系融洽,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深受学生信赖。
10分
B.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精力有限,与学生缺乏交流。
9~5分
C.教师不修边幅,举止言语随便;以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误导学生;对学生漠不关心。
5分
教学内容
1.A.讲授内容新, 能反映学科发展最新动态,讲授基本内容充实、概念准确、理论系统。
18分
B.讲授基本内容、概念、理论较为系统、清楚、准确。
17~5分
C.讲授内容背离四项基本原则,概念混淆,理论观点模糊。
5分以下
2.A.教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有特色。
17分
B.教学内容丰富,但缺乏特色。
16~5分
C.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毫无特色可言。
5分以下
教学方法
A.理论联系实际,讲授生动,深入浅出,难易适宜,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多样,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方式;注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分
B.讲授生动,深入浅出,难易适宜,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19~5分
C.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上满堂灌,师生缺乏交流;讲授缺乏生动性,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难以抓住重点。
5分
教学效果
A.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感到既掌握了书本知识,又增强了实际能力,知识面得到拓宽,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0分
B.感到只对本课程学习有收获,对于拓宽知识面没有帮助。
19~5分
C.课程知识学得不扎实;难以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和实际相脱节。
5分以下
得分总计(满分10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果评定分为四个等级,具体标准如下:优秀:≥90分;良好:≥80分;一般:≥60分较差:<60分。
?
近三年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结果均为优良,其评分情况如下表:

2005-2006年第一学期
陈素娟
《动物传染病学》
92.16
刘文博
《动物传染病学》??
94.19
彭大新
《动物传染病学》
91.13
吴艳涛
《动物传染病学》
96.07
张小荣
《兽医法规》
93.42

2004-2005年第一学期
刘文博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
95.95
张小荣
《兽医法规》
94.85
张小荣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
92.97
吴艳涛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
89.85
高? 崧
《兽医法规》
85.05

2004-2005年第二学期
张小荣
《兽医学》
93.27

2003-2004年第一学期
刘文博
《实验动物传染病学》
92.79
高? 崧
《家畜传染病学》
92.29

2003-2004年第二学期
文其乙
《动物传染病学》
90.55
张小荣
《动物传染病学》
86.68

*年龄超过60周岁的教师不参加学生评价
学生对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也有很高的评价, 如“该课程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令我们受益匪浅”,“激发我们探索诊断未知病例的兴趣,鼓励我们动手、动脑用心观察,原本无聊的课程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也不再像先前那样晦涩难懂了”,“实验过程中,老师耐心地培养我们的无菌操作观念,对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举一反三,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教授为我们作现场诊断,充分调动了广大同学的积极性”。
4-5-3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刘秀梵教授:新城疫。介绍新城疫的危害性,病原及毒力分型指标,致病机理,流行病学特点,症状,重点强调新城疫流行的新特点及典型与非典型新城疫的症状。
吴艳涛教授:口蹄疫。介绍口蹄疫的危害性,病原,流行病学特点,症状。总结了口蹄疫难以消灭的原因。
彭大新副教授:链球菌病。介绍链球菌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症状,病变,鉴别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特别强调猪败血性链菌病的多病型及与其他猪败血性传染病的区别。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