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公告

留学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实践探索

[2018/3/21 8:51:04], 阅读 318 次

摘要:留学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组织对每一个党员有效管理的重要体现。研究聚焦高校留学党员群体,分析留学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从加强组织建设、强化沟通机制、创新工作平台、夯实思想基础四个方面探索了加强留学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留学党员;教育管理;高校党建工作

随着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规模的逐渐扩大,留学党员数量也明显增加,留学党员已经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留学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保持党组织对每一个留学党员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高校留学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与国内党员相比,留学党员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组织生活会、党员评议等传统教育管理方式已经很难实施。要提高留学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就需要客观分析留学党员所处的外部环境。

1.社会环境差异性较大,考验留学党员的社会适应能力

留学党员出国学习,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这种生存问题不是指基本生活费用问题,而是指留学党员对国外生存环境的适应问题。留学党员突然从自己熟悉的祖国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一定会面临适应环境的问题。在国内,党组织对党员的关心和支持比较多,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比较强。出国后,突然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关怀,也没有老师和同学主动关心自己的生活困难,这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考验着留学党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出国留学党员大多是成绩优异、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很强。有的留学党员说:“出国前特别兴奋,希望尽快到国外学习,但出国后,一切和自己想象的都不一样,房子要自己找,在哪里吃饭、在哪里坐车要自己摸索,与外国人交流不顺畅,这些困难一股脑地摆在面前,孤独感和无助感很强,有一种找不到组织的感觉。”这种现实困难会直接影响留学党员的心理状态。因此,需要党组织高度重视,从留学党员最基本的需求入手,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做好留学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2.西方文化的渗透从网络走向现实,考验留学党员的政治鉴别力

当人们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文化冲击。留学党员面临的文化冲击不仅是语言沟通的困难、融入社会的困难、适应国外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困难,而且还要面对政治信仰的冲击和洗礼。在国内,西方社会思潮对党员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网络上、校园外,是一种间接、非接触式的渗透。然而,当留学党员真正走入西方社会时,这种影响就变成了直接、交互式的渗透。在学习西方文化知识、观看西方电视剧、交流思想观念等过程中,各种载体所蕴含的西方价值判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留学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说,在海外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留学党员固有价值观念和理论体系的一次冲击和洗礼。如果留学党员政治鉴别力不完善,政治坚定性不牢固,就很难抵御西方文化的全方位侵袭。为保持留学党员的政治坚定性,打赢这场文化侵蚀之战,就需要留学党员筑牢思想的防火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很难开展,考验留学党员的学习自觉性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要实现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就需要高度关注留学党员群体。一方面,留学党员在国外的学习地点较分散,留学党员之间交流也较少,又没有正式的党组织进行管理,党员的经常性教育活动很难保证。虽然有的高校会定期给留学党员发送一些电子学习材料,提出学习要求,但无法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经常性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没有集体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减弱。留学党员虽然已经加入党组织,但入党时间不长,由于受到学识水平、社会经验和党性锻炼的限制,党性意识还处在形成期。所以,对留学党员开展经常性教育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出国学习期间,要创新党员教育的内容和评价模式,激发留学党员提高党性修养的内在原动力,保证每一个留学党员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和发挥作用合格。

4.留学党员相对分散、管理制度不完善,考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创新能力

留学党员的区域分布相对分散。由于各高校的留学项目多、类型杂,许多留学党员都被派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进行学习,虽然是一起外出求学,但也很难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交流思想。在组织关系管理层面,目前大部分出国留学的党员都是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高校。有的高校将留学党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二级党组织,方便熟悉留学党员的教师和辅导员开展工作,这可以保持对短期留学党员的有效管理,但对于长期留学党员的管理很难持续跟进。有的高校将留学党员的组织关系统一起来,由学校指定专人通过网络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方式能够保持与留学党员的定期联系,但教育管理效果很难保证。另外,大部分党务工作者本身就缺乏国外生活学习的体验,他们无法切身体会到留学党员的具体困难,也很难回应留学党员的现实需求,工作方式方法也只是国内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的简单复制和延伸,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这些现实问题都将倒逼党组织进一步创新管理思路,发挥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实处。

加强留学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加强留学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体现组织关怀,实现对党员有效管理的重要渠道。由于受到国外客观环境的限制,“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评议等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无法有效实施,迫切需要教育管理内容和载体的创新。结合留学党员的现实需求和客观环境,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

