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公告

全国地质教育大咖畅谈:“双一流”建设与地质教育

[2017/10/18 10:23:12], 阅读 497 次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暨首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堂教学比赛在山东青岛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地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分会主办。本次年会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

开幕式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操应长教授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院士,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赵鹏大院士,分会会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院士,讲课比赛专家组组长、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曾庆良教授,北京普瑞赛司仪器有限公司副总裁皮晓淼出席并致辞,分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委员,各地质院校领导、专家,地勘行业有关专家,来自62所科研院所的400名师生参加。

开幕式上,郝芳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基本情况,指出学校正朝着“石油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力迈进。他表示,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和发展地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发展输送优秀人才,是值得地质教育者深入探讨的课题,期待本次大会的开展可以在新形势下的地质教育上达成系列共识,为地质类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先进理念和指导意见。

开幕式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作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度工作及财务报告。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杜新波结合党中央领导讲话精神介绍了新常态下地质人才转型与发展的相关情况。吉林大学教授于平对黄大年教授生前感人事迹作了报告。

本次大会研讨的主题是 “双一流建设与地质教育”、“新工科与地质教育”和“地质教育国际化”,来自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这三个议题作主题报告。

南京大学教授王宝军就“‘双一流’建设与大类招生改革背景下南京大学地学人才培养思考”展开报告,认为“双一流最重要的是一流的学科,有了一流的学科支撑,才有一流的大学。”伴随南京大学地质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的新时期,王宝军介绍,自2017年起南京大学新生招生采取跨院系大类招生模式,并通过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他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海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和环境学院大类联合培养以及建立“2+2”模式的地球系统科学与环境理科实验班等为例,为大家介绍了南京大学地学人才培养的“三三制培养模式”,个性化培养学生,给学生自主性选择,让学生多元化发展。在生源受到热门专业的极大冲击时,他他重点介绍了学校通过“知名教授走进中学”、“中学生夏令营”、“增加地学类全校公选课”等活动或计划进一步提升专业吸引力、挖掘地学专业内涵。他表示,在通识教育与拔尖人才培养存在冲突的大背景下,南京大学将通过“拔尖计划”、中外地学联合实习等方式实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学拔尖人才的进一步培养。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于光教授就以“新常态下高等地质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思考”为题,为大家介绍高等地质教育的建设方向、要素以及思考。“在高等教育事业迈向‘大转强’的同时,高等地质教育工作也亟待‘精准化’。” 他指出,在“优结构”、“双减少”、“重高端”、“强培养”的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建设发展趋势下,高等地质教育要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并把目标定位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于光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高水平支撑。他介绍学校在“战略性”方面立足长远奋斗目标,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完善产学研的合作新机制,加强多层次研究联动作用,并且以学者、教育、学术、学科、管理作为支撑。对于实现地质教育的建设思考,于光说他的体会可以凝练成一句话“紧扣新战略,全力创一流”。最后他表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党办、校办主任周珊珊作题为“加快推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报告。她从5个国家“双一流”文件和通知解读开始,分析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部署和要求,即引导高校合理布局、合理定位、差异化办学。她介绍中国海洋大学93年办学以来形成的特色优势、重大成就和国际影响,学校国际、国内排名不断靠前。她表示,海大的发展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等六大战略非常契合,学校多规合一,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海大要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建设综合性海洋大学。除此之外,学校拟建设海洋科学、水产科学与技术、海洋开发工程与环境保护技术、海洋药物与食品、海洋发展五大学科,冲击世界一流、服务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支撑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打造高端蓝色智库。在谈到如何做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时,她指出要平台、人才、项目、方向“四位一体” 互动发展,从而实现学科的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在实现“双一流”建设“三步走”的过程中,周珊珊代表学校欢迎各位专家前往指导。

“一个好的教学基地是一所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自吉林大学教授任云生以辽宁兴城地学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为例,为大家介绍了地学实践教学的经验。任云生介绍,兴城基地的指导思想即为综合化、数字化、立体化、国际化,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不同年级的学生慕名而来。

作为同东道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属石油类的高校,来自长江大学教授林小云就“实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普通省属高校一流专业”为大家介绍相关经验。他表示,学校在建设过程中,构建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果产出”为导向的应用—创新型课程体系,搭建了多层次实训平台,形成了具有自主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效果明显的教学方式方法。

“地质教育要与‘新工科’建设结合起来,走国际化道路。”基于对“新工科”建设的思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授储祖旺在报告中介绍了伍斯特理工学院基于项目的教育体系,并介绍了该教育体系如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重庆大学教授王桂林则提出了基于工程案例的专业核心系列课程作业联合设置。他结合重庆大学地下双层停车库工程项目的例子,提出了工程案例的选择最好具备完整性、趣味性和亲近性。东北石油大学的袁红旗教授也就针对新常态下地质类本科生野外实践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总结并给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张立强指出“新工科”建设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六问”,体现五个强化。在此基础上,方案修订经过广泛调研,最终确定了专业认证的通用毕业要求的新理念。最终形成了“企业深度参与,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并重”等四个特色。

基于对德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思考和借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汪在聪向大家介绍了德国传统的师徒教育模式,并指出全球国际化是历史的潮流,中国建设“双一流”大学可以借鉴德国大学的经验,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开展前沿的研究课题和广泛的国际合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陈冬霞作了《油气地质领域人才国际化培养体系构建》的报告,她认为培养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内涵和特征,了解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讲师吴晨则就《中美通过区域地质填图培养地质专业大学生野外能力的对此与启示》展开讨论,通过对中美大学生学习区域地质填图进行对比,指出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对地质类大学生野外能力培养提出了化整为零、独立进行、求同存异等三点建议。最后,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张升堂通过对中美课程教学中各项差异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双一流”的提出有利于国内高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优化等方面协同发展建设。

16日,全体与会人员在逸夫楼礼堂就2018年地质技能竞赛的有关事项进行专题研讨,确定了竞赛的奖惩机制以及组委会、专家组、仲裁组的机构构成等事宜。另外,会议还对分会2018年年会有关事项及相关工作安排进行了部署。会议还组织参观考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业训练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