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质量管理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质量管理学 一级学科:  02 经济学
二级学科: 0201 经济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陈爱祖 学校名称:  河北科技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4
主页地址: http://depart.hebust.edu.cn/jpk/zhlglx/index.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5193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一、 课程研究对象
本课程以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理解与质量和质量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质量控制和改进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了解当今质量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质量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课程性质
质量管理学是一门融硬科学和软科学于一体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它依托于技术学科,适用范围广。凡涉及质量的问题,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工作质量、过程质量等均适用。近十年来,质量管理理论研究取得瞩目的进展,内容日益丰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公布以来,质量管理进入了概念统一化、内容规范化、活动国际化时期。
三、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质量问题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的今天,无论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还是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质量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质量振兴纲要》,1999年召开了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会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2000年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经全国人大批准后颁布实施。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均有长足的进步,质量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部分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状况与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低,缺乏专门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质量管理教育比较薄弱,国家也缺乏相应的质量专业培训制度。目前企业在岗的质量专业人员缺乏系统的质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缺乏基本的质量管理知识。人员素质不高,是造成我国产品质量水平低,竞争能力差的重要原因。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的质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神圣使命。我院开设质量管理课程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高校当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目前为止,已经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质量管理人才,深受社会好评。目前,企业对质量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并且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不断探询新的培养模式。
质量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也是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还是一门全校性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在学完有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掌握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并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活动中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以理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基础,工艺实习和生产实习为认识环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系统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锻炼环节,分工传授质量管理的专业知识。
学习本课程所需要的基础课主要有:
1、理论基础课:高等数学、概率论、应用统计学等
2、技术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学、金属工艺学和工程力学等
3、专业基础课:管理学、经济学、IE导论、系统工程、工程经济、财务会计
4、相关课程:现代制造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设备管理等
四、 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七 个方面:
(一) 质量管理概论(4~6学时)
主要讲述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意义,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以及产品质量形成的规律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 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4~6学时)
1.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原理和原则
2. ISO9001标准的理解
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4. 质量认证
(三)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方法(5~10学时))
主要介绍质量管理传统的7种工具、新7种工具以及过程控制和抽样检验方法。
(四) 质量经济性(2~4学时)
主要介绍质量成本的概念和质量成本数据收集、分析、预测、控制等内容。
(五) 可靠性(2~6学时)
1. 系统可靠性及衡量指标
2. 系统可靠性模型
3. 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4. 可靠性管理
(六) 正交实验设计(2~4学时)
(七) 计算机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2~4学时)
(八) 6西格玛管理简介(2~4学时)
由于本课程适用于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以及二学位、研究生、夜大函授等各种办学层次,所以本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0~42学时,其中实验0~6学时。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五、课程内容的重点,先进性、实用性和特色
1、 重点
课程的重点是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和理解与实施,统计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指数的分析和评价,抽样检验的原理、方法以及GB2828的应用,系统可靠性的设计、分配及管理。
2、 先进性、实用性和特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质量管理新的观点、理论、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其典型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随着ISO9000标准的问世,上个世纪末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ISO9000热潮",现在在我国,各类组织更是争相通过ISO9000认证,ISO9000认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其次是企业在大力推广统计技术的应用。统计技术是质量管理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技术在许多发达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工业界、经济界以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我国统计技术的应用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原因有三:一是方法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二是我国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三是质量管理软件的开发和设计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最后是6西格玛管理传入我国,以全国质量管理奖为代表的卓越质量经营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的广泛关注。6西格玛管理在当今的中国正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上述无论是ISO9000、统计技术,还是6西格玛管理都是质量管理课程讲解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质量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的应用学科,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质量管理课程组人员构成合理,师资力量强大。全体成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为企业质量管理现代作出了突出贡献,科研成果可谓硕果累累。此外,课程组的部分成员还具有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和国家注册质量培训师资格,积极投身于祖国的质量事业,理论联系实际,为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进行过审核和培训工作,受到企业和学校的一致好评。我们坚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拼搏,课程组一定会再创佳绩,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六 、课程的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控制论的方法。
4、系统分析的方法。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