1.加强组织建设:建立留学党员临时党支部,合理设置党小组

一是建立留学党员临时党支部,实现留学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高校可根据学校留学党员的分布情况,在人数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临时党支部。同时,也可以根据党员人数的多少,以一个学校为中心设立不同的党小组。学校可以有计划地选派一些优秀党员教师到留学党员较多的高校进行学习深造,同时承担一定的党员管理工作,也可以选拔优秀的留学党员担任临时党支部的负责人,负责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日常联络,通过设置临时党组织,可以消除留学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实现党组织的有效覆盖。二是发挥留学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国外开展正规的组织生活有诸多困难,但并不影响党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党支部负责人可以主动关心其他党员的生活情况和思想波动,及时向国内的党组织进行汇报,寻求国内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党员联系人可以与入党积极分子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不间断。广大党员可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地帮助中国留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带头实现专业素质与思想修养的共同提升,继续保持党组织在留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通过建立海外临时党组织,党组织的作用跨地域延伸、在全球范围内辐射,实现了对留学党员的有效管理。

2.强化沟通机制:建立留学党员定期联系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

一是要建立留学党员定期联系制度,指定专门的联系人,加强与留学党员的沟通交流。党总支可以指派一名留学党员所在支部的党员作为固定联系人,与留学党员保持定期联系,及时向留学党员通报国内党支部的重要情况和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动向,收集反馈留学党员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对于预备党员,联系人还需要关注留学党员的思想波动情况,指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难和思想困惑,通过联系人制度向远在异国他乡的留学党员传递党组织的关怀。二是要建立党员汇报制度,加强对留学党员的培养考察。要规范留学党员培养考察程序,建立培养考察档案。在预备期的留学党员要通过邮件定期汇报思想。在讨论留学预备党员是否可以按期转正的问题时,要参考海外党组织的综合考察意见,结合其一贯表现作出决定。对于广大留学党员要提出明确要求,按季度向所属党支部汇报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留学党员回国后,要向党组织全面汇报在国外的学习情况。高校党组织要把建立健全留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留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增强留学党员的制度意识,筑牢遵纪守法思想基础,把制度转化为留学党员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

3.创新工作平台:借助互联网平台,妥善安排留学党员的组织生活

一是要建立基于交互式网络的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国内的党组织可以通过网站、邮件等方式向留学党员部署各项工作要求,通报本单位的新成就、新变化、新进展,传递党组织的关心和关怀。留学党员可以访问党员教育管理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按期向党组织汇报学习心得和思想状况。各党支部可以依托平台,开展网上组织生活会,支部负责人先在网上发布组织生活会的主题,海内外党员可以在网络上交流思想、开展讨论,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视频会议等网络互动方式的优势,开展党组织与留学党员的网上“面对面”交流,保持党组织与留学党员经常性的沟通,掌握留学党员的思想动态。这种网络交流方式既节省时间又富有成效,是创新留学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渠道。通过党员教育管理平台的应用,留学党员共同参与原支部的党员活动,不仅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还解决了留学党员没有组织归属感、缺乏凝聚力等诸多问题。二是根据留学党员的留学时间,开展分类管理。对于出国留学时间一年以下的短期留学党员,由所在党支部负责教育管理工作,支部成员都是留学党员熟悉的同学,管理工作比较容易开展。而对于一些出国时间较长,特别是一些毕业生党员,由学校进行集中管理,依托学校的校友管理平台,开展定期的联系制度,在加强与校友的联络过程中,就实现了对留学党员的有效管理,也妥善解决了留学党员组织关系分散管理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4.夯实思想基础:抓两头、带中间,做好出国前教育和回国后评议

一是要做好留学党员的行前教育和回国后的评议,力图达到“抓两头、带中间”的效果。学校要紧紧抓住留学党员出国前和归国后两个关键环节,采取各项措施,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在出国前,要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专题讨论、个别谈心等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留学党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召开留学党员行前学习教育会等方式,组织留学党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增加他们对国际政治环境复杂性的认知,明确提出境外自主学习要求,增强留学党员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利益的意识。二是既要抓好“两头”,还要管好“中间”,积极联系驻外使领馆、校友组织等机构,委托他们加强对留学党员的教育管理。学校要利用出国出访的机会,加强与国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给留学党员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通过召开校友见面会的形式,了解留学党员的现实表现和思想状况,也可以委派出访的党员教师,对有思想波动的留学党员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有深度、有实效的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坚定留学党员的党性意识,使留学党员在纷繁复杂的国外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把握人生方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