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一级学科:  08 工学
二级学科: 0803 机械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何岭松 学校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4
主页地址: http://202.114.4.28/jpkc/gccsjs/index.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4951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是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也是按大类招生后机械大类专业的平台课程,是华中科技大学重点培育的课程,多年来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支持。课程的发展、形成过程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80?年代初,由黄长艺教授、卢文祥教授、杜润生教授、刘经燕教授率先在机械工程专业中开设了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并与兄弟院校一道成立了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程测试技术教学研讨工作,有力的推动了课程的建设、发展和普及。通过?10?年多的努力,课程由机械类专业的一般专业课升级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这十年间,课程多次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课程教材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90?年代初期,基于?PC?的计算机测控技术趋向成熟。康宜华教授、史铁林教授敏锐的意识到新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开发了基于?PC?的?DOS?版的计算机化测试技术实验教学系统,用以取代日渐老化的建于?80?年代中期的以?B&K?设备为主的实验教学系统,并在五邑大学、盐城工学院等学校推广使用。??

  90?年代中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始普及和应用,康宜华教授、史铁林教授尝试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本科教学中,开展了基于?PowerPoint?的多媒体教学法研究,建立了多媒体电子教案?,使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了一个台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将课程学时数由原来的?60?学时压缩到现在的?40?学时。?

  ?90?年代后期,?Internet?开始出现和普及,何岭松教授将承担的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研究成果“?Java?设备远程监测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建立了“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网上虚拟实验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

  ?进入?21?世纪,虚拟仪器技术开始进入实验教学领域。何岭松教授将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出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可重构虚拟仪器技术为基础的“DRVI?测试技术创新实验室”,营造出课程创新实践环境,打破了高水平测试技术教学实验室建设长期依赖国外产品的局面。?

  从?90?年代后期以来,何岭松教授、康宜华教授、史铁林教授还根据课程组成员在故障诊断、无损检测、工程测控等领域的丰硕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以工程案例和实验为主线的测试技术教学法,?建立了由?50多个实验和工程案例组成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计算机化、可视化、实验化测试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这些教学改革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获得好评。工程测试网上虚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1998获华中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网络化教学探索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工程测试技术基础2002年获湖北省优质课程,2003年获湖北省精品课程。??

  课程组以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为基础,与深圳蓝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DRVI?测试技术创新实验室产品,已在国内?30?多所高校推广,推动了国内测试技术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课程完成了由黄长艺教授、卢文祥教授、杜润生教授、刘经燕教授组成的团队向何岭松教授、康宜华教授、史铁林教授组成的新团队的交接。形成由?3?位年轻博士生导师牵头,?6?位年轻的博士?/?博士生参加的教学和实验队伍,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新团队特点的学研产结合、互促互进、协调发展的测试技术课程发展道路。??

  回顾课程的发展和成长足迹,可以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来总结和概括。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贡献。??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